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村一品富农家——宁县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宁县大力推进高原夏菜种植,目前全县14万亩高原夏菜已进入收获期。图为米桥镇群众收获蔬菜。通讯员 章兴勃
南义乡焦台村的瓜果蔬菜飘香,盘克镇宋庄村的花卉竞相绽放,太昌镇申明村的梅花鹿养殖红红火火……盛夏时节,步入宁县乡村,到处能看到特色产业大发展的景象。
贫困群众依靠什么脱贫?怎么样才能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宁县打出了产业扶贫牌,培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多业互补、多点支撑的富民产业增收体系。
一
南义乡焦台村村民杜怀辉,家里5口人,儿子在兰州一所高职院校就读,日子一度过得紧巴巴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宁县将杜怀辉所在的焦台村纳入全县北川万亩设施瓜菜示范基地的核心区。
2015年,杜怀辉在参加考察和瓜菜技能培训后,利用精准扶贫政策贷款4万元,个人筹资1.8万元,建起了2座钢架大棚,搞起了设施瓜菜。2016年他的大棚西瓜收入近1万元。
尝到甜头的杜怀辉,又新建了2座大棚,种起了甜瓜。“今年市场好,现在我的甜瓜全部卖完了,赚了1万多块钱。”杜怀辉告诉记者,他打算把大棚清理一下,再种上2棚甜玉米。
为了支持像杜怀辉一样的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宁县通过土地流转、科技引领等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今年在九龙川、城北河川完成设施瓜菜种植2.5万亩,恢复新建钢架大棚17000座,新建麒麟西瓜生产区块13处8000座,带动4362户贫困群众户均种植瓜菜3亩。
二
在盘克镇宋庄村锦合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株株秋葵个头挺拔、一畦畦月季玫瑰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崔艳莉介绍,合作社从去年开始培育羊肚菌,平均每亩产鲜菇约300斤,平均每棚净利润3万元以上。今年,合作社利用羊肚菌培育空档期,种植了23棚秋葵、2棚玫瑰、7棚月季。
在发展特色产业和“鲜花经济”的同时,锦合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通过农村“三变”改革,积极带动村上68户贫困群众用大棚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贫困群众有了分红和劳务工资“双份收入”。
宋庄村是宁县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全县各乡镇先后培育发展起了羊肚菌、花卉、大蒜、高原夏菜等多种特色种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统计,今年全县培育羊肚菌310亩、620棚,发展高原夏菜14万亩。
三
宁县太昌镇申明村的刘珊在长春等地考察后,养起了80只梅花鹿,加工鹿胎膏、鹿血酒、鹿茸片等产品,并注册了商标,各类鹿产品年销售额达到60多万元。
今年38岁的刘珊以前跑过货车,开过杂粮加工厂,后来从电视上看到有关梅花鹿养殖的新闻,开始对这项产业发生了兴趣。他经过多方考察、反复咨询,走上了梅花鹿养殖的路子。
“梅花鹿作为一个新型养殖产业,很有前景。”刘珊说,下一步,他打算吸纳周边群众加入合作社,抱团搞养殖,并发展一些附属产业,吸引游客来申明村休闲旅游。
在养殖产业的发展上,宁县大力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大户”“返乡创业人士+养殖场”等发展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实现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全县养殖鹅、土鸡、驴、肉兔等大中型特色养殖场达25个,牛饲养量达到18.68万头,羊饲养量达到92.1万只。记者安志鹏 通讯员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