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精准扶贫“细流”汇成稳定脱贫的“大海”

发布时间:2019-10-17 09:12:14 | 来源:重庆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细流,童子山,邮亭镇,住房保障政策,贫困户

一条条平坦的水泥村道通向各家各户,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一片片新建的农业基地映入眼帘……

金秋的大足,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穿行在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一股决胜脱贫、合力攻坚的热潮。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大足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开战即决战、决战必决胜”的姿态,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紧盯脱贫目标,凝聚各方合力,精准扶贫的“涓涓细流”正汇集成稳定脱贫的“汪洋大海”。

数据印证了大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大足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38户35395人,其中已脱贫9428户30190人,未脱贫户2110户5205人,全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6%下降至0.74%。

脱贫攻坚脚步铿锵,跨越发展鼓点激昂。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大足区正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确保同步全面奔小康。

培育壮大扶贫产业

拓宽脱贫增收致富路

10月,秋高气爽。走进大足区珠溪镇小滩村,52岁的贫困户姚登建正在新房里忙碌着给自家的黑山羊准备饲料。“政府不仅给我修了温暖的新家,还送来发展扶贫产业的黑山羊,脱贫我有信心!”姚登建笑逐颜开地说。

今年5月,大足区童子山黑山羊专业合作社成立,投资建设360亩黑山羊养殖基地,助力珠溪镇小滩村扶贫产业发展。7月,姚登建收到首批发放的两只种羊,并与合作社签订了借养合同。

“合作社采取固定分红与效益分红结合的两种方式进行入股分红,同时积极探索黑山羊借养扶贫模式。通过该项目实施,带动全村1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和周边农户养殖产业发展,力争建成全村特色支柱产业。”童子山黑山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2021年黑山羊进入出栏高峰期,预计年出栏成品羊达400头,年产值将达40万元,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2100元。

突出精准扶贫、联农带动,以产业强大的推动力来激活富民“基因”,这只是大足区的一个缩影。

大足区找准扶贫路径,牵住产业这个“牛鼻子”,精准对接脱贫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目前,9个脱贫村每村均培育了有规模的主导产业。同时,引导成熟有实力的企业到贫困村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与贫困村建立专家联系指导机制。充分利用大足石刻、龙水湖风景区等旅游资源和各类园林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打造五彩田园乡村等旅游,开发竹编、五彩大米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推行农村“三变”改革、整合涉农资金实现股权化改革等措施,通过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群众增收渠道变得越来越宽广。

全力补齐扶贫短板

确保“两不愁三保障”

“我做梦都没想到,能够搬到这么好的地方,过上像城里人的生活,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大足区龙水镇袁家村3组村民汪学书望着崭新的房屋感激地说。

汪学书属于扶贫特殊人群,母子二人曾居住在破旧不堪的老房子,生活十分困苦。2018年,她家住房被纳入D级危房改造,政府补贴3.5万元进行房屋修建。同年,汪学书母子搬进宽敞舒适的新房,圆了安居梦。在大足,像汪学书一家一样,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搬出“穷窝窝”,奔向新生活。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足区精准施策,注重补短板、突出强弱项、着力抓重点,精准落实住房保障政策、教育扶贫政策、健康扶贫政策等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危房改造,“改”出安居新生活。通过户申请、村评议、镇街审定、部门核查,确定危房改造数量,明确改造计划、任务完成时间、改造建设、验收标准,切实保障辖区内每一位贫困户住上安全房屋。

教育扶贫,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精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数据信息,并适时更新、动态管理,以高质量的信息摸排成效指挥教育保障工作,精准开展教育资助,不让一位适龄儿童因贫失学。

健康扶贫,从“看病难”到“好看病”。统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精准脱贫保”。建立“七道保障线”,如经过“七道保障线”报销后,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仍超过控制比例,还可通过大足区建立的1000万元应急救助基金再给予适当资助,以减轻就医负担。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一幅幸福民生福祉图正在大足徐徐展开。

“志智”双扶同步发力

既富口袋更富脑袋

“你这个架子不能搭得太密,否则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近日,大足区邮亭镇中华村的一块茄子地里,村民罗启国正手把手地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就在几年前,这位“土专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对种植养殖技术一窍不通。

2011年,在外打工的罗启国为照顾年迈的父母回到家乡。由于父母、女儿生病需要高昂医药费,家里没了收入来源,罗启国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年,罗启国迎来转机。区人社局来到邮亭镇组织免费培训,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他参加了近半个月培训,学习了种植养殖技术和相关政策。

随后,罗启国拿出1000多元购买9头猪仔开办养猪场,接着又承包了20亩地种上蔬菜。在此期间,当地政府组织了多次培训以及每月两次的专家现场指导。当年,罗启国的养猪场收入达5000多元,蔬菜收入近4万元,尝到甜头的他信心十足。2017年,罗启国用20万元的扶贫贷款扩大田地至150余亩,养猪100多头,当年收入接近30万元,一举脱贫。在大足,罗启国并不是创业脱贫个例。

目前,大足区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前两年享受免息优惠。同时指导罗启国创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使其享受到1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按照政策规定,车间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还可以按照每名500元/月的标准获得就业示范奖补。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大足区聚焦精神扶贫,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贫困群众既富口袋更富脑袋。

对此,大足积极开展扶贫致富带头人及贫困人口实用技术等培训,提高群众自我造血能力;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开办专场招聘会,为贫困户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岗位。通过评选“脱贫风尚奖”“脱贫致富奖”,着力解决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数”读扶贫成果》》

2014年至今,扶贫小额贷款累计放贷1822户、2873.9万元,获贷率19.86%。

教育扶贫共资助20826人次,资助金额1507.32万元。

建卡贫困户共改造5184户,共拨付补助资金26161.5万元。

为建卡贫困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笔,放款金额106万元。

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15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促进贫困户实现就业679人。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