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锐出战 干在实处 —— 楚雄彝族自治州多举措推进精准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9-04-01 10:57:38 | 来源:云南日报 | 作者:饶勇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贫困户,扶贫资金,红旗,扶贫贷款,楚雄彝族自治州

春风拂面,姹紫嫣红,彝州大地生机勃勃。

放眼乡镇村屯,精准扶贫的种子,正在彝乡沃土结出累累硕果。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一片片整齐划一的新房拔地而起,企业、村组、贫困户纷纷受益;公路通了,村庄美了,日子甜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更足了。

产业支撑脱贫路

开春以来,禄丰县高峰乡山河村委会岔河小村村民普兴总是乐呵呵地,“我入股饲养的生态黑猪今年卖得非常好,加上分红款,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心情能不好吗!”他说。

儿子在外务工、妻子身有残疾,自己又缺技术、缺资金,普兴一家的日子曾经过得艰难。2017年,高峰乡与中国农业银行、禄丰双峰良种猪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发展高原生态黑猪养殖,帮助贫困户及村集体增收。普兴办理了3年期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入股养殖,每年可固定分红3000元,同时还饲养5头黑猪仔,由公司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并统一回收外销。

产业,承载着脱贫致富的希望。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将其作为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根本支撑,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的发展思路,在一产挖掘特色、二产加工增值、三产融合发展上着力,在升级“老字号”、做实“新品种”、打好“特色牌”上着墨,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以乡为面、以村为片、以户为点,选产业、抓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两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建立入股分红、订单、电商、吸纳就业等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确保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到项目,成功走出了“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路。

全州把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作为项目资金安排的“死任务”“硬指标”,确保40%以上的扶贫资金扶持产业,仅2018年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8.7亿元,占到资金投入的52.99%。通过有力有效的因村因户施策,彝州在产业扶贫上全面实现了产业规划引领、项目资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项目利益连接机制的“四个全覆盖”。

目前,全州有499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9万户30.05万人发展扶贫产业,主体带动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中心网络体系全覆盖,南华县电商扶贫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评价和肯定;在全省率先建成51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拓宽渠道促就业

“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稳定拿到250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在大姚县六苴镇红光村委会就业扶贫工厂,刚刚领到工资的余志香激动地说。

为解决六苴镇7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大姚县依托当地利英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在红光村谷底集中安置点成立利英六苴小把粉丝生产合作社,初加工车间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吸纳贫困劳动力53人就业。“扶贫车间”的建成,为贫困户搭建起就业新平台,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企业工人的转变,真正做到“足不出村、就地致富”。

楚雄州始终将就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就业组织化和稳定性,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行动,通过培转结合、搭建平台、扶贫车间、精准帮扶、强化保障等措施广开渠道,探索出了“政府引、能人带、企业帮”的就业扶贫新路子。

对具备外出务工条件并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地方特色,分类确定培训项目及工种,依托专业机构开展全员引导性培训,以增强就业技能为导向,注重扶志与扶贫、动脑与动手、转变思想与转移就业相结合,积极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同时,积极搭建转移就业平台,认真开展扶贫对口支援协作,不断组织就业洽谈招聘,采取就业专项资金补助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务工群众经费保障,解决好外出人员后顾之忧,进而通过“省内外输出一批、州内县外转移一批、县内企业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一批”等方式,切实将转移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对“无业可扶、无法离乡、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以“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大力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屋、仓库,创办“扶贫车间”,发展农产品加工、家畜饲养等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灵活的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统计显示,2018年全州实现贫困人口就业64500人;建成扶贫车间39个,实现贫困人口就业139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780个,培养致富带头人1137人,培训2270人次。

“稳定就业是标本兼治之策。短期内,能使贫困户较快增加收入,树牢脱贫信心勇气。长远看,以稳定就业促进稳定增收,能从根源上消除致贫原因。”州扶贫办一位负责人总结道。

比学赶超勇担当

“我们村去年拿到了两面红旗,这不仅仅是奖励,更是对大家工作的认可和激励。我们要继续努力,让全村环境更美好,生活更富裕。”在姚安县光禄镇感党恩教育基地,小邑村党总支书记李银坚定地说。

李银口中的“红旗”,是姚安县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而创新性设立的评比机制——在全县77个村委会中开展以“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为主要内容的“四面红旗”评选活动。村子每评上一面红旗,村干部按相关规定每人每月可增加200至500元不等的补贴,符合条件的干部还能获得相应表彰与荣誉。

“村干部们现在都铆着劲为拿红旗埋头苦干,他们的干事热情也带动着普通群众。我们村有的人成了种植大户,有的成了养殖能手。”小邑村村民马富恩感叹道。该村原有38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到庄园务工等措施,现已全部脱贫,村子也被评为了“脱贫攻坚红旗村”。

卓有成效的“四面红旗”评比机制,也是楚雄州坚持固本强基,狠抓党建促脱贫实践的一个鲜活样本。

按照抓党建促脱贫“12345”工作思路和党建扶贫“双推进双促进”工作要求,彝州深入实施“脱贫先锋行动”,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强组织、聚力量,选干部、育人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攻坚合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州集中整合“组织力”“智力”“人力”“财力”等优势,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12636个基层党组织和各乡镇村干部党员、挂包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组成“10万扶贫大军”,明确职责,全员上阵,尽锐出战,打响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

为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显身手,彝州采取财政投入出力、考核评比增力、创收奖励激力、社会保障聚力的“四力齐发”措施,健全村干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恪尽职守、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记者 饶勇)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