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达加斯加马义奇镇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培训基地,中方技术人员与当地民众一起在田间插秧,袁氏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11月2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高级别研讨会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主题为“启迪、包容和创新”,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官员和专家与会,庆祝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成立10周年,同时回顾南南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分享提高农业生产和盈利能力的做法和成功案例,呼吁建立创新伙伴关系,在更多领域开展南南合作。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给会议发来的贺词中说,过去10年,通过南南合作计划和三方合作框架,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在多国取得实质性成果,当地农村生计、粮食安全和营养等方面均得到改善,超过7万名农民直接受益于国家、区域、区域间和全球项目。他希望各方继续加强合作,以包容性方式扩大战略伙伴关系。
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非洲区域代表阿贝贝·海尔—加布里埃尔说,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已引进数百种低成本技术,在多国举办了约1300场培训。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创新更灵活方式,让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能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会议发布的报告认为,南南合作已被证明能有效创造就业岗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贸易往来。目前,已在90多个伙伴国家实施约40个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项目,相关项目和活动获得投资超过3.7亿美元。其中,中国是最早与粮农组织共同实施社会保障战略的国家之一,双方建立了最大的南南合作信托基金。
粮农组织战略计划负责人兼资深经济学家本杰明·戴维斯说:“通过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正成功进行技术交流、建立创新伙伴关系,这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发挥关键作用。”
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计划副主任玛雅·塔卡西认为,多年来,中国以无偿知识分享和技术援助为核心,派驻专家执行项目,极大提升了对象国自我造血功能。
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向乌干达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被粮农组织誉为南南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二期项目中,中国在乌干达首次使用水稻自动插秧机等先进设备,示范种植的杂交稻、狐尾小米产量均是当地的两三倍。
“中国经验和技术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率和利润率至关重要。”乌干达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文森特·森皮加表示,中国利用自身在发展农村和农业以及消除饥饿和贫困方面取得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切实支持。此次会议上,中国和乌干达两国农业部门与粮农组织代表签署南南合作三方合作协议,未来3年中方将提供约240万美元资金,帮助伙伴国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生产力。
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自2009年粮农组织和中国启动南南合作计划以来,中国专家持续向非洲和亚洲等地农民分享知识和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强可持续性,已有290多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被派往12个国家,为各国引进了数百种农业技术。
在中国专家帮助下,纳米比亚稻米产量提高了10%以上;在尼日利亚,650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被派往各州分享其在稻米生产和水产养殖等领域的经验;在非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肯尼亚,中国将通过三边合作与德国和肯尼亚联手,共同开发具有气候抵御力的碳中和茶叶价值链和茶产品市场……
“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将真正改变马达加斯加的面貌,我们计划在2024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对外出口。”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吕西安·拉那利维鲁说,自2010年开始,马达加斯加农民在中国专家带领下种植杂交水稻,截至目前累计推广4万多公顷,增产大米12万吨以上。今年5月,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马达加斯加成立分中心,未来将利用当地多样环境,选育出适合不同非洲国家的杂交水稻品种,希望以此保障当地乃至整个非洲的粮食安全。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推出“八大行动”,其中包括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南南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积极努力。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说:“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经验融入南南合作计划,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应该如何发展农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实现世界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战略研究部助理副总裁保罗·温特斯说:“中国从受援国变为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伙伴国,共同为其他国家提供减贫方案,中国是南南合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贡献者。我们愿与中国加强合作,把中国减贫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报约翰内斯堡、罗马11月2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