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绣球抛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8-11-28 13:38:05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方莉 周仕兴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广西靖西,致富路,绣球,生态博物馆

原标题:靖西:绣球抛出致富路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绣球不仅是定情信物、旅游工艺品,更是文化致富的吉祥物。壮乡儿女用一双双巧手,把传承千年的绣球制作技艺发展成脱贫致富的旅游扶贫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编织出锦绣前程。

初冬的午后,记者走在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头。古朴的青石板路两旁,一座座灰砖黛瓦的古民居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村民在缝制绣球,大小不一、色彩鲜艳的绣球摆在各家门口,给青山环绕、流水纵横的旧州老街增添了别样色彩。

“绣球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兵器,由青铜制成,史书上称其为飞砣。后来,能歌善舞的壮族人逐渐将飞砣改为绣花囊,包裹谷物和豆子,寓意将情感的种子抛给爱人,祈求爱情像粮食一样丰收。旧州自古以来就以制作绣球而闻名于世,享有中国绣球之乡的美誉。”旧州景区的讲解员陆桂林边走边说,停在了一位老太太家门口。

这位老太太半边身子扑在小矮桌上,眯缝着双眼,左手按压着棉布,右手握着铅笔,一笔一画地在棉布上画着荷花,身旁放着剪刀、布料等。这股认真劲儿和淡定自若的神情,引得来往的游客驻足观看。

绣娘名叫黄肖琴,今年75岁的她从小爱好刺绣,一个编线机、一张小板凳、上百种五彩丝线,黄肖琴穿针引线几十年,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12瓣绣球基础上设计出精美的30瓣绣球,在平绣绣球的基础上研制出堆绣绣球,使其更富艺术性和观赏性,让古老的工艺品焕发出新光芒。

“我年纪大了,手也抖了,眼睛也花了,但感觉还在。只要还能动,我就不能停。”作为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传承人,黄肖琴认为绣球技艺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让这门传统技艺年年花开、代代精彩。

黄肖琴的心愿逐渐变成现实。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强绣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在传承与创新中让绣球技艺活起来。2005年9月,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开馆。2006年,包括壮锦、绣球等编织技艺在内的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靖西开展民族生态文化型文化致富工程,以生态博物馆推动民俗旅游,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旅游结合,把绣球发展成旅游产品,通过农民致富带动绣球技艺的传承。2012年,绣球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年,靖西因村施策,把绣球产业确立为旧州街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绣球一条街,促进绣球制作技艺不断与时俱进。

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到上海世博会,从送亲朋好友的绣球伴手礼到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的超大绣球,处处都能见到旧州绣球的身影,旧州绣球正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成为让世界了解靖西、让靖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凭着一双双巧手,壮乡的优秀儿女让绣球技艺传下去、活起来,并把壮族的绣球抛向了市场,抛向了全世界,铺就了壮乡人民的致富路。“如今,旧州共有1500多人参与制作绣球,其中贫困人口约200人;年产绣球50多万个,产值近1000万元。”负责旧州景区经营的靖西市新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召宇说,绣球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务工问题,大部分贫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本报记者 方莉 周仕兴)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