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攻手” 产业扶贫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0-11-17 12:40:45 | 来源:中国日报网 | 作者:江慎诺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脱贫攻坚,产业扶贫

七月,迎着似火骄阳,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的代表们走入甘肃陇南的绿水青山间,放眼望去,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沙坪万亩“双椒”示范基地的山坡、沟梁上,一穗穗红艳欲滴、椒香四溢的花椒正沉甸甸地挂在花椒林里,映红了陇南的山川。


沙坪万亩“双椒”示范基地的采椒人

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全国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典型代表。2011年底,陇南市仍有贫困人口130.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3%,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同时,陇南素有“陇上江南”之称,这里物种多样,能源资源丰富,是北纬33度“魔线”上的“绿色宝库”。这2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着无尽的“宝藏”,“富饶的贫困”在政策的降临下开始走出大山。


残疾主播正在直播“带货”

近年来,陇南市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坚持精准攻略,下足绣花功夫。打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社会扶贫组合拳。陇南扬气候多样之长,避山高地少之短,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的因地制宜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做大做强核桃、花椒、苹果、油橄榄“四棵摇钱树”,做精做优苗木、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四个特别特”,做好做实养蜂、养鸡、养牛、养猪“四个特色养”,大力培育订单辣椒、万寿菊等“短平快”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等优势产业,构建起“长短结合、大小互补、种养相融”的农业特色产业矩阵,形成了“麻(花椒)、辣(辣椒)、香(核桃、橄榄油)、甜(蜂蜜、苹果)”的陇南特色产业标志,让陇南的青山绿水成为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陇南市东盛农产商贸物流港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表示,“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没有产业的带动,缺乏产业支撑,贫困地区就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脱贫。”陇南把产业扶贫的思路变成了行动,把蓝图变成了现实。武都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所产花椒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香纯正、香气浓郁。武都区把花椒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花椒之都”。积极开展精深加工,延长花椒产业链条,促进花椒产业提质增效,花椒产业成为武都区脱贫攻坚的支柱性产业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今年疫情期间,陇南市通过拉内需、找刚需、政府引、同城配、增就业、保民生等方式建立同城配送体系,开展直播带货,有效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推动农产品销售,累计带货18万单,共计1400多万元。陇南市高度重视产业与市场的精准对接,一手抓线下,举办各类产销会对接销售,同时发展订单种养、定向销售,深化消费扶贫、定点销售,多措并举,拓宽销售渠道;一手抓线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办网店1.4万多家,微店9600多个,累计实现销售额198亿元。陇南电商已成为抓脱贫、抓产业、抓经济、抓发展的衣领子,为贫困人民年收入贡献达840元。


工人们正在进行油橄榄加工

目前,陇南9个国家级贫困县已有6个实现脱贫摘帽,“陇南的产业扶贫具有典型性和可学性。大家这两天可以感受到陇南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条件较差,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的所有困难,陇南几乎都能找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陇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久久为功,以花椒、辣椒、核桃、油橄榄、蜂蜜为代表的“麻辣香甜”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空中有蜂、林中有鸡、四季有花、村里有客”山地立体农业新格局,走出了产业扶贫新路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总结谈到。

今后,要进一步克服疫情和洪涝灾害对产业扶贫的影响,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要重视发挥消费对产业扶贫的牵引作用,以销带产、以销促产。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中的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这次会议也是做好脱贫攻坚期间产业扶贫总结的动员会,大家要以此为契机,深入总结产业扶贫的好做法、好模式、好机制、好经验。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刘永富对与会人员表示。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摄影 江慎诺)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