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国际农发基金在京发布《2019农村发展报告》,报告呼吁各国增加对农村青年的政策投资。目前全球农村青年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中国为解决青年贫困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中国将于2020年完成全面脱贫目标,经验如何更好传递?国际农发基金与中国未来有哪些合作方向?对此,国际农发基金助理副总裁保罗·温特斯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中国网:目前全球农村青年面对的主要挑战和困难是什么?和以往的困难有什么不同?
保罗·温特斯:主要的挑战是世界上有太多的农村青年,增长速度比以往快许多。现在世界上有12亿青年,其中有10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有7.8亿生活在贫困半贫困地区或是半城市化地区,所以我们面对的巨大挑战就是这些年轻人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他们眼前有什么样的机会。
中国网:《2019农村发展报告》中提到,不同地区之间青年贫困人口和现状的区别正在加大,您如何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应对这个现象,国际社会应该做哪些准备?
保罗·温特斯:不同地区面对的挑战区别很大。在亚洲和许多其他国家,我们看到青年人口增速正在放缓,年轻人更少了。但是依然存在占比的问题,虽然贫困人口比例下降了,但是比例依然很高,这些人口如何进入市场依然存在问题。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年轻人的比例很高,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增加。这些就是不同的挑战。但是总体看来,全球有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就业问题。在贫困地区,气候问题为生产带去了很多的麻烦。电子科技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电子科技代表了很多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很大的挑战。和过去相比,和20年、30年前相比,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高速的改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中国网:《2019农村发展报告》中指出“亚太地区是贫困青年问题的核心区域”,中国作为这个地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您怎么看待中国在解决青年贫困问题上的贡献?
保罗·温特斯:中国在全球减贫行动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没有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努力,我们不可能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因为中国的努力而在逐渐推进中。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也是这个变化的一部分,许多机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了年轻人。
同样,中国有许多农村青年。有1.45亿人居住在贫困半贫困地区和半城市化地区,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正在中国实行的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巨大的潜力,能够提供给年轻人许多就业机会,也能让贫困地区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年轻人可能会在这些地区留下来,为他们自己,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网:中国将在2020年完成全面脱贫,您怎么看待这个成就?对中国的减贫事业,您有什么建议?
保罗·温特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面脱贫是一个非凡的成就,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其他国家做到过这样的事。给予减贫很大的关注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中国系统性思考了如何减贫的问题,这种关注度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也可以被其他国家借鉴。如果所有国家都可以给予减贫如此高的关注度,我们就能完成更多的事情,全世界的减贫事业就能够更好地发展。
对农发基金而言,我们的关注点有一部分是在贫困地区,这也是减贫中重要的部分。中国在乡村振兴方面展现了自己的领导力。认识到减贫不仅仅是要让贫困人口脱贫,还有确保他们不会返贫,因此就需要持续地投资以提高人们的能力。
长期来看,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脱贫人口返贫。为了防止这一点,我们需要继续投资,继续进步,希望中国在2020年之后一样可以继续这么做。
中国网:中国的经验如何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国际组织,比如农发基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保罗·温特斯:中国的经验已经被用在了许多地方,通过南南合作中多样的方式,中国的经验和启示被带到了其他许多地方。我们这些在发展领域工作的国际组织因为和中国政府的合作,也有机会把中国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在不同领域有着不一样的经验。我们看到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在其他地方被复制。在撒哈拉以南地区,我们看到中国的农业市场平台的使用,金融科技也已经比较先进。这些方法可以被用在更多的地区。我们有很多机会传递技术,从一个南方国家——中国,传递到世界上另外一个南方国家。
中国网:2020年,是农发基金和中国合作的40周年,您认为双方有哪些合作的潜在方向?
保罗·温特斯:在20年、30年、40年之前,比起作为一个合作伙伴,中国更多的是一个农发项目的接受者,但是这个情形现在完全改变了,尤其是在近十年,中国变成了一个合作对象国。中国支持南南和三方合作,在经济上和农发基金合作,不仅仅是农发贷款的接受国,还是我们的赠款国。随着合作的深入,我们期待和中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不仅仅是支持中国的发展,还支持亚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我们期待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
(监制/终审:郑文华;策划:焦梦;编审:王振红、焦梦、王虔;采访/编辑/翻译:柳逸舟;摄像/后期:朱法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