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里的中国】贵州惠水佛手瓜深耕产业扶贫“一亩三分田”

发布时间:2020-05-08 14:40: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俊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佛手瓜,石漠化地区,惠水县,贵州省委,一亩三分田


   【脱贫里的中国】贵州惠水佛手瓜深耕产业扶贫“一亩三分田”

中国网政务5月8日讯(记者胡俊)春夏之交,贵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村民忙碌起来,远远望去,“村有增收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的标语在山坳间格外醒目,当地的佛手瓜产业正进入栽培管护期。

刚过惊蛰,弄苑村村民们在新增的佛手瓜种植地里立水泥柱、搬运竹竿、搭建瓜架,抢抓农时进行佛手瓜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脱贫产业,佛手瓜已成“致富瓜”。

 

贵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佛手瓜种植基地(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惠水县隶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喀斯特盆地地貌,在脱贫以前,这里还是贵州省精准扶贫的“硬骨头”,交通不便,医疗落后,开发难度大……

直到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惠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成了产业创新的高地。为何短短几年,惠水脱贫攻坚成效如此显著?【脱贫里的中国】聚焦惠水脱贫案例,期待找到脱贫的“秘密”。

 

喀斯特盆地地貌示意图(来源网络)

有评论指出,极度稀缺的土地资源和极度庞大的农业人口很难使农民在一亩三分田上富裕起来。惠水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山多土少,人多地少,传统的农业产业难以促进当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如何让“一亩三分田”发挥最大效能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突破口”。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今年2月26日,惠水县委书记万庆华调研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时指出,要围绕规模化、标准化要求,统一品种、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连线成片,以坝区和旱地为重点持续加大低效农作物的调减力度,扎扎实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强化利益联结,不断提高群众产业收入,切实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专家李裕荣长期研究产业扶贫,他在采访中表示,自2007年起,弄苑村率先探索种植佛手瓜,100亩示范点得以成功种植。2013年,弄苑村采取政府补助一部分、农户出资一部分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掀起了佛手瓜种植“小高潮”。

而曾经大面积植玉米的好花红镇,因地制宜,谋划布局,通过发展佛手瓜这条果蔬产业,旧貌换新颜,成为贵州省颇有名气的佛手瓜种植之乡。

 

成熟的佛手瓜,是优质的蔬菜产品

佛手瓜产业的成功实践,也间接改变着当地的地质地貌,石漠化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曾公开表示,佛手瓜具有营养好、耐贮藏、耐运输、可生吃等优点,是当下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替代玉米、脱贫攻坚、石漠化治理最好的办法!

惠水县委副书记徐光信认为,惠水县佛手瓜有效破解了深石山区发展难题,为调减低效种植、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建设和助民增收提供了有效样本。更有评论指出,惠水佛手瓜产业实践创造了深石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奇迹”。

目前,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园已发展成为贵州省最大的佛手瓜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发展佛手瓜种植5.2万亩,其中深石山区3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出口到越南等国家,实现产值约2亿元。

为延长产业链,配套建设的佛手瓜面条、酱菜等系列加工制品相继面世,提高了山地特色农业的附加值。佛手瓜被成功列为贵省重点推广第8大蔬菜单品,佛手瓜基地被列为“上海市外延蔬菜保供基地”。

 

位于好花红镇弄苑村的贵州省蔬菜产业科技扶贫“321模式”示范推广示范点

此外,惠水县好花红镇还践行贵州省蔬菜产业科技扶贫“321模式”示范和“菜—菜—菜—瓜—菇—蜂”模式,采用间作、套作、轮作等多种模式,配套高效产业栽培技术,每亩增加1万至3万元的产值。

弄苑村村主任汪昌说,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下,佛手瓜下种植白菜的收入很可观,一亩的收入可以达到4000—7000元。加上佛手瓜、大球盖菇的,几种收益加起来最高产值可达3万元。

今年,“惠水县佛手瓜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被列入2020年度贵州省委20个重大改革课题的唯一县级课题。

回顾惠水佛手瓜产业扶贫之路,李裕荣感受最深的是发展农业产业要因地制宜,一要成规模,二要卖的好,三要见效快。产、供、销、加一体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弄苑村村民为种植佛手瓜搭架子(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前,惠水县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的思路,结合农民种植意愿,探索低效玉米调减新模式,发展形成了以佛手瓜为代表的山地高效特色产业,并作为深石山区主导产业在全县推广。

今年3月14至15日,惠水县召开2020年春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场推进会,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比武”,比低效种植调减比例、比坝区调整的规模、比坝区调整的质量、比农业招商引资、比规范利益联结、比产销对接情况。

产业结构调整“大比武”是惠水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惠水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整合资金投入,壮大发展扶贫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4月24日,是惠水县脱贫摘帽一周年的日子,惠水的脱贫致富经验表明,当地干群找准了产业扶贫的路子,在“一亩三分田”上干出了“大事业”,佛手瓜产业的成功实践更是表明,小产业也能做出大文章!

佛手瓜简介

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arte),别名捧瓜、合掌瓜等,源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性草质攀援藤本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蔬菜资源,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锌、钙、硒、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重要保健开发价值,既是较好的药疗佳品,又是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我国不少省区有分布,多为零星庭院种植。

佛手瓜是优质蔬菜产品,具有重要的保健开发价值,果实、嫩尖及块根均可食用。果实鲜瓜是研发面条、饮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嫩梢可食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可口,嫩梢上长有攀缘卷须,中国台湾地区等称为“龙须菜”;而美国、日本等称之为“超级蔬菜”。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