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扮靓荒山 产业致富百姓

发布时间:2018-11-30 10:05:44 | 来源:央视网 | 作者:李雪莲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生态产业,早结丰产,农户,生态栽培

央视网消息:每年阳春三月,走进四川广安境内的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时,都能看到万亩梨园,鲜花盛开的美景,数十座山头像堆积着厚厚的雪花,满园飘香,无数的游客观花赏景,陶醉在万花丛中!可曾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

华蓥市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华蓥山脉中段西麓,渠江以东,因华蓥山得名。华蓥市是红岩精神发祥地之一,为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禄市镇月亮坡村地处华蓥山中段西沿,为山地与丘陵结合部,以山地为主,当时的月亮坡村耕地面积少,荒山,低产茶园面积大,效益低,几乎废弃荒芜,当地农民生活十分艰辛,急需开发。

垦荒种梨,打造生态产业

月亮坡村由于地处山区,田土少而瘠薄,村民缺少技术,无力发展种植业。改革开放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当地老百姓对经果林的种植以家庭为单元,主要是粗放型和分散式种植。

1995年10月,欧阳晓玲,带着掌握的林业知识,来到禄市镇月亮坡村,她望着一片片贫山瘠岭,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农民广种薄收,萌生种植梨园发展现代农业的愿望。

欧阳晓玲开发农业的想法与禄市镇党政的思想不谋而合,镇上主要领导多次抽出时间到现场察看,协调并解决各种问题,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其大力支持。禄市镇政府及镇团委集资40万元入股,月亮坡村民集体荒废茶园土地折资20万元入股,开发这片荒山。

为开垦月亮坡,欧阳晓玲将一班技术人员搬到山上。为让农民理解自己的举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渴了喝山泉,饿了啃馒头。从选种配苗到打窝栽植,直到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在劳作。就这样,连续奋战一年零三个月,连片开发数十个山头,栽植黄花梨60万株,建成全省种植规范,基础设施完善的3000亩黄花梨生态农业基地,逐年发展已形成2万亩规模,为周边农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科技创新,梨园提档升级

在生产过程中,以梨示范园为依托,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特色优势农业。

现代科技进步,带动种植业的大力发展,引进新技术,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在利用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技术的基础上,实施SOD生物技术、棚架滴灌高效高产技术,并采用与之相适应配套的栽培管理方法,获得早结丰产。采用棚架滴灌高效高产技术,产量达到3500kg/亩,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

注重梨新品种的升级换代,针对树体老化,品种变异,引进新品种进行选育,先后引进新泉、翠冠梨新品种,对黄花梨实行高换,并向农户推广,促进品种结构调整。

生态种植,发展循环农业

在梨种植园推行标准化生产,降肥控药,生态栽培,基地应用杀虫灯、果实套袋等生态栽培,使用生石灰和石硫合剂等杀菌,从减少毒性强高残留农药,不仅减少对环境污染,而且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大力推行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采取梨树下种植牧草。修建沼气池对废弃物、烂果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农家肥沼液,同时,将梨园废技烂叶和青草覆盖树盘,减少化肥用量;采用深施肥,减少肥料流失。果园形成了果—畜—沼—果农业生态循环经营模式,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效果。实施生态栽培物化技术,从而减轻对土壤、水和果品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旅结合,生态产业升级

随着华蓥山梨业基地扩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梨园绿化面积达90%以上,被誉为 “鸟语花香的人间乐土”、“没有围墙的生态绿色公园”。

梨园沟、池、路纵横交错,林间小路环绕;园区内梨品种荟萃。还可垂钩休闲,更有游览植物园的乐趣;林阴间道,四通八达,密林葱绿,鸟语花香。

梨园可为花果人家。阳春三月赏花,金秋季节品果。现年接待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0多万元。直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并带动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机勃勃。

机制创新,助农脱贫致富

把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在园区建立之初,实行业主开发,土地承包经营,从农户那里租赁土地,农民作为农业工人在园区内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面积也逐年扩大,当地农村、农民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制约发展的矛盾逐渐显露。

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何让农民参与到基地的生产与经营中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并实施“承租返包,借地还园,合作经营,五五分成”经营机制,领工资的农户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参与合作经营和当小业主的农户年收入2~5万元,高的可达10万元。月亮坡村民周可芳一家经营梨园147亩,年收入40万元以上。好的经营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开辟新途径。(央视网记者 李雪莲)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