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多举措推动产业扶贫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9-09-02 10:15:40 | 来源:河北日报 | 作者:高振发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华耐,光伏产业,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户

大力开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旅游等扶贫产业

张家口推动产业扶贫全覆盖

8月25日,赤城县样田乡75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智文瑞,在华耐公司联栋日光温室里给蔬菜浇水,他在这里每天能收入近百元。目前,华耐公司赤城蔬菜生产基地已吸纳附近贫困户667户,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

近年来,张家口市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旅游等产业,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张家口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有12个县区是国定、省定贫困县。其中5个贫困县被列入全省深度贫困县,占全省深度贫困县的50%;99个贫困村被列入省级深度贫困村,占全省深度贫困村的48%。截至2018年底,剩余未脱贫人口6.5万户、11.3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3.3%、28.5%。

“把创业户放到产业链上,把留守户放到公益岗上,把困难户放到保障线上”。张家口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核心之举来抓。

围绕产业就业全覆盖这一目标,该市依托产业扶贫“235”示范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大载体,着力培强一批优势产业、培优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做实一批生态产业。实施“八动”工作法,提升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强力推动产业扶贫高质量发展。

组织推动。该市成立了18个市级扶贫工作专班,集中优势,形成了“市级统筹调度、部门牵头推进、县区负责落实”的工作体系。每个专班分战线推进,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上下齐抓精准扶贫的工作合力。

内源驱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开展新时代讲习所、百名科技干部帮百村等六大活动,送科技政策下乡,“手把手”帮扶。实施“百名脱贫致富标兵”“百户科技致富示范户”等培树工程,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

龙头牵动。积极引进种植养殖等龙头企业,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扩模带行业行动。2018年全市80多家龙头企业直接带动贫困户3.11万户、贫困人口6.07万人,引领特色种养业带动22.89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800多元。

项目带动。2018年全市实施产业项目3800个,投入资金37.84亿元,推动产业扶贫全覆盖。阳原、涿鹿、怀来等县大力发展杏扁、葡萄等经济林300多万亩,带动4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崇礼、宣化、赤城等县区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生态建设,获得土地流转、造林务工、林业管护等收入。利用荒山荒坡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光伏项目规模达134.78万千瓦,覆盖全市所有贫困村和46%的贫困户。

示范促动。实施产业扶贫“235”示范工程,重点打造209个样板村,培育304家示范合作社和55家示范龙头企业,推广成熟典型20多个。尚义县大营盘乡2015年引进枸杞种植农业产业公司,在盐碱滩地发展水果、枸杞种植。该企业2018年基地规模达5万亩,310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518户)通过流转土地年均增收760元。企业还吸纳300多农民在园区打工,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三产互动。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推进“种养加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三产融合,辐射带动227个贫困村、1.87万贫困人口。

就业撬动。该市依托蔚县剪纸、阳原皮毛、万全戏服等传统手工业,推广“扶贫车间”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2018年,全市组织2.2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员、河湖巡查员公益岗位3.95万个。

开放联动。积极承办全国科技示范大棚现场观摩会等高层次产业扶贫活动,多批次参加各级各类推介活动,有效提升特色产业的知名度。深化与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2018年,全市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超过8亿元,受益贫困人口近万人。

2018年,全市15.7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024个贫困村出列,万全区、崇礼区、宣化区、涿鹿县实现摘帽。2019年,全市计划12.5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470个贫困村出列,剩余的8个贫困县和赵家蓬区实现摘帽。(记者高振发)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