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山种药助脱贫

发布时间:2018-11-29 10:13:04 | 来源:安徽日报 | 作者:胡劲松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90后,脱贫

初冬时节,在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白崖山脚下,崭新的旅游观光大道修整一新,附近一排排白色的大棚特别引人注目,十几名工人正在给村民免费发放白芨苗,这里就是“90后”大学生贺志伟创建的一家旅游观光园。

今年28岁的贺志伟,家住宿松县趾凤乡南冲村。 2012年他从省内一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到省内一家石斛种植企业实习,学习石斛种植栽培技术。 2013年贺志伟返乡创办了一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尝试发展种植石斛。几年间基地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50亩石斛大棚,年产值200万元,集种植、观光为一体的扶贫开发基地。

当初返乡创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贺志伟用自家的半亩田地做试验。刚开始种石斛时,因为大棚不牢固,被大风刮倒了,又遭受持续冻雨,损失了五六万元,这是个不小的打击,家人劝他赶快收手。贺志伟也一度陷入迷茫中,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继续试验种植石斛。从大棚工艺改进到种苗维护,他每天像守护孩子一样看护着这片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摸索,贺志伟熟悉了石斛的生长特性,掌握了种植技术,试种的石斛喜获丰收。

“这是铁皮石斛,这是霍山米斛……”贺志伟如数家珍般详细介绍各类石斛的特征和种植要领。他指着花盆中的“土壤”,带着几分神秘说:“这是无土栽培,种植石斛的‘土壤’由木屑、松树皮等基质构成。这是在模仿石斛原始的生长环境。在别人眼里,石斛只是一株草,但在我眼中,它像孩子一样宝贝。 ”

通过几年的精心培育,贺志伟的石斛基地种植规模也由创业之初的五六亩,扩大到目前的158亩,年销售额130多万元。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品处理化、销售品牌化的立体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共带动贫困户48户,其中长期在基地就业10人,人均增收4000元。

2016年3月,贺志伟又创办了一家生态农业公司。这是家集石斛育种、白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及品牌建设与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拥有1000平方米的组培车间,白芨、石斛组培苗已经大量投入生产,预计年产量相当可观。 “看着自己种植石斛成功了,乡亲们也要跟着我种中药材,这让我的创业信心更加坚定了。 ”贺志伟说,这些中药材都是由公司驯化,免费发给贫困户种植,然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

这几年,贺志伟在旅游大道旁建立白崖寨土特产展示馆和电商服务中心,努力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产品下乡。现在,他又投资2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一片208亩白芨扶贫产业基地,主要从事白芨直播育苗、驯化、露天栽培,年产值可达230余万元,可让近百户贫困户每年能户均分红2000元,经济效益比自种自收的传统经营方式翻一番。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