科技引路 走出扶贫新路——访中科院成都分院驻村工作队队长徐海涛

发布时间:2020-12-01 17:00: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张勇、武一男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驻村队长,科技扶贫,中科院,徐海涛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62.2万贫困群众进行农村危房改造;有295.9万饮水困难群众喝上‘干净水’;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多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现在每个贫困县都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全省贫困家庭去年人均纯收入7690元,是2013年的2.81倍……”

2020 年 9 月 9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四川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从 2013 年底的 625 万减少到 2019 年底的 20 万,年均减少 100 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 9.6% 下降到 0.3%。彭清华表示,“目前我省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和收尾收口工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底气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百米’,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在这份充满信心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每一位扶贫工作者扎根一线的日夜坚守和艰辛付出。

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 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在中国科学院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对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 9 个村的 436 户贫困户、1 505 人贫困人口,对口开展集成帮扶。

5 年间,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积极整合中国科学院院内相关单位资源,探索出一套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组培、示范、产品、电商、销售服务延长产业链,增进经济发展多元化,让贫困村有稳定的产业支撑,贫困户有增收项目,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

截至 2019 年,扶贫项目成果转化带动利州区经济效益新增突破 1 000 万元,2017 年利州区全区摘帽,对口帮扶的 9 个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利州区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 1.3万—1.4 万元。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连续 4 年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2018—2019 年,院属成都地区 7 家单位分获“广元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成都分院在 2019 年四川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为“好”。

“能够有机会参与一线的扶贫工作,是我们不忘初心的使命,更是见证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光荣!”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以下简称“成都分院”)驻村工作队队长徐海涛在接受采访时充满激情地说道。

 用科技当抓手,注入“造血”功能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秦巴山区,是我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自然阻隔,信息不畅,生产要素弱,城市化水平偏低,经济发展较全国滞后。

“刚到村里时,路还是土路,一旦遇到下雨天,路基本处于打滑状态。”徐海涛回忆道,“那时村里几乎所有房子都是土坯房,上面住着人,下面养着猪,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畜共住’。整个村基本上没什么产业,村民们就是各家自己种点地,也只是刚够吃,基本没什么别的收入来源。”

作为成都分院驻村工作队队长,徐海涛扎根扶贫工作已有 5 个年头。5 年以来,徐海涛肩负重任,带领着 21 位科技管理骨干组成的驻村科技专家帮扶团队,不断地入户走访了解情况,逐一落实成都分院的扶贫政策。扶贫队员在各个村开展靶向发力,通过实地调研、酝酿方案、参与规划、对接项目、争取资金等工作,不断丰富科技供给,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同时,他们与县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积极对接,研究制定产业方案,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基层培训。

“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在扶贫过程中,除了“输血”还要实现“造血”。徐海涛说:“作为队长首先是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把工作目标和地方脱贫的实际联系起来,针对当地的产业需求,组织协调相关技术资源,用科技成果转化为村里注入‘造血’功能。”

徐海涛介绍,对于当地的扶贫模式,一方面成都分院和其他驻村单位作为帮扶主体通过捐赠为其“输血”;另一方面,又协同相关研究单位通过成果转化促进其“造血”。成都分院先后与广元市及利州区签订战略合作、科技扶贫、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等协议,将科技扶贫纳入成都分院院地合作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从 2015 年开始,工作队就和龙池村签订了协议,开展香菇产业的帮扶工作,成效明显。后来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龙池村、魏子村、大广村等又陆续引进了石斛或构树产业,这是全新的绿色高收益产业。”徐海涛举例道,“像石斛生长 2—3 年的茎可以入药,出售石斛根茎每千克收益可达 70 元;石斛本身还是观赏性植物,一盆石斛盆景可有 200 元左右收益。每户靠栽种石斛一年的增收就能达到四五千元,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造血’方法。”

通过不断丰富科技供给,工作队帮助利州区先后建成了中药材示范基地、构树种植示范基地、秦巴山区食用菌循环模式栽培示范基地等 25 个科技扶贫项目,并且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做长产业链条,继而以区域扶贫成果辐射和带动村级经济增长,推进利州区特色产业的持续拓展。同时,工作队还协调成都分院系统各单位,争取各方资源,筹集资金 2 100 万元投入到区域和村庄的发展中。

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外,成都分院还联系了多家专业合作社、相关农业企业参与到示范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与销售的环节中,共同开发乡村振兴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以帮助村民完成农产品的销售。

 换位思考,“用真心换真心”

扶贫要和扶智、扶志相结合。“要想从思想上去帮助贫困户,就需要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熟悉生活、贴近村民,让村民们感受到真心和热情。”徐海涛说,“刚开始到村里时,部分村民不理解也不配合,很难沟通。而且少数人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他们觉得我们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面对这样的难题,徐海涛和工作队坚持“用真心换真心”——耐心开导,磨着嘴皮子说,一遍一遍地讲。“你把村民当家人,村民就把你当亲人;你跟村民有感情,村民就跟你一条心。”徐海涛认为,“为村民们做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难题,他们都看在眼里,所以一定要务实。通过换位思考,了解他们家庭的致贫原因,然后想办法真正帮助到他们,这样才能带动大家主动干起来。”

在逐渐调动起村民们的积极性后,工作队在各个村组织了一系列专题培训,教村民们石斛种植技术、水果知识、食用菌种植技术、厨技等。让村民们主动学起来、动起来,一步一步靠自己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工作队还落实开展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帮助村里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从最初老百姓对我们的不信任,到后来一去家里,他们非常热情,并把家里最好、最新鲜的水果拿出来招待我们,这说明我们跟群众的心近了,也说明老百姓的日子真得好了。”在徐海涛看来,这其中的变化来之不易,也是每一位工作队员的踏实和坚持换来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何涛老师,基本上连广元市区都没进过,每次都直接进住到村里,天天给村民普及怎么种石斛、哪里不合适、需要怎么调配。”徐海涛感慨道,“我们是中国科学院派出来的,我们的形象和做出来的事,体现的是中国科学院的精神。”徐海涛说,通过这些年的对接帮扶,让他看到了一件件扶贫政策的落实,也看到了一个个扶贫干部的坚韧和守望。

翻开徐海涛的工作笔记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一户家庭的基本信息、贫困原因和需要解决的具体困难。这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讲述着科技扶贫的经历和感受,凝聚着工作队日夜坚守的付出,同时也承载着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如今在利州区,村民们都有了安全住房,几乎所有人都住的是新房子,有安全饮水,有医疗教育保障。村里不仅有了硬化路,甚至已经达到了入户路。家家户户有了电视,网线也接进了村里。”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而如何做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同样是工作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此,成都分院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要求做好 4 个“坚持”。坚持党建引领不放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通过结对帮扶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产业帮扶不放松,强化产业扶贫道路,夯实薄弱环节,努力打通产业链后端,拓宽销售渠道等;坚持“志智双扶”不放松,不断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构建民风、家风、村风相辅相成的良好氛围;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升级会遇到一系列困难挑战,最终要靠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成都分院将进一步通过强大的科技、人才资源为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未来,我们更要帮助脱贫后的群众守住脱贫成果,用心用情用力继续做好群众帮扶工作。”徐海涛介绍,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扶贫工作队结合地方的脱贫实际,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一抓到底,乘胜追击、保持攻坚态势。通过制定三江现代农业园综合建设规划、建设利州乡村振兴信息化综合平台项目、打造利州乡村振兴中药材基地等,多措并举巩固现有脱贫成果,同时也为利州区的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访谈过程中,徐海涛晒得黝黑的脸上不时地露出欣慰的笑容。相信这张笑脸,也早已深深地留在了利州区村民们的心里。(作者:张勇、武一男;《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