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寨子包村:不等不靠,发展产业解决“两不愁”

发布时间:2019-05-25 14:32:0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赵斌宇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杨义华,收入,扶贫,发展,养殖,技能培训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赵斌宇)扶贫要扶志,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发挥自身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5月23日,记者参加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凌云乡寨子包村,了解这里的脱贫故事。

图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凌云乡寨子包村。凌云乡政府供图

寨子包村是省定贫困村,共有农户307户11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256人。杨义华家就是其中之一。她与丈夫刘向阳原先在浙江宁波务工,收入微薄,后因年迈母亲患病无人照顾,儿子读书无人照管,夫妻二人被迫返乡。2014年,杨义华家中3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5年,在村、社协调帮助下,杨义华承包了16亩果园。她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在驻村农技员的技术指导下,果园种植得到了改良,通过精心管理,当年就收入3000多元。随着金融扶贫政策的出台,她申请办理了小额信贷,又借了村产业扶持基金,购买鸡苗1500只,发展林下养鸡。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收入也不断增长。2018年,果园销售椪柑1万余斤,收入2万余元;土鸡养殖收入5万余元、蔬菜种植收入1万多元,全年实现纯收入5.6万多元。2019年,他们又承包了一口山坪塘开始发展养鱼。

如今,除了发展产业让收入增加,医疗救助政策和教育扶贫政策也使杨义华的生活越来越好。杨义华的母亲办理了特殊门诊,去年在市人民医院住院花费8700多元,自付仅1300元,报销84%(县域外住院,未逐级转诊)。她的儿子收到2018年春、秋季寄宿生生活补助共计1000元、2018年教育扶贫基金1500元。

“现在政策这么好,谁不想回乡创业,老人和小孩都能照看了,多好啊!”杨义华由衷感叹,现在自己越来越有干劲。她家已经在新居点置换了1套新房,过上了吃穿不愁、住上敞亮新房、看病不愁、孩子读书不愁的好日子。

杨义华的经历是寨子包村众多扶贫故事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全村组建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发展草莓、葡萄、柑橘、时令蔬菜等优质果蔬800余亩,水产品养殖基地200余亩,育苗大棚100余亩,建成巴州区中益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 依托金大寨种养殖专合社,推出“产业+就业”双业驱动机制,解决23名贫困群众生产就业,务工群众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2014年至2017年,寨子包村已脱贫61户229人,并于2017年实现“摘帽”。2018年,村里脱贫5户15人,2019年预计脱贫1户4人。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寨子包村所在的凌云乡将实现整乡脱贫。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