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因喀斯特地貌占国土面积的75.4%,是云南全省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曾被外国地质专家判定“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西畴人不放弃,他们向大山进发,与石漠抗争,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兴旺、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民族自治州。
风光旖旎的普者黑、驰名中外的文山三七、
甜美的食用玫瑰、无公害的蔬菜……
上天赋予的美景和特有的物产,
加上各族群众的勤劳肯干,
使得文山州的生活越来越好。
文山州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作为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新名片,这里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融湖泊、山峰、荷塘及周围村庄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令游客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流连忘返。曾经创下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及一些热播影视剧都曾在文山州丘北县的普者黑取景,这让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率先蜚声全国。
近年来,普者黑景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推出了湖中泛舟、荷塘漫步、农家作客等旅游项目。
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在彝语中“普者黑”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以水上田园、岩溶湿地、荷花世界、湖泊峰林等景观著称。这里山水秀丽、风景如画,吸引游人前来荡舟赏景。(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普者黑景区由山、湖和田园构成,在景区里乘坐小船游湖,成为欣赏风光的独特方式。(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普者黑乡村山水田园风景区内的万亩荷塘。(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在这恍如仙境的山水旁,有一个彝族撒尼人居住的寨子——仙人洞村。普者黑成为旅游“爆款”后,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致富机遇。仙人洞村村民们就利用自家一切条件,兴办农家乐、客栈、乡村酒店、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仙人洞村村委会主任范成元经营的具有彝族特色的喳喳呀客栈。(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仙人洞村村民等待即将开始的篝火晚会。(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由文山食用玫瑰制成的鲜花饼新鲜出炉。这里的食用玫瑰具有花味浓郁、色泽明亮、含糖量高的品种优势。(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近年来,文山州立足实际情况,将蔬菜、水果、茶叶、山地牧业、淡水渔业等产业作为全州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进行打造。文山州下辖的砚山县2012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样探索出一条“阳光雨露、绿色生态、和谐共享”的蔬果花产业发展路子,既鼓起了贫困户的钱袋子,又丰富了京、沪、粤及东南亚国家的菜篮子。鲜花的香甜,辣椒的辛辣——丘北县的高原特色产业“很有味道”。
村民正在辣椒地中作业。作为丘北县特色支柱产品的辣椒现在已经畅销海内外。丘北县也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砚山稼依华侨农场收获侨园梨的农户,农场种植侨园梨1200余亩,年产值达3500吨。(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在距离砚山县城50公里的松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中,来自附近乡镇的农户在紧张地作业。以外销蔬菜为主的“砚菜”,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2000年,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应运而生。随着产业园区的落成,多家大型企业进驻,逐渐形成了以三七为主的集研发、加工、交易等为一体,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投资效益显著的产业聚集区。
在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出售的三七根。(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技术人员在苗族三七种植基地农场内的三七土壤改良配方试验示范区里察看环境湿度和三七种苗生长情况。(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文山学院三七研究院,师生对三七的进行质量检测。三七研究院可以进行种植环节、病虫害分析、农药成分分析、成品质量检测等的三七全产业链质量检测。(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一棵三七草,三代匠人心。
如今的文山州,
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山水致富路。
(内容来源:2019年10期《人民画报》王蕴聪、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