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大余县“夫妻档”驻村第一书记 扶贫路上“比翼飞”

发布时间:2019-06-27 14:28:22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张俊 袁荣德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第一书记,比翼鸟,扶贫,工作,大余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我们村茶树菇种植基地的茶树菇已经采收了,而且都被外地客商收购了。”“我也没落下,我帮村里的一位退伍老军人安排了一份公益性岗位。”这是廖舰舰、谢海英夫妇在深夜通过微信进行的交谈内容。相隔70多公里,除了谈家事,夫妻二人谈的最多的就是扶贫。

丈夫廖舰舰,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劳动就业局干部、河洞乡河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妻子谢海英,是大余县农业开发办副主任科员、新城镇水西村驻村第一书记。因为相同的工作,两人虽各处一地,却成为了一对驻村扶贫的“比翼鸟”。

谢海英与技术员商讨白莲产业发展

夫妻先后踏上扶贫路

 “要说扶贫工作,妻子比我有经验,但她的经验差不多被我学过来了。”说起妻子的优点,廖舰舰滔滔不绝:谢海英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早在2014年就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到水西村工作,2015年成为水西村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在水西村驻扎4、5年了。

“虽然我是女同志,但我在乡镇工作时参与过扶贫工作,这活儿我干得来,虽然辛苦,但群众需要我,我也必须去做。”谢海英说,从乡镇调回县城不久,就又回农村去工作,这是自己与农村有缘。

2015年,两人相识相恋,步入婚姻殿堂。2016年11月,刚刚退役转业来到大余县劳动就业局的廖舰舰被任命为河洞乡河洞村驻村第一书记,踏上了扶贫路。夫妻双双驻村扶贫,成为全市扶贫队伍中少见的驻村第一书记“夫妻档”。虽然相距遥远,但彼此的心却因肩上的责任而更近了。

廖舰舰指导村干部查看光伏发电设备

你追我赶共解扶贫难

刚到河洞村任职,廖舰舰就马不停蹄走村串户,了解每个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寻找脱贫路子。为了方便群众,他特地制作了500多张“连心卡”,分发到河洞村的每一户群众手中,主动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在制定扶贫开发方案时,廖舰舰还不忘向妻子请教。“扶贫要扶关键,关键就是要产业兴旺。”谢海英毫不吝啬地向丈夫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廖舰舰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几经考察,最终确定发展壮大村里具有传统优势的毛竹产业。他带领村民整合毛竹低质低效林改造150余亩,成立竹制品加工厂和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为进一步让产业覆盖全村,廖舰舰又带领村民发展光伏产业,还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吸纳大户、带动散户等方式发展养殖产业。

工作每开展一步,廖舰舰都会向妻子“晒成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他晒,我也晒,一边晒一边比。”谢海英笑着说,原本夫唱妇随的家庭氛围,因为投身扶贫工作,变成了你追我赶。

一边是廖舰舰在扶贫战场冲锋陷阵,一边是谢海英攻下一个个扶贫“硬骨头”。水西村贫困户蔡海兵早年一只脚截肢,妻子患有慢性病,女儿就读医学院,家庭困难。谢海英主动到蔡海兵家了解情况,帮助他的女儿申请教育补贴,介绍蔡海兵到县工业园得企业务工。现在,蔡海兵的妻子在外打工,女儿在县人民医院实习,一家人虽然聚少离多,但为了共同的目标,日子却越来越有盼头了。

“我做的虽看起来没你做的事‘大’,但落在一个家庭里,小事情就是大事。”谢海英这样给廖舰舰“晒成绩”。

舍小为大书写扶贫情

谢海英和廖舰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日常基本是周一进村、周五回家,常驻乡下,有时只有周末一天才能相聚。

短暂的相聚,两人说得最多的,还是扶贫工作。虽然谢海英也曾对丈夫说“我们之间能不能谈点别的”,但是只要廖舰舰有什么工作上的问题、困难,她都会利用自己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帮助丈夫想办法。

夫妻两人经常“不着家”,他们年幼的儿子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有一次儿子发高烧40度,一句“妈妈,我想你”让谢海英眼里噙满泪水。廖舰舰曾有一次在扶贫路上遭遇车祸,当他打电话给妻子说自己在医院时,谢海英非常担心,恨不能飞到丈夫身边。一对互相支持、学比赶超的夫妻,一个懂事的孩子,组成了一个“不一般”的三口之家。

2018年,谢海英和廖舰舰在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等次,廖舰舰还被评为全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张俊 袁荣德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