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科左后旗村民点“沙”成金

发布时间:2018-12-14 09:42: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苏文彦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沙漠,脱贫,驼铃,旅游景区,旅游产业


视频:【心迹】沙漠中的驼铃 抱团吃旅游饭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微视频《心迹》节目组制作

雄浑壮丽的草甘沙漠(摄影:宋政澳)

初冬,北国的落日余晖散落在粒粒黄沙之间,天地一色,遍野金黄,苍凉中透着暖意融融……这恢宏而壮美的一幕就发生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散都苏木的草甘沙漠。

曾经,这片位于科尔沁沙漠边缘的沙地让住在这里的人们只能代代耕种贫瘠的土地,土地薄,收入更薄;如今,这片沙漠已经成为集湖泊、沙漠、草地、沼泽、山林等景观于一体的天然景区,沙漠旅游日益红火,贫困户坐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经过数年努力,滚滚黄沙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沙”,当地人从“沙里刨食”到“沙里淘金”,演绎了一场点“沙”成金的生动脱贫故事。

平沙莽莽的草甘沙漠上,一峰骆驼独自伫立(摄影:宋政澳)

从寸草不生的荒漠“变身”沙漠旅游胜地

草甘沙漠旅游景区位于科左后旗散都苏木车家窝堡村,与辽宁省康平县接壤,距离沈阳市150公里,距离通辽市160公里,距离长春市210公里。

车家窝堡村现有535户、2131人,其中贫困户35户、贫困人口113人。这里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总土地面积86000亩,其中54000亩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由于地处沙漠边缘,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人均收入一度不足2500元。

面对这样的境况,当地人选择了发展旅游业这条路。2014年,当地积极整合村里的沙漠、草原、湖泊等地貌多样性的自然资源,全村168户村民以13500亩土地入股 “众筹”建起了草甘沙漠景区,以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发展乡村旅游。

壮丽的草甘沙漠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摄影:宋政澳)

景区刚成立的时候,游客并不多,村里一些在景区里牵骆驼的贫困户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少人心存疑虑:代代守着的这个荒沙窝子,怎么会有游客来呢?

后来,通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景区边建设边开放、边经营边宣传、边营利边投入,又连续举办了三届草甘沙漠旅游节,景区很快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拥有木屋宾馆、集装箱宾馆、房车露营地、VR、攻防箭等15项体验项目、远近闻名的中小型旅游企业。

2016年,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2017年,景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国家级四星汽车自驾营地,与全国百家营地之间实现客源互相导入;今年9月12日至16日,该营地作为全国九大赛区之一,成功地承办了2018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攻防箭选拔赛。

如今,来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让全村人一天天有了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营。

随着景区不断开发建设,游客也越来越多(摄影:宋政澳)

多种经营,共同致富,村民“花式”沙里淘金

致富不忘初衷。企业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旺,但村两委没有忘记始建景区时的初衷——让全村人富起来。

这时,村里还有38户129人口的贫困户,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村两委先后通过为贫困户申请贷款、协调资金、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扶持开办经营项目等方式,先后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9户20人在景区从事保安、售票员、清洁员、牵骆驼等工作,扶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牧家乐、特产店等经营项目,年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贫困户常英照料骆驼(视频截图)

村里的贫困户常英就是其中的一例典型:景区成立之初,他觉得不会有什么人来、赚不到什么钱,十天八天才去一次;后来游客多了,他开始天天去景区忙活;随着产业的兴旺,他决定要自己买骆驼做生意。

如今,常英每天早晨3点多就起床喂骆驼、做饭,6点多钟就早早来到景区开始忙活,中午就在景区吃点方便面,再一直忙到晚上,每天要牵着骆驼走100多里路。虽然很辛苦,有时甚至累得起不了床,但他“心气儿”高涨:“想着再铆二年劲儿,供完两个女儿上完大学,然后把剩下的外债还上,好日子就来了。”

常英在景区为游客牵骆驼(视频截图)

如今,草甘沙漠旅游景区已经成为全旗最大的经济实体,通过发展沙漠旅游产业,不断吸纳贫困户进入产业链,开辟沙漠旅游产业扶贫路。在景区的带动下,不仅全村100余农户投入到了旅游产业中,还激活了周边的饭店、农家乐、采摘园等近20家,经营农户年最高旅游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00万元,17户贫困户在2017年顺利脱贫,2018年将实现全部脱贫,整村摘帽。

如今的草甘沙漠景区积极带动脱贫,从“黄沙”变成了“金沙”(摄影:宋政澳)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