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贫困群众的“精神脊梁”——江西新余市脱贫攻坚扶贫扶志行动见闻

发布时间:2019-04-24 09:51:28 | 来源:江西日报 | 作者:郑 颖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贫困户,感恩教育,良山镇,警示榜,新余市

人穷志不短,扶贫先扶志。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新余市注重贫困群众精神层面的“脱贫”,在全市以晓康驿站为载体,通过感恩教育,进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开展脱贫攻坚扶贫扶志行动,挺起贫困群众的“精神脊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草长莺飞时节,记者来到新余采访。

晓康驿站,调整改进帮扶方式

“这个月我得了85分,可以换很多东西呢,这种积分换商品的方式真好。”在分宜县钤山镇下田村的晓康驿站里,贫困户宋小青拿着这个月的积分卡挑选着商品。

去年11月,下田村在新余市建起第一家晓康驿站。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米、油、盐、肥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看似和普通小超市一样,不同的是,这里不收钱,每种商品贫困户只能用积分来兑换。

每个月底,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老党员老干部都会到贫困户家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项目,以总分100分对贫困户进行当月积分考核,现场打分、现场公布,保证了考核的公正、公开。晓康驿站运转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村级扶贫产业的部分集体收益、干部走访帮扶的资金、党员乡贤的捐助、农村志愿者协会捐款等。依托晓康驿站,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广大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积分换商品,大家在你追我赶、在比着干的氛围中增添了志气,干劲也更足了,这比原先‘撒胡椒面’式的送温暖更有针对性,更具激励作用。” 钤山镇党委组织委员晏欢说,帮扶干部通过积分还能分析了解贫困户脱贫进程,准确找到工作重点,让帮扶工作事半功倍。

目前,晓康驿站正在新余市全面铺开建设,已有17个村建成,越来越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感恩教育、心理辅导入脑入心

前不久,一场关于感恩教育暨扶贫政策宣传的活动在渝水区罗坊镇的礼堂里举行。

新余市心理协会副会长钟小平从自己当知青的经历讲起,举例子、摆事实,教育贫困户要饮水思源,热爱党、热爱国家,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听完钟小平的课,贫困户胡国平很激动,他说:“今天我很受鼓舞,这么多人都在帮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现在,像这样针对贫困户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新余市每个村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大力宣传弘扬“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经过调研和走访,很多基层干部发现贫困户不自信,存在“将就着过”的思想,对生活没有明确目标。为此,新余市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心理学专家,对贫困户进行心理辅导,鼓舞士气。

新余市还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文艺轻骑兵”等文艺骨干队伍下乡演出,选送一批反映脱贫攻坚的电影进农村巡回放映,营造知恩感恩、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

正向激励,用身边人讲身边事

这段时间,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贫困户何某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村头那张“警示榜”上他的名字被抹掉了。

因为家里环境卫生差,何某上了村里的“警示榜”,他脸上挂不住了,每天定期打扫。经村道德评议会核实,这个月把何某的名字从“警示榜”上抹去。

为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新余市在农村推行村民正反榜单,“光荣榜”正向激励,“警示榜”反向约束。每个月组织村小组长、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等开展民主评议,对全村涌现出来的家庭和睦、孝老敬亲、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先进模范和好人好事晒出“光荣榜”;对不孝敬老人、不务正业、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破坏公共财物、不讲究卫生的贴出“警示榜”。

这一举措一经推出,就像一面面“会说话”的墙,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一目了然,在广大农村群众中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余市扶贫办主任简艳兵说,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强化了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借助社会舆论,让“等靠要”的贫困户从“丢面子”向“争面子”转变,破除“懒汉”思想,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在基层落实,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道德力量和精神滋养。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