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70年扶贫路:越过“温饱线” 过上“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9-09-30 11:09:26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蒙莎莎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荔波,扶贫攻坚,温饱线,新生活

干部“有劲头”

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多年来,无数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弘扬恩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指挥、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在攻坚一线奉献青春,在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而努力奋斗。

全国劳动模范龙贵雄,是荔波县大土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大土村从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造林起步,造田饱肚,修路致富”生态强村建设热潮。如今,村民们开始分享生态发展红利,村民年户均间伐收入2万多元,全村户均拥有200亩森林,价值30多万元;实现亩产水稻400多公斤,村民年年粮食有余;吸引来自广东、深圳、北京及韩国等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乡村旅游一年比一年火热。1999年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00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群英谱”。

覃红建,生命定格在为民服务道路上,1998年,荔波县84户瑶族居民从瑶山乡搬迁到水瑶新村。同年8月,覃红建被选派进驻到水瑶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9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提起这个支书,瑶胞们个个竖起大拇指,都夸他了不起。覃红建带领下的瑶族新村,村貌变美了,瑶胞的生活变好了。1998年刚搬迁时,瑶胞人均240元,只有国家帮建的石棉瓦简易屋,国家配置的一床简易床架,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从老家带来的破旧的棉絮,一头耕牛,余无长物。到了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多元,拥有6部轿车,一部挖机、一部农用车,红星拖拉机5部,小型机三家家有。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带上媳妇,会用手机会玩电脑,家用电器样样齐备。

这些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涌现出了一批龙贵雄、覃红建、马丽华等先进典型,他们把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把汗水挥洒在荔波大地上,把光荣镌刻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书写了人生最为华丽的篇章。

主要领导始终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层层压实责任,压茬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战区督战,联点包村,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荔波县委、县政府统筹谋划,连续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相关工作,陆续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全县上下形成了“县、乡、村、组、户”五级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格局,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根本保障。2018年,从县直部门选派1037名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尽锐出战,发起总攻,县、乡、村直接参与脱贫攻坚人数达2000余人;2019年初,又新增下派145名驻村干部充实到一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穿行在荔波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决胜脱贫、合力攻坚的热潮,一项项创新举措有效实施,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户户困难人家创收脱贫。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这片热土上,美好的未来正在开启。决战“最后一公里”,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攻坚战。胜利就在眼前,号令如山:一鼓作气、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县上下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这场整县脱贫摘帽攻坚战。

<  1  2  3  4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