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边吃边” 边境贸易助力龙州县脱贫 “摘帽”

发布时间:2018-09-03 16:03:43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殷晓霞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龙州,脱贫,扶贫,工作,贫困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记者 殷晓霞)2018年8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宣布11省区市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正式脱贫“摘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地处西南的小城,因何实现脱贫?带着疑问,9月1日,记者随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中央媒体“贫困县脱贫摘帽”走基层活动来到龙州县寻找答案。

龙州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属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思想闭塞,以甘蔗为单一产业的龙州县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并于1986年被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的龙州县城,整洁的街道、漂亮的楼房、优美的环境、井然有序的生活······让人不禁为这里的新风貌点赞。

龙州县副县长谢国志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州县立足贫困面大、致贫原因比较复杂的县情实际,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有机结合起来,以深度贫困村屯为重点,上下齐心、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龙州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167户67540人;到2017年,全县减贫10097户37554人,贫困发生率为由31.79%降至1.91%,达到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

龙州县是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陆路通道,县扶贫办主任黄永亮说,近年来,龙州县依托区位优势,创新出“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模式,帮助贫困民众脱贫。

据介绍,龙州县在紧邻边境口岸和互市区(点)统一规划建设了水口、布局、科甲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了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还配套建设扶贫产业园和公共服务设施,为边区“新移民”提供工作岗位、经济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帮助贫困移民人口就业脱贫。“这样做既解决了边区守边固土的问题,又能带领百姓脱贫致富。”黄永亮说。

在产业园工作的56岁贫困户农振乐去年刚脱贫,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脱贫故事。2015年他因病住院,用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出院后,不再适合干重活,外出务工更是困难,这使得原本拮据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得益于扶贫政策的推进,他搬了新家,并在产业园区找了份工作,生活才慢慢改善。“现在道路修好了,不用走泥巴路,住在政府盖的新房里,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屋内漏水了。我还有了稳定的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日子过得很安稳,孩子也可以安心在外打工。”说到这里,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图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脱贫户农振乐。中国网 殷晓霞摄。

农振乐工作的地方位于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内的龙州赞美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坚果加工企业。该公司在发展中,依托坚果加工劳动密集的特点,采取“公司+贫困户+务工”的模式,探索实践“扶贫加工车间”,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目前,扶贫车间主要吸纳水口共宜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及周边村民到车间务工,公司员工213人,其中贫困户81人。据了解,龙州县像这样的“贸易扶贫车间”共有227个,共吸纳5260名贫困边民参与边贸。

图为龙州县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内的“贸易扶贫车间”。中国网 殷晓霞 摄

除了在产业园工作,龙州县还组织贫困边民以互市贸易、边贸运输、装卸货物等方式参与边贸增收。龙州县口岸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赵华介绍:“‘靠边吃边’是我们扶贫的特色,我们依托国家的边民贸易政策,带动5个边境乡镇6万多边民投入到边境贸易中,积极鼓励以贫困边民为主体的贸易,使得他们在家乡就有增收的渠道。”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