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大立:中国已成为FAO南南合作项目最大伙伴国和支持国

发布时间:2019-11-29 18:50: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芳

关键词:中国,FAO,南南合作项目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沈秋) 11月28日-29日,2019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举行。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处长耿大立在29日举行的全球减贫伙伴关系非洲区域对话上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南合作项目的最大伙伴国和支持国。

 “中国在减贫道路上,一直以来注重与国际多边机构的合作。其中,我们与FAO开展的农业多边南南合作已经成为联合国系统南南合作的典范。迄今为止,中国已向非洲、亚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28个国家派出了近110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占FAO派出总人数的60%。此外,2008年和2014年,中国政府还先后向FAO捐赠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的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目前,中国已成为FAO南南合作项目的最大伙伴国和支持国。” 耿大立说。

耿大立介绍,中国先后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在乌干达实施了两期“中国—FAO—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通过FAO向乌干达派出47名农业专家,在粮食、园艺、水产、畜牧、水利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技术援助。两期项目里,中国专家共在乌干达传播农业技术80项,选育各类优良品种82个,组织培训班近200次,参训近8000人,培训当地农民、技术人员达15000人。在中乌南南合作项目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的7家农业企业投资2.2亿美元与乌干达共建集种植、养殖、良种、加工、农机、贸易等为一体的“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开创性地构建了“技术援助+产业园区建设”的新型援助模式。

耿大立指出,“我们与FAO开展的南南合作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以东道国需求为导向,建立责权平衡的伙伴关系。二是中国、FAO、乌干达三方建立较为顺畅的多方合作机制。三是采取授人以渔的技术援助模式。四是将发展合作与投资合作相结合,提升了南南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

在发言中,耿大立还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准确把握受援国的发展需求。了解东道国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及最迫切的发展需求,抓住制约东道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

二是科学规划设计合作项目。纵观中国农业农村领域发展取得的成就,其核心要义是“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要科学规划合作项目,加强战略对接。

三是有效的专家团队指导。南南合作项目实施的成败关键在于项目的实施主体—专家团队,专家组组长更为关键。

四是多方合作扩大成效。“欢迎更多的国际组织、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科研机构和私营部门等在内的合作伙伴加入到这项事业中,实现双边、多边、多方合作互动,国别合作与区域、全球合作项目相互协调,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全新合作模式的2.0阶段。” 耿大立表示。

据悉,2019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由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乌干达农业、牧业和渔业部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其中“全球减贫伙伴关系非洲区域对话会”“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主办。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