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淤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04 13:53:10 | 来源:今日中国 | 作者:马力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叶志庭,乡村旅游,村两委,村党支部书记,乡村建设

每天早晨7点半,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庭,都会准时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从2001年任村支书以来,早晨7点半上班,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农村的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早晨到办公室,一来可以理一下工作思路,二来可以接待来访群众。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解决好了,村子就和谐了,发展就顺畅了。”叶志庭说,村子要想发展好,做好群众工作至关重要。

从40岁到59岁,叶志庭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这19年是下淤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9年。群众们都说,下淤村环境变美了,大家的腰包变鼓了,发展之路变宽了,“昔日淤泥遍地满池塘,今日生态经济亮光光”。

▲下淤村党群服务中心

群众的肯定是最高的褒奖,给下淤村带来巨大变化的是村中强有力的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一班人,在他们的带领下,“下淤村一年一个样”。

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下淤村依靠优质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做好环境整治大文章

如今的下淤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20年前,这里曾经鸭粪、鸡粪遍地,污水横流,溪水浑浊,村中没有几棵能纳凉的树木,“村中环境差到了极点”。

2001年,在外多年从事木材生意的叶志庭被选为下淤村党支部书记。他不负众望,带领下淤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向生态环境要经济效益的发展之路。“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当初的发展理念,正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叶志庭说。

▲下淤村的田园气息对游客充满吸引力

有眼光、懂经营、有思路、顾大局是叶志庭留给群众的印象。从2001年到2013年的十多年间,借助国家“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叶志庭带领村两委班子对村子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拆除私搭乱建,规范牲畜养殖,在房前屋后溪水河边植树造林,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亮化村容村貌……每一件环境整治工作的背后,叶志庭和他的团队都付出了辛苦和努力,“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和响应,必须让他们从内心理解环境改变会给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带来的改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村民们理解了、配合了,村两委班子在村民中的威望也树立起来了。”

2013年,在村子环境和道路等相关基础设施都完善后,叶志庭带领村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2014年,下淤村成功创建下淤水岸国家3A级景区村。随着旅游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车道、观景栈道、绿道、山上旅游步道先后建成,一个绿树成荫,山美、水美、环境美的现代田园新村出现在大家面前。目前全村有民宿(农家乐)42家、标间260多个、床位480多张,可同时接待上千人就餐。

▲叶志庭向游客征集建议

为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村集体先后创建了农业创意园、花卉观光园、水岸烧烤园、水上游乐园等配套设施。“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淤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淤村赶上了好时候。”叶志庭说。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下淤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国家3A级景区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51岁的叶小平和49岁的叶赛香夫妻俩在下淤村经营着一家旅游饭店。在2014年之前,叶小平和妻子都在杭州打工,村里搞乡村旅游后,异乡漂泊20多年的夫妻俩从杭州回到村里。通过竞标,他们获得了现在村中这家旅游饭店的承包经营权。随着下淤村游客的增多,他们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刨除各项开销,一年下来会有十几万元的纯收入。”夫妇俩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不仅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而且还自己还当上了老板。“能让游客吃的满意,我们还有钱赚,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叶小平说,在家门口赚钱让他有了越来越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叶小平夫妇说很满足于在家门口就业

47岁的段书英帮哥哥段书权在马金溪畔经营着一家名为“汉唐香府”的高档民宿。“仅仅6间客房,加上香、茶收入,2018年盈利达150多万元,成为音坑乡的‘招牌’特色民宿。”音坑乡乡长丁辉介绍说。

段书英的民宿建在溪边,游客透过窗子就能闻到溪边阵阵的花香,听到潺潺的溪水声和鸟鸣,完全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设计。“好的环境加上好的服务,是我们取胜的秘诀。”段书英说,民宿从没有打过广告,靠的都是游客间的口耳相传。虽然价格不菲,但一年到头都是客满,有时候需要提前一个月才能预定成功。

由于看好高端民宿的市场前景,段书英和她的哥哥马上要开工第二期工程。“除了每年给村里创造几十万元的承包费外,还能解决十几个村民的就业问题。”段书英说自己和村子是“唇齿相依”,村里发展好了,自己的生意才会好。

然而在叶志庭看来,游客吃好、住好,村民有钱赚,不是下淤村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我们还有更高的追求,我们要打造下淤村乡村旅游的升级版。”作为村支书的叶志庭,一幅更大的发展蓝图已经了然于胸。

用文化赋予村子未来

从2017年开始,下淤村拿出这几年村集体收入的500多万元,对村中闲置的28栋老民居进行收储和修缮,他们希望留住村子的历史和文化。“老房子承载的是下淤村的历史,每一块砖石间都留有村民生活的烟火气,他是乡村文化和命脉的延续。”土生土长的叶志庭对村中老屋有着深厚的感情。

▲下淤村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为留住老房子,让老房子有重新利用的价值,叶志庭通过音坑乡政府,专门请来老屋改造和房屋设计方面的专家听诊把脉,目的是要让老房子“活”起来。“房子只有利用起来,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过去他需要烟火气熏蒸,现在同样需要,我们要赋予他们生命和温度。”叶志庭对老房子的改造和新利用,有着自己的见解。

专家实地勘察后,给了叶志庭更好的建议。“老房子改造好后,引进一批艺术家,让艺术家们成为‘新村民’。艺术家的到来不仅会带来新思想、新文化,还会带来新的发展模式,这样对挖掘下淤村的乡土文化,引领乡村文明会起到推动作用。”叶志庭说,有了“自带流量”的艺术家的入驻,整个村子的文化艺术氛围会越来越浓,在艺术家们的带领下,村里会诞生很多农民艺术家,如此一来,村子未来的发展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产业兴村,文化兴农,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28栋老房子基本改造后,如有资金注入,我们还可以把老房子内部打造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高端民宿,产生的经济效益按照比例分成分给投资者和房屋原主人。这样一来,房屋原持有者每年都会有不动产收益,发展才会长久可持续。”叶志庭所做的每个决定背后,都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叶志庭说,下淤村的乡村振兴绝不会只停留在增加村民收入上。让村民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精神变得更充裕,这还需要用行动去实践。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