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出教育扶贫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19-12-02 13:58:54 |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松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教育扶贫,资助兜底,基础建设,职业教育,河北

强校强师资,农村娃在家门口上好学

初冬时节,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太行深山的寒风乍起,但也挡不住村民心中的满足与喜悦。

“村里有了小学后更有活泛气儿,孩子们也不用翻山越岭去上学了。”村里的老人对村小的变迁很是高兴。

20多年前,由于适龄儿童减少,原有的骆驼湾村小学被撤并,村里孩子们只能去4公里外的龙泉关镇招提寺中心小学上学,辛苦不说,孩子们的午饭、接送都是难题。2013年,骆驼湾小学恢复建设,孩子们当年就搬进了新校园。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教育发展的“神经末梢”。2013年以来,阜平县坚持低龄段学生尽量恢复教学点,实现就近入学;高龄段学生适当集中,新建寄宿制学校。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70余所小规模学校改造提升任务,全县共有32所寄宿制学校,实现了四至九年级学生寄宿就读全覆盖。

近年来,河北省着力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2019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5亿元、校舍安全保障机制资金14.6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乡村中小学校。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河北省瞄准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不断补齐乡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在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2014年以来,全省共投入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26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026万平方米,累计购置生活设施、课桌凳、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2891万台(件、套),采购仪器设备价值67.7亿元。

硬件基础夯实了,但农村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等又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怎么办?

下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养是河北省近年来一直重视的工作。

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河北省着力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通过制定乡村教师补充计划、扩大国家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培养计划和乡村学校小学科教师补充计划,2016年以来,全省乡村学校补充教师6.1万名,其中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9700多名,从源头上缓解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

与此同时,河北省通过多种举措,提升乡村教师能力,每年投入1.4亿元左右资金,开展教师培训计划以及困难地区农村校长素养提升工程,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精准帮扶。

以支教为例,河北省推进实施了“三个计划”:“三区”支教计划、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讲学计划和“老校长下乡”计划。2013年以来,每年从中心城区选派近1000名优秀在职教师到省内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支教,除担任教学任务外,通过集体备课、举办讲座、开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培训当地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组建特级教师讲学团,每年利用两个月时间赴贫困地区送教下乡;从去年开始,每年选聘100名退休高级教师到省内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村学校支教,引领、指导乡村教师成长;今年起由石家庄、唐山等6市,组建20支支教团队赴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河北省还因地制宜,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位于太行深山区的阜平县与百年名校保师附校签约,阜平县龙泉关学校、白河学校、阜东小学成为保师附校的分校,各校的执行校长、骨干教师均由保师附校直接选派。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真是有福了。”阜平不止一名学生这样说。

<  1  2  3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