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教育帮扶之光照进成千上万贫困家庭

发布时间:2019-09-29 15:25:55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宽宁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教育,扶贫,柞水县,建档立卡,寒门学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是最美丽的人。苏陕协作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群群“最美丽的人”走进陕西省柞水县,在柞水教育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政府牵红线,铺就教育扶贫路

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柞水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城乡教育面貌大幅改善。但扛着国家深度贫困县这顶帽子,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困扰着柞水。

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启动后,柞水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2018年10月22日,我们学校出席了在西安举行的江苏社会组织助力陕西脱贫攻坚2018年帮扶项目签约仪式,与对口帮扶单位签订了《杏坪镇肖台小学建设改造项目捐赠协议书》,获捐50万用于硬化操场、院墙修建、陈旧校舍改造等工程,这可解决了大问题,我们与县城学校的差距慢慢缩小了。”肖台小学校长张健激动地说。

高淳驻柞水开展对口帮扶的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宏玉说:“苏陕协作工作启动以来,高淳区委、区政府和柞水县委、县政府,围绕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联合培养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深入协作,签订了《高淳—柞水教育扶贫协作合作协议》,切实帮助柞水山区教师开拓教育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柞水县科教局局长傅先亮说:“近年来的苏陕教育帮扶,极大改善了柞水的办学条件,优化了师资队伍,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相传。”

捐资助学,圆了我的求学梦

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治贫”必先“治愚”,而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家庭持久脱贫的最佳方式。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得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这句话对于今年刚上大学的徐璐来说感受颇深。同样的一个月份,同样的一个人,今年的徐璐心境大不一样,她说:“我的父亲幼时因意外造成残疾,家中经济条件实在难以维系我的求学之路。在困难来临时,江苏瑞华慈善助学金如雪中送炭般的来了,帮助我顺利走进梦寐以求的西北大学校园,这一切如同做梦一般”。徐璐的境遇,只是苏陕协作教育帮扶的一个缩影。

同样,接受恩惠的还有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樊佳怡。据悉,在佳怡还小的时候,父亲在外打工,不慎从高楼坠下,导致下半身瘫痪至今。家里没有了顶梁柱,佳怡的哥哥中学还没上完,就早早的出门打工。母亲在家一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一边陪伴樊佳怡读书,佳怡的学费都是哥哥打工赚来的钱。2019年4月,不幸噩耗再次降落在这一家人的身上,哥哥打工摔断了腿,致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佳怡快绝望的时候,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心助学活动向佳怡伸出了橄榄枝,佳怡说:“我很幸运,感谢帮助我的人,感谢国家,感谢社会,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将来好回报社会,让爱心传递。”

据悉,苏陕协作开展以来,在高淳驻柞水对口帮扶工作组积极争取联系下,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的10几个单位和20余名爱心人士在柞水开展捐资捐物助学活动30余次,累计捐物捐款600多万元,惠及贫困家庭2452个,为柞水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名师来了,我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广大农村来说,教育资源短缺比比皆是,优质教育资源更不必说。如何有效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是柞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江苏的孔炳头老师知识非常渊博,思路也十分清晰,他能把很难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我很喜欢他的课,成绩也提高很快”,城区二中李新朗说。为进一步发挥高淳名师及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教师交流、培训学习、校际对口帮扶常态化,从而将东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输送至贫困山区, 高淳区遴选了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淳区第一中学、高淳区宝塔小学、高淳区淳溪幼儿园5所学校分别与柞水县职业中专、陕西省柞水中学、柞水县城区二中、柞水县城区二小、柞水县城区一幼5所学校结成“手拉手”学校,在柞水县成立“吴小辉特级教师工作室”“顾香才特级教师工作室”,开设高淳柞水远程教育网上直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柞水县以“送出去,请进来”为抓手,与高淳区建立了两地互动交流机制,不断推动两地教师深入交流。今年6月19日,14位教育专家赴柞水交流,指导柞水职业中专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安排6位优秀教师留柞支教,指导柞水打造名师团队,引领教育发展。“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或许我们的力量非常有限,并不能改变太多,但我们希望自己为柞水教育助绵薄之力。”高淳区教育局陈伟平说。同时,柞水县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高淳跟岗实践,派出3名管理人员到高淳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和职业中专跟岗学习4个月,开拓视野,提升技能。

爱心传递,寒门学子广受益

“大新的亲生母亲在娃三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他的父亲打工不慎摔伤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大新和年迈的我相依为命,加上我有哮喘病,又没有经济来源,孩子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大新的爷爷徐吉岗说。县政府了解情况后,联系了开展教育扶贫的高淳企业家陈爱兵和张玉麟捐资7万元开展助学活动,许大新是重点受助者。就读于城区二中八年级二班的江灿灿家境也很困难,她说:“由于家中横生变故,父母相继离世,姐弟三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儿,由于舅舅舅妈的帮助,才能维持学业。”偶然的一天,西格玛会计事务所专家组成员前来资助江灿灿,资助标准是每学年3000元,得知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姐弟三人开心地笑了。

据悉,自苏陕协作教育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瑞华慈善基金会捐资30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持续3年为柞水中学416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高淳区共青团、青商会捐赠营盘九年制学校价值9万元体育器材,资助学生30名;中华慈善总会智德爱心基金会为20所完小援建图书室,捐赠图书74000册折款220万元。南京报业集团、南京长棱机床公司、常州市科佳仪表公司为正沟小学、万青小学捐赠图书2000册、助学金5万元、捐资7万元资助35名贫困学生。高淳区工商联连续两年资助33名学生,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捐资2万元,资助柞水中学贫困学生10名。江苏省残联基金会资助残疾家庭学生256名,浦小红等27余名高淳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55名。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照亮人生”,教育扶贫永远在路上。望着墙壁上女儿成行成列的奖状,47岁的张公权一脸自豪。“我不到20岁就出门打工,没有文化知识,全凭苦力吃饭。那时候就想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吃没有文化的亏”。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