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讯 (记者 郜玉至 罗兰素丹 )老话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贫困是比经济贫困更深层次的贫困。给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是夯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基础,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手段。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54个贫困县全部清零的契机下,记者来到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常么小学,去见证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开花结果”。
常么小学教学楼。郜玉至 摄影
常么小学全称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常么完全小学,位于西隆县道干道上。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德峨公社常么大队完小。副校长王文美向记者介绍,常么小学开设一至六年级共26个教学班,在校生为1619人,因学校周边分布着众多苗族村寨,所以学生以苗族为主,占比超过九成,另有彝族、仡佬族、壮族、汉族共五个民族的“花朵”在这里学习成长。
王文美说:“学校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有727人,我们通过各种努力,没有让任何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中途辍学。”据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所辖学校通过劝返复学、送教上门甚至司法干预等多种形式,开展严格的控辍保学工作,从根本上杜绝适龄儿童因贫困而失学。
孩子们在上语文课。罗兰素丹 摄影
第二节课下课铃响,常么小学迎来今天的课间操时间,一到六年级的学生聚集在操场上,列着齐整的队形“操练”。和大家印象里的课间操有所不同,常么小学的小朋友们全部身着少数民族服装,手持一把芦笙,操练动作也独具特色。王文美告诉记者,因苗族学生众多,学校以“苗山乐园,乐长知识,乐育品行”为办学理念,突出“民族服饰走进校园、民族乐器熏陶品行”办学特色。常么小学以民族服装作校服,本校教师从民间挖掘苗族芦笙舞,自创富有民族特色的“芦笙操”,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好的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芦笙操”。罗兰素丹 摄影
课间操完毕,学生们回到座位上,开始了新的课程。此时,一段清澈悠扬的苗族山歌吸引了记者注意。循声而去,在音乐教室遇到正在排练的常么小学山歌队和芦笙队。虽然记者无法听懂歌词,但音乐确是跨越文化障碍的世界性语言,让旁观者不禁驻足。站在讲台上指挥的,是年轻的苗族教师杨妃妃,她还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偏苗)山歌代表传承人。“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也有当老师的梦想,所以大学时候就学了音乐教育,毕业后在歌舞团当了几年声乐演员后考进了教师队伍,能教孩子们唱歌,对于我而言就是圆梦了。”
常么小学里的山歌队。罗明海 摄影
如今的常么小学教职工已达92人,除了像杨妃妃这样的年轻力量,学校也不乏一线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1989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这里工作了,那时的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两间瓦房,教学楼白天上课,晚上把桌子拉开给学生们当宿舍用。”作为常么小学“老资历”,数学老师杨明章一路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壮大。“尤其是2015年以后,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盖起来了,运动场也翻了新,孩子们还有了专门的多媒体、音乐和美术教室,教学环境显著提升了。”
杨明章教书育人三十年,深知教育是脱贫的根本,穷不读书穷根难除。“我教过16个毕业班,学生们已经走上社会的各个岗位了,现在我们常么小学的校长以前也是我学生,山村里的孩子有书读,才有机会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
学生在校内有丰富的课余生活。罗兰素丹 摄影
据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76所。2016年以来,全县学校工程建设总投资超过3.6亿元,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学生资助工作也在不间断推进,仅2020年秋季学期,全县发放的义务教育阶段各类教育资助资金接近4500万元。
离开常么小学去往下个目的地的路上,记者看见一个路牌上的标语,虽然一晃而过但文字令人记忆深刻:“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2020年已至年末,很多地方都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后,在巩固脱贫成效乃至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路途上,让边远民族地区的孩子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