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就算再辛苦,也要让孩子们读书

发布时间:2020-09-27 10:13:44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刘硕颖 阮蓓 王刚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脱贫,广西

9月中旬,广西的雨季虽已接近尾声,但毛毛雨一下起来,山里的路还是十分泥泞。记者一行驱车从山脚下蜿蜒盘旋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古朝村。古朝村位于都安县大兴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差。自然条件决定了村里的人家住得比较分散,通常要绕过一个山头后才能见到下一户人家。在都安县,像古朝村这样的村庄不在少数。这样的条件下,大家对于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并没有打折扣,他们在深山里与贫困做着最后的斗争。


“贷牛还牛”扶贫出特色


从小牛犊养成肉牛,村里的贫困户只要愿意出力,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贷牛还牛”“贷羊还羊”就是政府牵头和兜底,企业负责发放小牛犊、小羊羔,贫困户只需出劳动力,在企业的帮助和指导下参与喂养,将牛羊养大后再卖给企业的一种三方联动发展模式。全都安县瑶山牛存栏从2016年的8万头发展到16.2万头,澳寒羊从0发展到10万只。

“对我们来说就是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快速规模化,农户靠养牛有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说:“牛养大后我们也不会强买强卖,如果市场价涨了,我们也会提高收价,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把牛卖给谁。”

都安县财政投入2132万元为“贷”出的每头牛交400元、每只羊交50元-75元不等的保险,如果牛羊出现意外死亡,理赔后可免费再领。牛羊达到出栏标准后,由企业按市场价回购,如果市场价低于保底价,企业按保底价(牛10元/斤、羊15元/斤)收购,财政提供差价补贴。贫困户“还”完大牛(羊)后,可再从企业“贷”新的牛犊或羊羔继续养殖,循环往复、滚动发展。

截至今年8月底,该项目累计发放牛犊3.8万头,带动受益贫困户3.07万户13.8万人。


“代际传递”贫困被打破


“除了养牛,我还养蜂、养鸡、养猪。”家住古朝村的蒙志颖对记者说:“我家里有两个小孩,以前在外打工不能在他们身边,现在在家虽然辛苦些,但能看着他们好好学习了。”当初,蒙志颖和哥哥蒙志谋两人因为家里老人生病没能继续上学。哥哥蒙志谋读到初中,他说:“当初我要是读太久,弟弟妹妹就没有钱读书了,我之后出去打工赚钱,想把他们供到读大学。”后来他们的母亲病重,哥俩就都回到了家里照顾母亲。

古朝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外出务工及传统种植养殖业。全村有1个中心小学和4个校点,有20名老师、373名学生,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在提到如何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时,蒙志颖潸然泪下:“我很早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自己吃过的苦绝不能让孩子吃。”

与那些不愿意走出大山的贫困户相比,在蒙志颖家,贫困代际传递被打破了。他们有这样的决心,“穷根”已不难被拔除。


“控辍保学”扶智更扶志


从教育入手,都安县永安镇的永安中学以“为山区孩子明天的幸福奠基”为教学理念,因地制宜制定教育发展策略,推动贫困地区人口持续脱贫拔除“穷根”。

走进永安中学,孩子们正在错峰排队吃饭。学校的营养午餐食谱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有很多好吃的,吃完了还可以加,有鸡蛋、猪肉、鸭肉等。”刚入学的初一学生谭丽萍对记者说。

永安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平时注重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引导,对于有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结对帮扶、“一对一”跟踪引导,家校联动,还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家访活动。同时执行“双线四包”控辍机制,控辍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学校无学生辍学。

“这几年的教学环境变化很大,上课教学都用的智能一体机,课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传输到大屏幕,上课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永安中学的数学老师袁娜对记者说。

在政策帮扶下,学校极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综合质量,升学率从2000年的不到30%提高至65%。

在这个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石山面积达89%,都安县共有19个乡镇253个村(社区)72.6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7亩。今年3月以来,都安县实施县、乡、村挂牌督战,增派19个处级、252名科级干部担任村攻坚第一书记,增派191名突击队员。开展“守初心,担使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攻坚、“大干快干再战一百天”等行动,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

“截至9月24日,全县2020年预脱贫人口4658户17378人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县65个预脱贫村已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整县脱贫摘帽将如期实现。”都安瑶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韦流宜说。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