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医疗扶贫开出精准“治病良方”

发布时间:2018-10-16 10:06:53 |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吴 雪 | 责任编辑:刘晨曦

关键词:吴献忠,医疗扶贫,扶贫工程,扶贫政策,医疗救助

“如果不是这些政策,我真不敢想象我们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说这句话的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吕顺村的村民吴献忠。9月11日,记者走进吴献忠的家,院子里吴献忠的妻子自己种植的蔬菜绿意盎然,透过明亮干净的走廊玻璃能看到地上正晒着收割回来的燕麦,花盆中的八宝树和绣球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

就是这样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却有着它自己的“苦”。2013年,吴献忠被查出患有终末期肾病,这对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刚开始,吴献忠用药物控制着病情,却不想一次重感冒让他的病情加重了。从2014年开始,吴献忠和妻子就奔波在西宁市里的医院做透析治疗。可是,一次透析的费用吴献忠的医保也只能报销70%-80%,自己还要承担四千元左右的费用,再加上车费、食宿费……这一年,高额的支出很快让家里的积蓄见了底。

2015年,吴献忠跟家人商量后转回大通县人民医院继续做透析治疗,省去一些费用后吴献忠个人还要承担两千多元治疗费。因为病情让吴献忠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们家也被确定为贫困户。

“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健康扶贫政策,我们家的生活慢慢地好了起来。”说着,吴献忠激动地指着他的“西宁市贫困大病患者医疗就诊登记册”,这上面清清楚楚记录了他治疗所花的每一笔费用以及报销的金额。“今年7月,我透析治疗的费用是一万八千多元,经过基本医保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后自己承担的费用只有九百多元。”说起现在看病的变化,吴献忠滔滔不绝:“更方便的是,大通县人民医院成为了终末期肾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不仅可以‘先诊疗后付费’,还有‘一站式’结算窗口。就是因为这些好政策减轻了我看病的经济负担,我的家也能和以前一样幸福。平时还有家庭医生对我关心和照顾,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吴献忠的家庭医生——46岁的毛培清在村卫生室已经干了25年。身着干净的白大褂、手持棕色的拐棍成了他给人的第一印象。2006年因为一场意外让毛培清的腿落下了残疾,即使行动不便,毛培清也从没想过放弃这份工作。毛培清说:“这25年来,经常半夜三更接到患者的电话,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一刻不停地赶过去,健康和生命可是不能等的。”2017年,毛培清成为了村上贫困患者的家庭医生,这无疑又增加了他的工作量。除了常规巡诊,毛培清还要定期上门,为贫困患者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吴献忠就是受益者之一,相关的医疗报销政策毛培清会第一时间告诉他,就连一些民政救助也都是毛培清代报代办的。“很多流程我都不懂,身体这样也走不了路。毛医生可是帮了大忙,我只管安心治病,其他的什么也不用操心,现在一天比一天精神。”说到这,吴献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其实,吴培清要感谢的不仅仅是毛培清一个人,而是他背后的团队。原来,对贫困患者负责的是一个家庭医生团队。拿吴献忠来说,除了毛培清和村上的保健员,还有桦林乡卫生院的一名全科医生、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共同守护他的健康。

走进桦林乡卫生院你会发现,各个窗口都张贴了“贫困人口患者优先”的标识。而在住院部二楼的“爱心助困病房”里,一位来自桦林乡胜利村71岁的老人刚金贵正在打着点滴,床头边的柜子上还放着护士给他倒的热水。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得了胆结石。因为年龄大了只能保守治疗,最近又疼得厉害,只好过来打针。老人笑呵呵地说:“已经打了六天的针了,感觉好了很多。从住院到现在我一分钱都还没掏,等到出院直接结算就可以了,很方便的。”

健康扶贫工程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金钥匙。今年7月,桦林乡卫生院扩建的“中医馆”也投入使用,里面设有蜡疗室、理疗室、贴敷室、针灸室,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因病致贫、返贫的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记者 吴 雪)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