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乡村融入大世界——砀山县“薛楼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8-10 13:23:5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安徽省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小乡村,大世界,砀山县,薛楼现象,调查,思考

编者按:薛楼园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皖北砀山的普通小乡村,因解放思想迎来了新生,因深化改革带来了巨变,因开放发展与外面世界建立起关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步跨越,昔日偏僻落后的面貌焕发出新的容颜。十年砥砺沧海桑田,一代芳华书写奋斗。薛楼园区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为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做法和经验,被称之为“薛楼现象”。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原砀山县黄楼乡神湖村和砀山县苗圃场合并组建薛楼园区,2012年进行扩园升级,将关帝庙镇所辖的5个行政村划归园区,2014年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基层组织进行调整,组建了清河、利民、便民、神湖4个社区,总人口3.4万余人,面积55平方公里。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坐标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10年耕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昔日偏僻落后的村落变成了两岸三地客商创业兴业的投资热土。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成为远近闻名的“薛楼现象”。园区围绕板材加工,打造产业集群,汇聚了中林、佳华、汇金、虹翔等35家规模企业和100多家小型企业,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创造“凤凰、大市”等省级以上著名商标,获得“CE、FSC、Q-Mark”等相关国际认证。先后获批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宿州市林木产业基地、宿州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工业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3.84亿元,增加了7.3倍,年均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由2008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3.64亿元,增加了5.5倍,年均增长18.5%;工业用电量由2008年的318万度增加到2017年的6200万度,增加了19.5倍,年均增长34.2%;财政收入由2008年的58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450万元,增加了7.7倍,年均增长率22.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3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5150元,增加了3.5倍,年均增长13.5%,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3908元,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2017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在砀山县居于前列,经济总量58亿元,是全县13个乡镇中后八位的总和。

一、小产品对接大市场

经过近10年发展,园区形成以板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为主导、五金工具和粮食加工为辅助的产业格局。依托外商云集的溢出效应,利用产品的地区差异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现有140余家中小企业,其中规模企业35家,外向型企业12家,累计完成投资额80亿元,2017年实现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企业主动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多元化市场体系。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空间,利用产品的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市场竞争,在实体经济式微的大环境下仍然取得了骄人成绩。凯林木业公司立足国内市场的板材需求,加强产品的质量和环保管理,执行中国GB9846.4-88等标准,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板材质量稳步提高,产品直销苏、沪、鲁、鄂,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赞许,年产值4000余万元。

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确立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围绕东南亚和欧美市场的准入要求,获得欧盟CE认证、全球森林可持续发展“FSC森林认证”、美国加州“CARB”认证等。构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标准和体系,打通国内加工制造与国际市场需要之间的关系。园区中林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和生产覆膜胶合板的专业木业企业之一,集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全部出口,90%以上面向欧盟市场。为更好在欧洲市场立足,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按照欧盟EN-13986标准执行,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建立符合欧盟市场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要求,产品信誉在欧盟各国业界获得了高度认可。

园区各类企业在利用当地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同时,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人才、新设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虹翔木业引进韩国市场和技术工程师,负责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和质量监控,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中林公司引进瑞士定厚砂光、意大利电脑数控开料等国际一流设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广受客户好评。佳华公司基于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不同市场需求,引入国际木机生产设备,10年来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另外,为打通英国市场,该企业取得英国Q-MARK认证,产品直销英国,业务量在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客户诚信度高。

二、小企业扛起大旗帜

园区企业在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同时,勇于扛起有使命有担当的旗帜,在国际和国内都展示出良好的形象。

在国际贸易争端中赢得了国家荣誉之旗。顺应国家对外开放的时代洪流,园区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国际不同地区的市场规则,它们积极主动作为,面对非法的贸易制裁,坚持规则坚决捍卫合法权益,为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树立了典范。中林公司是一家生产奥古曼胶合板为主导的出口型企业,主要面向欧盟市场,在欧洲市场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公司起步伊始,欧盟对中国发起奥古曼胶合板反倾销诉讼,国内市场受到剧烈冲击,一旦败诉将意味着面临高额税率从而失去欧洲市场。中林公司作为诉讼的受损方积极开展应诉,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最终打赢了此次贸易争端,取得胜诉,公司也因此得到了欧盟市场的6.5%全国最低税率。此次胜诉在全国仅4家企业,中林公司打赢这场贸易争端,为外向型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不惧市场挑战、赢得市场竞争扛起了一面旗帜。

在国内生产经营中扛起了社会责任之旗。在脱贫领域和社会帮扶领域,园区企业同样扛起社会责任大旗。园区34家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脱贫攻坚和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带动和帮扶贫困户约565户超过970人,带领园区群众共同决胜全面小康。汇金公司积极把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安排特殊岗位用于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其中安置残疾人和下岗职工41人,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增收平台。同时,它们积极参与金融扶贫,带动近500户贫困户进行金融贷款参与入股分红,贫困户一年户均分红收入2000余元。浩良公司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安排特定岗位用于5名贫困户就业,贫困户月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义彬公司与园区利民社区合作建立扶贫工厂,采用合作共建模式,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平均每人增收3000元左右。

三、小人文彰显大关怀

园区企业在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内部人性化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情感交融、荣辱与共的成长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注重员工的人性关爱。针对农村务工人员的实际状况,尽可能做好不误农时,不耽工作。义彬公司采取人性化管理手段,建立“农事+企事”弹性工作时间制度,职工遇到农忙或者天热时,适当延长上班时间,让农民既能保证务农,又能务工。虹翔木业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加大对年轻职工的关心、关注、关爱,解决年轻员工职业成长中困难。注重员工的素质提升。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管理能力。佳华公司围绕员工能力提升,根据工作需要动态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的实际运用,不断满足员工技能发展的需求。注重员工的价值发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根据员工实际因岗定人,让知识性人才参与管理,让劳动性人才大显身手,让专业性人才尽其所专,让身残志坚者尽其所助。汇金木业公司按照人员的不同属性进行合理定岗,发挥员工个体的潜能,实现个体价值的有效转化,后勤服务由残疾劳动者担任,企业管理由专业化人才参与,一线生产由身体素质较高者执行。虹翔木业采取“差异工资制”,不同岗位采取量化式工资考核指标,既能保证合理劳动量和最大化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又能增加其个人收入和实现自身价值。

四、小文化体现大境界

园区企业不断构建有生命力和责任感的文化环境,以党建文化和诚信文化为核心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党建文化引领发展力量。园区始终把非公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成立非公企业综合党委和党总支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每年投入15万元用于非公企业党的建设,40%的党员发展指标用于非公支部。企业按照园区党工委的总体部署,积极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的引领作用,法人代表是党员的同时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法人不是党员的进行交叉任职,任职比例达到100%。企业党组织自觉发挥核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带领和引导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用党员带动职工,辐射员工和周边群众近7000人次。企业和党员群众一道自发捐资11.4万建成利民社区党员活动广场。建立企业网上党支部,“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提升党建力量。涌现出一批如中林木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虹翔木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为代表的“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非公党建的发展,吸引着台湾企业家张总主动向园区党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诚信文化凸显企业品质。“小信诚,大信立”,诚信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赢得市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园区企业始终把诚信经营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将诚信文化打造成企业的“金字招牌”和“通行证”。义彬公司把产品质量放在生产线上,采取“质量倒推法”,生产环节环环相扣,质量总监全程监控。佳华木业加强内部作业指导,形成作业指导书,保证生产质量,设立检测实验室,进行产品测验,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第三方质量检验”,全链条实现产品的质量安全,多年来在欧洲等国际市场实现客户零投诉。不断加强金融资产的诚信经营管理,遵守财务信用制度,多家企业获得“金融诚信企业”“诚信单位”“AA级信用企业”称号。

五、小干部勇闯大事业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薛楼现象的发生必有其党员和群众勇毅而笃行的历史创造、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不忘初心的时代坚持。

薛楼园区的前身苗圃场,受地理位置偏僻的影响,群众小农意识浓厚,宁愿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也不追求发展的“十万八千里”。10年前园区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无一条完整的硬化道路。公共服务欠缺,人才队伍匮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在砀山后列,群众人均纯收入仅4300余元。

园区班子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秉持“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信念,发扬“5+2”、“白+黑”的工作作风,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扬家风,聚人气接地气扬正气汇财气。起步伊始面临着资金、人才、政策等各种要素制约,在自始未举任何债务的情况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坚持走一条激活内生动力式的振兴之路,谱写了一幅“可学可赞”的发展篇章。

选择实体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逐渐提升,必然出现产业转移。园区党政班子审时度势,经过综合分析,作出采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科学决策。依托本地丰富的杨木资源、粮食资源、人力资源,确立“先引凤→再筑巢→再引凤”的发展思路,选择以板材加工、家具制造为首位产业,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实体经济。迄今云集了一批台商、港商、浙商、粤商、沪商、苏商,成为宿州农村地区外商汇集最多的前沿阵地。园区成立以来,累计建设标准化厂房80余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各类项目8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0家,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5家。

创新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采用“招、聘、借、调、请”等方式招揽人才,集聚一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规划建设人才。对于难以常驻的紧缺型人才,采取订单式服务方式,与淮海发展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参与园区的规划编制以及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研究。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对原9个村(社区)进行区划调整,以四个产城一体化指挥部驻地为基础进行大社区建设,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把党委设到社区,由园区副科级干部担任党委书记,并由园区招聘人员做好社区群众服务,做到人员下沉、指挥前移、职能强化,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区组织运转经费,园区每月补助社区6000元运转经费。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区纪委,配足纪委班子,实现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法治园区建设,推行“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治理方式,成立了社区乡贤工作站,社区群众共同制定“村规民约”,以农民的“法”平农民的“事”,遇到重大事项与村民集体商讨签字,让“陌生人社会”治理模式又进入“熟人社会”治理体系。

如今的薛楼园区,三产融合明显加快。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农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组建联合体,以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民“进二进三”,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生产加工商贸的有机衔接,就地创造了近18000个工作岗位。产城融合明显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把产业打造成城镇的核心,把城镇建设成产业的载体,以产业发展推动人气的聚集,以城镇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生产要素和落地空间,实现土地和空间集约化利用,园区中心区已集聚人口1.1万人,占园区人口的30%。城乡融合明显加强。全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让农民投身于城镇化发展中,积极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力度,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交通格局,公园公墓、集社区多功能服务中心与卫生室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楼,配备休闲场地的农贸市场、商业综合楼等公共服务项目和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党建与发展融合明显加深。以党建为重点,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链,实现党组织建设覆盖率100%。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抓党建促发展成效显著,贫困人口从最初的2933人下降到2017年底655人,贫困发生率由8.32%下降到1.86%,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外出务工人员2500人回乡创业就业。昔日乡村的冷寂在这里遇到现代园区的繁华,传统乡土的气息在这里见证创新发展的奇迹。

“薛楼现象”探索于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的伟大背景,诞生于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期盼,成功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伟大实践。回溯“薛楼现象”的形成过程,一条线索清晰可见:只有顺应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势,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响应人民群众的发展期待,凝聚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蓬勃力量,才能走出一条因地制宜振兴乡村的发展路径。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当前,“薛楼现象”呈现的美丽画卷正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宏伟征程中徐徐展开!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