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0-04-26 13:21:2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云龙 | 责任编辑:叶开

关键词:完成脱贫任务

作者: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就脱贫攻坚工作发表多次讲话,强调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克服疫情影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方向。

产业扶贫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做出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特色产业脱贫作为九大脱贫措施之首,要求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提出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把产业扶贫作为首要精准帮扶举措,要求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2020年初,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提出今年产业扶贫工作主要任务是全力应对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提升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近年来,贫困地区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有92%的贫困户已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户实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每个县区都形成了带动脱贫主导产业。52个未摘帽县已发展主导产业122个,带动300多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700多元,近2/3贫困人口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电商扶贫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互联网时代,电商扶贫成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模式。通过电商平台,许多贫困地区的土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

电商是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商扶贫实现了贫困县全覆盖,商务扶贫取得积极成效。商务部引导21家电商企业深化电商公益扶贫频道,对接贫困县超过600个。综合示范已累计服务贫困人口1000多万人次,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

就业扶贫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

人社部2018年制定《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确定到2020年促进100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带动3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使有职业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完成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累计300万人次;使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学生都能接受技工教育,技工院校新招收贫困家庭学生不少于12万人。

2019年,全国新增帮助204万贫困人口就业,累计帮助1192万贫困人口就业,加上其他途径就业的,在外务工的贫困人口共2373万。政府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治安、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增加劳务收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加大就业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贫困劳动力作为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先保障对象,做好人员组织、交通运输、安全防疫等工作,实现“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运送到岗,同时开发一批防疫相关临时性公益岗位,对受疫情影响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

易地扶贫搬迁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易地搬迁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加强社区建设很重要。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求真务实,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并在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推动支援省市在受援地大型集中安置点对口援建一批劳动密集型、生态友好型的扶贫车间,助力搬迁群众就业。人社部等发出《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启动大型安置点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农业农村部推动农产品加工产能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聚集,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纳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体系,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搬迁群众。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20年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66万余套,实现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7万人,搬迁入住率达99%。各地已拆除旧房182万套,拆旧率88%,已为超过900万建档立卡搬迁人口落实后续扶持措施,89%的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一人及以上人口就业。截至4月中旬,26个安置区配套设施扫尾工程和132个已开工的大型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均已全部复工。

脱贫攻坚有重大历史意义。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到2020年底,中国将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一个令人鼓舞、振奋人心的时刻。脱贫攻坚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消除贫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人民的生存条件将得到质的提升。

同时,脱贫攻坚也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消除贫困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资匮乏,全面消除贫困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只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空前成就、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脱贫攻坚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脱贫攻坚以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基础,同时又构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脱贫攻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了众多方案、做过各种努力,梦想改变中国贫困面貌,但都未能成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根除贫困的理想才得以实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为全面脱贫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政府才能实施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工程,一举消除绝对贫困,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