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阴书写时代责任——访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副旗长张铜会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020 年 3 月5日,在高远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以下简称“库伦旗”)结束了长达 34 年的国家级贫困旗县的历史。而这一天,距张铜会来到库伦旗已经有 7 年。
作为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2013 年 8 月,张铜会来到库伦旗担任副旗长,踏上了他扎根一线的科技扶贫之路,也是库伦旗脱贫摘帽的“逆袭”之路。
扶贫有方 规划先行
初到库伦旗时,张铜会和中科院库伦科技扶贫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首先选定了中科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以下简称“奈曼站”)作为基地来开展扶贫工作。“我们中科院的一大特点是有很多野外台站,当时了解到奈曼站和库伦旗的直线距离也就 150 公里,而且从 1985 年建站以来,已经做了很多帮扶方面的工作,当地的百姓也比较熟悉,这样就把任务落到奈曼站了。”张铜会说。
在选定台站作为工作基地后,张铜会和项目组开始了对库伦旗的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潜力以及科技扶贫需求。
“我们希望把中科院的科技优势或者技术成果切切实实地落地,首先就要完成一个库伦旗中长期的科技帮扶规划,进而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张铜会介绍,为了科学合理地布置科技扶贫项目,2014 年,项目组制定了 10 年期的《库伦旗科技扶贫中长期规划》,计划围绕种植业、养殖业、生态环境建设、农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重点发展一批科技扶贫产业,促进库伦旗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7 年,项目组又协调了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的专家资源,经过 6 个多月的走访调研,提出了 7 项全旗层面的扶贫专项方案和 8 项乡镇科技扶贫方案。“与此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库伦旗的‘十三五’规划,确保到 2020 年底当地的 1.4 万贫困人口可以全部脱贫。”张铜会说。
脱贫有路 科技为径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扶贫规划,让张铜会和项目组对库伦旗的脱贫需求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方向有了,具体要怎么做呢?
库伦旗又被称为“荞麦文化之乡”“蒙医药文化之乡”和“安代文化艺术之乡”,这是库伦旗的产业优化布局的基础和潜在优势。
多年以来,库伦旗的百姓一直有一个梦想——荞麦深加工。张铜会和项目组的到来,让这个梦想一步一步成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现实抓手。
立足库伦旗“荞麦文化之乡”优势,张铜会发挥中科院的纽带作用,通过引导当地一家水泥企业产业转型,同时结合江南大学在荞麦深加工方面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在库伦旗成立了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荞麦的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开发和拓展。
“贫困户可以通过 2 种途径获得收益”,张铜会说,“一是加工企业提高了荞麦的收购价,二是农户也可以去荞麦基地打工。这样每户每年可以增加纯收入约 1 500—2 000 元,仅此一项 3 年内就可以让将近1 500 户 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张铜会和项目组进一步发挥中科院的科技优势,从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良种繁育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库伦旗荞麦产业从多环节、多途径获取经济效益创造了一系列优越的条件。张铜会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大家知道库伦旗的荞麦好吃、有营养,还要做到荞麦的品种齐全、栽培技术最好,做大做强‘荞麦文化之乡’的内涵。”
2018 年以来,随着线上销售平台的完善,项目组积极推进库伦旗的消费扶贫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先后在中科院“工福云”网、人民优选网、京东网以及“832”扶贫网等平台上,有效推广了包括荞麦在内的 50 余种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户们的收入来源。
除了大力推动荞麦的全产业发展,项目组还引进了高效能青贮饲料发酵菌剂,进行青贮饲料加工技术的转移转化。张铜会介绍,“从 2015—2020 年,已经累计推广 5.5 万吨,惠及农牧户 1 012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116 户。利用这项技术,每个贫困户每年可以直接增加 1 200—1 500 元的收益,2—3 年就可实现稳定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铜会和项目组做的,并不是简单的把别人的技术拿来,而是发挥科学家精神,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耐心地指导,让他们真正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来脱贫摘帽。“积极主动是我们做好精准帮扶工作的法宝,更多地用我们的眼力、脑力、精力,到乡镇、村、户去调研,去解决实际的科技脱贫需求,去帮助贫困群众彻底地摆脱贫困。”在谈到扶贫的“秘诀”时,张铜会面带微笑地说道。
真情相待 精准帮扶
扶贫的路对于张铜会来说,有过曲折,有过艰辛,也有过感动和收获。好在 7 年有余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2020 年,库伦旗如愿退出了“贫困”的行列,顺利完成了“涅槃”。而这背后,离不开张铜会和项目组日夜坚守的付出和真情相待的帮扶,回忆起这其中的一个个故事,张铜会颇为欣慰。
50 多岁的村民额尔敦巴拉,门前有将近 20 多亩地。工作组为他家的地做了土壤改良,安装了节水系统,接下来开始种青贮玉米、养牛,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但是问题来了,额尔敦巴拉却不愿意种青贮玉米,而是要种籽粒玉米。
张铜会知道后,没有说什么,立即提供了籽粒玉米的种子和化肥,然后又帮他打了水井,置办了离心型水泵,帮助额尔敦巴拉种上了籽粒玉米。在之后的沟通中张铜会了解到,额尔敦巴拉之所以不愿意种植青贮玉米,是因为没有钱去买牛。于是,张铜会就让他利用当年在化肥、种子上节约的费用及增收效益,购买了 3 头基础母牛。
之后又建议他种植了青贮玉米,每亩平均收获青贮达 3.5 吨,再通过青贮菌种技术全部加工成优质的青贮饲料。经过几年的积累,2017 年,额尔敦巴拉家实现了稳定脱贫,还被乡政府推荐为科技脱贫示范户。
“后来到 2018 年,额尔敦巴拉家已经有 6 头基础母牛了,当时他又卖了1 头小牛犊 ,这笔收入 就有7 500 元。”张铜会说,“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把土壤改良技术、节水技术,包括肉牛养殖技术,以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青贮菌剂技术都在他家的地上都进行了应用,收益效果非常好。”
这样的效果,是额尔敦巴拉勤劳奋斗的回报,也是张铜会和项目组尽心尽责,精准帮扶的成果。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库伦旗开展脱贫攻坚的 7 年中,张铜会不仅把中科院的科技优势融入到促进当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也利用扶贫的机会尽可能地作一些有益于当地发展的贡献。
有一次,张铜会在工作中了解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有一个团队在推广全科医生工作站,主要是服务农牧民每年的身体健康普查。于是,张铜会和项目组就引进了 10 套全科医生工作站,装配到了六家子镇 10 个村的卫生室。“之后,在自治区政府的进一步支持下,我们的这项工作继而推动了全科医生工作站在整个库伦旗 187 个村的全覆盖。”张铜会感慨地说,“能够做些对当地有价值的事,对于我来说感觉非常好!从一开始刚来时不知道做什么,慢慢利用我们自身做科研的优势和能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扶贫的路上,有时候感觉是扶贫成就了我。”
库伦旗的脱贫之路上,离不开像张铜会这样深入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夙夜在公、前赴后继的付出。“能够亲身参与去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贫困问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张铜会骄傲地说到,“我们不只把扶贫的蓝图绘在纸上,而是落实到实践中,做到实践出真知。我们把工作写在库伦旗、写在通辽市、写在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写在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大地上。这是中科院科技扶贫的初衷,是‘不忘初心’最真切的体现。”
像张铜会这样,继续奋斗在扶贫一线的科学工作者还有很多,在本文的结尾,笔者向“张铜会”们致敬!是他们,把科学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也带去了真挚的关怀和春天的希望。(作者:金杭川、武一男、岳凌生;《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