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战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博导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有效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扶贫工作进入了收官之年,总体而言,生态扶贫工作进展良好,如何顺利完成并充分支撑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目标,是2020年最大的挑战,需要总结生态扶贫模式,进一步推开推广,协同解决好贫困区实现生态保护目标和脱贫目标。
生态扶贫推进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实现协同共赢
攻坚战生态扶贫任务已完成90%以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2019年全国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这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生态扶贫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生态扶贫各项任务已完成90%以上。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完善。
生态扶贫落实绿色与共享两大发展理念。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高度耦合,山区、林区、沙区、牧区拥有丰富的土地、物种、景观等资源,既是生态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扶贫的主战场。生态扶贫体现了绿色与共享两大发展理念的统一,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和制度创新,在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同时,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率先开展生态扶贫试点的地区,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基本探索建立了一套生态扶贫有效模式
生态扶贫是习近平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是习近平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对扶贫工作不断思考、理论深化、与时俱进,形成的系统性扶贫开发新思路、新经验、新模式。生态扶贫的关键和难点是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探索,已形成了“生态扶贫+工程”“生态扶贫+产业”“生态扶贫+旅游”“生态扶贫+补偿”“生态扶贫+移民”等多种有效模式。
“生态扶贫+工程” 模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一是通过水土保持、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助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譬如河北省结合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在贫困地区推行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精准脱贫模式,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工程,年吸纳约3万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带动生态脱贫。如山西吕梁市岚县率先创新购买式合作社造林模式,为全国生态扶贫找到了突破口,由31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通过议标承接造林任务3.3万亩,大力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脱贫。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生态脱贫。如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通过推进森林涵养工程,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4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到5.8亿元。
“生态扶贫+产业”模式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积极扶持农村新产业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共享经济、创意农业、养老养生等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重视数字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作用,通过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和数字设施建设,催生农村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强劲动力。一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譬如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建立“山上建园、空中养蜂、林下种药”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模式,带动1000名农户与贫困户走上致富路。莲花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循环有机水稻模式,同时推行鸭稻共生、稻田养鱼等扶贫模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鸭苗、鱼苗,鸭和鱼长大后则高价回购,贫困户不需付出任何成本即可获得收益。二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发展复合式生态产业。譬如亿利资源集团投入10多亿元用于治沙技术研发和生态种子培育,通过市场化机制,携手沙区贫困群众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建立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河南巩义大峪沟镇以光伏产业为支撑,利用荒山荒坡建成产业、文化、旅游功能兼备,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光伏特色小镇。
“生态扶贫+补偿” 模式保障区域公平发展。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着消除贫困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多数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国家、区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功能定位上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主要任务。通过生态补偿措施落实好生态扶贫工作,对保护国家生态屏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譬如四川省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的考核,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指标的考核,大力推进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生态扶贫。吉安市遂川县利用罗霄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区,整合中央补助资金、森林管护资金及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择优选聘村庄保洁员、河道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生态护鸟员等四类贫困户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年聘请生态管护人员队伍就达1502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生态扶贫+旅游” 模式推进贫困地区绿色增长。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当地生态资源、文化底蕴等丰富特点发展生态旅游带动脱贫的综合扶贫模式。各地因地制宜,一是大力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基地乡村游。譬如临夏县积极探索以扶贫开发促进生态旅游开发、以生态旅游开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打造以啤特果、软儿梨、油桃为重点的北源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集产业、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果红花香、高效优质的林果示范基地,实现了特色种植与生态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双赢目的。二是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譬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立足卧龙特殊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扶贫,以“三绿”(绿色价格、绿色乡村、绿色食物)为特色发展乡村避暑消夏游。三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实现旅游脱贫。譬如江西省莲花县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建了全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甘祖昌干部学院,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红色培训,成为了红色培训的新地标,开辟了革命老区以红色培训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同时,不断丰富“绿色”文化资源,着力推动境内各类生态资源系统开发,以茶马古道、三潭映月、荷博园等景点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带。
“生态扶贫+移民”模式破解特殊区域人口脱贫。长期以来,由于许多贫困地区位于位置偏远,贫困程度深的特殊区域“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生态移民是解决这些地方贫困农户脱贫的根本出路。譬如,山西省忻州市奇岚县地处黄河中游和吕梁山生态脆弱地区的交叉地带,针对人与自然资源配置不合、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奇岚县委县政府将该县145户264人贫困人口搬迁到宋家沟村中心集镇。宋家沟将生产和生活统筹考虑,建成了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带有浓厚乡土风情的庭院示范村,形成集居住、大棚种植、庭院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型庭院经济模式,是忻州市第一个达到国家AAA级景区标准的乡村旅游区,带动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