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促民心:中国民间组织为南南合作注入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9-04-02 14:15:38 |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 作者:董强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民生,民心,中国民间组织,南南合作,新思路,董强

 

编者按:3月20-22日,第二届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强调,中国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中方将继续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与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从197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通过以来,在联合国的支持、引导下,在各成员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南南合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不断抬头的形势下,如何看待国际发展援助与全球治理的关系,如何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均衡、公正的方向发展,中国应在在国际发展援助中扮演何种角色,西方国家参与国际发展援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就此,光明网理论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解读文章,邀请专家学者从南南合作的意义、形式、未来走向以及对外援助的模式等角度,对南南合作作充分阐释。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董强

中国民间组织重新发育自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释放自国内体制性的力量,孕育出了很多的优秀基金会群体;另一方面来自于南北合作中国际援助机构及国际NGO(非政府组织)推动国内民间草根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经过四十年经济发展,中国的城市中产阶级群体开始萌发出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来回应社会内部问题的热情。汶川大地震迸发出的志愿热情与捐赠热情显示了这一趋势。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的经济与政治系统开始参与到经济的全球化与治理的全球化。民间组织作为中国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走出国门,开始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探索能够在其中发挥何种价值。

图为董强

一、中国民间组织通过人道主义救援和就近跨境工作开始南南合作的早期探索。

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南南合作遵循了西方国际NGO的早期发展路径,以人道主义救援作为走出去的主要领域。2004年印度洋海啸地震和2015年尼泊尔地震,是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南南合作的重要节点事件。特别是在尼泊尔地震救援中,颇具规模的中国民间组织群体参与了灾后救援及重建工作。当然,在这期间,中国民间组织还响应了其他区域国家的灾害事件。伴随着中国民间组织首次进入到不同的南方国家开展自然灾害救援工作,少数民间组织开始考虑在这些国家建立正式机构实现长期性开展工作的目标。与此同时,临近中国的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着一定历史关联的地区,成为了中国民间组织长期开展工作的探索点。比如缅甸果敢地区,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民间组织介入的重要区域。此外,中国的民间人士也开始选择在南方国家直接注册民间组织,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总结而言,中国民间组织经过早期的参与南南合作探索,对南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系统开始进行尝试性接触,试图寻找到中国民间组织在南方国家中可以参与的领域和回应的问题。

二、中国民间组织正在形成以民生建设促进民心相通的工作方式,分享中国社会的发展经验。

随着中国民间组织不断地成规模的走出去,特别是一定数量的民间组织开始在南方国家注册了国别办公室,中国民间组织开始探索在南方国家能够实现何种公益使命。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将民心相通作为工作重心。中国的民间组织在国内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民生建设,回应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需求。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中国的民间组织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公益方案与服务。中国民间组织在参与南南合作的进程中,开始探索将国内民生建设的经验传递到南方国家,在解决南方国家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并加深彼此之间民心相通的深度。从目前来看,人道主义救援、教育、儿童、健康、农业、环境是中国民间组织在南方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爱心包裹、免费午餐、大学生奖学金、小型水利设施、健康快车等关注民生的公益项目开始进入到南方国家。中国的民生类公益项目具有发展型与资源节约型的特征。一方面中国民间组织基于回应国内经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形成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发展型方案。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府购买服务滞后、公众捐赠不足等原因,中国的民间组织形成了资源节约型的解决方案。当发展型与资源节约型的公益项目在南方国家开展时,虽然不能较快地解决民生问题,但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低成本覆盖到较为广阔的区域,从而缓解特定的民生问题。今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国际爱心包裹项目计划三年的时间在11个国家发放100万爱心包裹。这一项目展示了民间组织以低成本快速回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儿童教育用品不足的民生问题。中国民间组织正是借助这样类型的项目实施,将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经验分享到了南方国家。

三、中国民间组织以民生建设的方式介入全球治理中的难民问题,为南南合作注入新角度。

难民问题是全球治理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因大量接受难民而承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压力。中国民间组织通过回应难民群体的需求来缓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负担。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乌干达、中国红十字会在叙利亚都开展了针对难民群体的社区发展项目和健康医疗项目。这些公益项目填补了南方国家以及国际机构开展难民救助的空白。在国际社会政治性解决难民问题的过程中,中国民间组织持续性地为难民群体提供中国关怀,具体地落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爱德基金会近期与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旨在促进双方在人道主义救援的合作。这是中国民间组织与联合国难民机构签订的第一份关于难民救援的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国民间组织借助于联合国机构更深层次回应全球难民问题的新途径。

南南合作为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中国民间组织也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社会发展方法与经验,并让“一带一路”沿线国民众与中国民众借助公益的方式实现了更为广泛的民心相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