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生梯田 风物动人心

发布时间:2020-10-14 10:48:32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周涵维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脱贫攻坚

站在山间远眺,一片片梯田顺着山势蜿蜒,与森林、村寨交相映衬,呈现出七彩色调……这就是位于云南的哈尼稻作梯田。凭借较高的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的名气扩大了该地区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当地将保护开发与扶贫结合,从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两个方面着力,促成品牌效应形成,从而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可持续“造血力”。


当世界遗产遇上乡村旅游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南麓,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面积约6.5万公顷,这里居住着哈尼族、彝族等10个民族约120多万人口。哈尼梯田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呈“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景观特征,素有“大地的艺术”“云上的仙境”等美誉,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大批游客慕名前来,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

家住元阳县新街镇普高老寨村的“80后”青年小罗,利用自家住宅经营起一家客栈,一年下来,除去成本和家庭开支,能有十多万元的纯收入。他家附近一带的农家乐有80多家,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吃上了“旅游饭”。

据统计,元阳县依托哈尼梯田系统建立的哈尼梯田景区仅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4.25万人次,同比增长19.67%;景区门票总收入为292.58万元,同比增长8.5%。

在红河县宝华镇龙玛村,村干部带头把较好的民房改造为乡村客栈,组建了“悠然乡村旅游合作社”,社员统一对外营销,统一接待游客,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收费,统一按股分红。2019年,悠然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百万元,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76人;实现土地入股收入48.92万元,户均分红7300元;举办大小活动75次,村民参加表演961人次,为群众增加旅游收入9.61万元;增加农产品产值50.19万元,户均增收7500元。

目前,哈尼梯田所在地区纷纷围绕“节、宴、歌、舞”4大核心元素,在有效保护哈尼梯田传统风貌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和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哈尼梯田已成为当地最为引人瞩目的风景线和聚宝盆。


电商扶贫让特色产品飞出大山


哈尼梯田出产的特色生态农产品非常丰富,有梯田红米、草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滇南小耳朵猪、梯田鸭、稻田鱼等特色畜禽水产,有哈尼焖锅酒、小黄牛干巴、葛根粉、红米线等地域标志性品牌产品,鸡枞、野生菌等珍贵山珍,还有彩花糯饭、香粽、竹筒饭等传统美食……以前,这些农产品往往是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好东西多,但卖不上价,卖不出山。

为了让这些好农产品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金饭碗”,梯田所在各县纷纷开始了电商扶贫的探索。

梯田红米是哈尼梯田稻作系统的核心产品,元阳县借助“互联网+梯田红米”销售模式,把梯田红米卖到了全国各地。成立梯田红米专业合作社,打造梯田红米品牌;建成留胚红米生产线,成功推出红米糊、红米茶、红米酒等一系列产品,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电商销售产品;通过自建“元阳商城”电商销售平台,先后与中粮集团等电商平台公司合作,带动了更多小电商平台公司销售梯田红米。2019年,全县有电商销售平台4个,销售红米店铺3670家,销售29.55万斤,帮扶贫困户6000余户。

红河县则在县城中心体育场建立农特产品中转中心,把遍布全县各乡镇、各村的农特产品生产信息快速汇聚,并落实需求信息,供销对接,形成“物流中心”,推动电商合作社管控、企业化运作。截至今年年初,红河县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35户,通过电商企业,红河县的特色农产品开始走向全国各地,产生更大经济价值。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