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广西大石山区的脱贫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9-10-08 09:05:2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林浩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大石山区,肉兔,广西河池,硬骨头,80后

中新社南宁10月7日电 题:广西大石山区的脱贫进行时

中新社记者 林浩

“这里原来都是石头山,草木难以生长,我们劈山炸石建了兔场,现在一年出栏10万只肉兔,在广东和四川等地市场供不应求。”广西河池巴马县西山乡加而村村委会主任韦卫东7日对记者说。

加而村所在地位于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加之交通不便、严重缺水,是脱贫攻坚战难啃的“硬骨头”。韦卫东告诉记者,选定肉兔养殖作为脱贫产业,是因兔子喝水少、繁殖快,兔场占地面积也不大。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加而村兔场逐渐发展壮大。在扶贫部门帮助下,韦卫东还发动村民利用家里的空地养殖,在“送种兔、饲料,保价回收”模式带动下,村里80多个家庭脱了贫。

韦卫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留守山区大多是老人和儿童,每家照料10只种兔,一年平均下崽出栏400只,至少可赚3000元人民币。

“我们这里日照时间短,气候环境适宜,动物下崽多、肉质好,已建成养殖小区30个。”中共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党委书记覃欢告诉记者,除了肉兔,鼠狸、小谷鸡等耗水量小的特色养殖项目,正成为当地民众竞相发展的产业,大石山区的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与巴马相似,在石漠化同样严重的南宁马山县,当地依托独特的山地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昔日陡峭光秃的石山变身网红“打卡地”,吸引滚滚“财流”。

马山县委书记唐咸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但大石山区处处是美景。马山重点打造石漠化地质公园,在古零镇羊山村,建设中国首个特色攀岩体育小镇,成为世界各地的攀岩爱好者心中的向往地。

“只要天气好,来攀岩的客人就络绎不绝,我们村集体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村民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村委会主任黄俊源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利用自家房子建起了民宿、农家乐,生活日益红火。

大石山区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长久以来,村民饮水全靠地头水柜。对此,马山发起“找水打井大会战”,依托先进的物探技术,打出水井26口,平均井深达130米。

“如今,‘雨停三天人人愁’,枯水期只能等消防车送的情况基本不复存在。”唐咸兴说。

广西扶贫办提供资料显示,广西有37个贫困县地处大石山区,贫困人口超过140万人,当地群众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脱贫难度非常大。

2019年,广西出台《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等系列文件,发起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四大战役,同时,创新粤桂劳务协作模式,促进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和广东用工企业供需两端精准对接。20个深度贫困县累计投入资金超13亿元,实施项目539个,实现劳动力稳定就业10.2万人。

此外,广西还对1490个深度贫困村派驻科级以上干部或后备干部作为第一书记。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在广西财政厅工作的“80后”小伙儿于洋走进大石山区,在有着“百色第一穷”之称的凌云县后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他更关注教育问题,常常到学校当起“支教老师”。

“以前,很多山里的孩子认为他们没有未来,课堂纪律焕散,有的甚至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现在,他们逐渐懂得读书的重要性,纷纷返校学习。”于洋说。

他认为,只有学好知识,山区孩子才能拥有更多工作机会,家庭也可因此彻底脱贫。(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