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信贷 助力全省贫困户脱贫

发布时间:2019-09-25 10:00:54 | 来源:山西晚报 | 作者:张珍 | 责任编辑:刘梦雅

关键词:小额信贷,脱贫,扶贫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辖属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36个国定贫困县、22个省定贫困县;全省有贫困村7993个,贫困人口329万人,2019年计划实现17个贫困县(含10个深度贫困县)摘帽。”9月19日,银保监会第231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山西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李瑞杰介绍了山西推动扶贫小额信贷的重要经验。 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截至今年8月末,山西全省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18.42亿元,逾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的主要做法为“用改革的办法来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风险”,即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改制的过程中,由股东出资购买不良资产来化解风险。

监管引领 助力扶贫

作为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扶贫小额信贷是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其政策要点是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基准利率发放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的免抵押免担保小额贷款,并通过财政贴息和县建风险补偿金分担风险,目的是帮助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李瑞杰表示,从2015年至今,山西省金融机构累计为43.3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05.6亿元,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投放量位居全国前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8月末,山西省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18.42亿元,逾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推动全省金融扶贫,山西银保监局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引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推动贫困地区金融市场发育、改善乡村治理。今年5月,山西银保监局联合省扶贫办召开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专题推进会议,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联合山西省扶贫办等四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若干措施》,从七方面提出31项落实举措。 与此同时,为了助力山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山西银保监局成立山西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扶贫领导组,以统筹全局金融扶贫工作,按月监测扶贫小额信贷推进情况,按季统计精准扶贫信贷计划完成和深度贫困地区贷款情况。另外,督促指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落实扶贫小额信贷乡镇包干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和尽职免责制度,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制定扶贫信贷计划,用好差异化监管政策,将金融资源更多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实现扶贫小额信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优质服务。此外,指导加强贷款管理,建立监测台账,准确掌握贷款使用情况,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大金融知识和信用意识教育普及同样重要,山西银保监局要求涉农银行机构进村入户现场宣讲,促进金融扶贫政策精准落地,推动贫困地区金融市场发育和信用环境建设。

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山西银保监局也将扶贫工作重心和政策支持重心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引导全省银行业结合深度贫困县实际,优先规划、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网点,推动已有网点服务升级。作为15个试点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今年前8个月,全省银行业累计在10个深度贫困县投放扶贫小额信贷6.29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32万户,均占全省前8个月累放金额和户数的四分之一。截至8月末,山西扶贫小额信贷结余4.06万户,余额18.19亿元,较年初增长25.45%。除银行外,山西银保监局同时引导保险机构落实保险保费特惠政策,今年上半年,38款扶贫农业保险保费特惠政策为贫困户节约保费支出近500万元。

产业扶贫 精准发力

金融支持与产业发展统筹融合,同样是山西在金融扶贫中的一大特色。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山西银保监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聚焦“一村一品一主体”,因势利导、精准滴灌,积极支持杂粮、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让贫困户真受益、。全省5633个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五有”机制(即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技能),483家农民扶贫专业合作社使用扶贫小额贷款资金12.08亿元参与生态脱贫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带动7万余贫困户增收。

其中,农行山西省分行探索打造的“借光脱贫”模式,借助省内多数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适宜建设光伏电站的独特优势,为7个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648万元。保险机构精准开发面向贫困户产业项目的保险产品,人保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在临汾、太原和忻州的11个县区开办玉米、苹果“保险+期货”等创新险种,在临汾永和开办“扶贫红枣”保险。 农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胡文剑介绍,光伏扶贫和山西的情况高度契合,为此,农行山西省分行推出了“光伏扶贫惠农贷”产品。通过政府、银行、光伏发电设备供应商、电网公司、贫困户“五方协作”的模式,发挥了扶贫作用,其中,政府负责贴息以及成立政府的风险补偿金;设备供应商提供设备以及设备的维护、培训等;电网公司负责并网上网,即给农民付电价,让农民增收;银行负责放贷款;贫困户则负责光伏发电日常的维护、清洁,并且按时还款。

这一模式得到各方认可,并得到农总行特批,有了很高的政策宽限和政策支持,光伏扶贫贷款户的年龄限制由65岁放宽到了70岁,项目自筹资金的比例也从的50%降低到30%。通过积极尝试,这一模式从支持以来至今共发放9648万元。有3561户贫困户加入这个模式。经测算,得到光伏扶贫贷款的贫困户,连续十年之内,每年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成为相当稳定的模式。 人保财险公司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靳明柱介绍,山西人保在第一时间和山西的深度贫困县政府签订了战略扶贫协议。政策性农业保险包括养殖业、种植业,各级财政负担85%,其中,15%需要农户支付。为了支持贫困户,山西人保减免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需自缴的15%,2018年以来,山西人保共减免山西建档立卡贫困户25.36万户的保费,减免金额是675万。同时,山西人保专门出台了深度贫困县扶贫方案,开通了绿色通道,理赔方式快捷。另外,山西人保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比如“保险+期货”的业务,同时,推动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和大病保险扶贫政策的落地,此外,推动帮扶政策,对深度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

把握规律 防控风险

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如何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 李瑞杰介绍,对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防控必须要有针对性,首先要准确把握扶贫小额信贷的特征。山西银保监局认为,扶贫小额信贷首先是银行贷款,具有银行贷款的一般属性,就是要合同约定、到期收回。其次,扶贫小额信贷还有其特殊性,要按照特定的要求向特定的对象发放贷款,即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贷款。因此,山西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也必须既坚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风险防控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又充分地体现扶贫小额信贷自身的特殊性。

在坚持贷款风险管理一般原则方面,山西银保监局要求各家机构要牢牢把握好“放得准”“管得好”“收得回”的原则,要求金融机构既要精准地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又要准确掌握贷款的用途,贷款不能被挪用;同时,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及时了解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有关需求,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排除风险隐患。只有做到“放得准”“管得好”,收回贷款才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所以,目前山西扶贫小额信贷的逾期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于确实难以收回,银行需要按比例承担的风险,银行将提足拨备,做好风险对冲的准备。 李瑞杰介绍,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主要强调贫困户的第一还款来源。近年来,银行贷款强调担保和抵押,但贫困户根本没有能力提供担保和抵押,因此,风险管理就必须高度重视和依赖于贫困户的第一还款来源的培育。只有贫困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以后脱贫致富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还款才有保障。所以,山西银保监局要求,对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必须体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另一方面,银行对扶贫小额信贷是按照基准利率发放贷款的,这一基准利率的发放比一般的银行贷款利率、“三农”贷款利率都低。而政府对扶贫小额信贷实行贴息的政策补贴也已经落实到位,并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对贫困户确实因病、因自然灾害等原因不能偿还贷款的,由风险补偿机制来分担风险,按比例分担风险。目前,全省58家贫困县都建立起了风险补偿金,实现了贫困县全覆盖。此外是差异化监管政策。山西银保监局督促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扶贫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监管容忍是3个百分点,扶贫小额信贷的不良率高于自身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监管评级、金融机构自身内部的考核都不能作为扣减项目,同时,支持银行采取展期、续贷等风险化解措施。

李瑞杰表示,下一步,山西银保监局还将继续重视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防控,前瞻性地进行评估,特别是评估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以后产生的效果如何,风险要做到早期识别和预警,前瞻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防控,使扶贫小额信贷真正成为助力金融扶贫重要的推动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