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产业扶贫“有声有色” 群众搭上致富快车

发布时间:2018-07-10 08:45:1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徐瑜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致富,群众增收,工人,专业合作社,小龙虾

据广安日报7月9日消息 6月29日,广安邻水县九峰乡德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村民们正在对一个月以前种下的白芨、黄精等中药材进行管护。

该基地业主刘德全告诉记者,九峰乡属于丘陵地带,适合种植白芨、黄精等中药材。同时,种植这些中药材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田间管理也十分方便。2016年,他便来到该乡发展中药材种植,并以“业主+农户”模式,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这只是全市以产业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入夏以来,广安市全面打响脱贫攻坚“夏季战役”,以发展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为今年全市3个贫困县摘帽、215个贫困村退出和4.4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基地:

“火车头”带动 发展后劲足

6月27日一大早,一辆辆小货车缓缓驶入岳池县坪滩镇陆家桥村,这些货车都是冲着村里的小龙虾而来。

2016年4月,陆家桥村村民杨正江引进小龙虾在村里试养成功后,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不少村民主动提出希望能参与养殖。

2017年4月,该村注册成立岳池坪滩陆家新桥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稻+鱼+虾”立体养殖模式,贫困户、村民、党员、村集体以各种形式入股,发展小龙虾养殖500亩。

当年,该合作社就实现收入40万元,加上务工、入股小龙虾养殖股份分红等,全村人均收入达8400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近几年,小龙虾市场异常火爆,养殖小龙虾不愁销路。”杨正江告诉记者,养殖小龙虾,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经过深入调查决定的。

“村里稻田多,适合养殖小龙虾。”杨正江说,养殖技术易学易懂,虾苗存活率高,市场前景广。

除了发展“新潮”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外,广安市还紧紧围绕花椒、蚕桑、柠檬等特色产业建起了基地。

武胜安泰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武胜建了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康信东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沿口、白坪等乡镇建立了橄榄油、花椒油、牡丹油、菜籽油等原料基地,基地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带动沿线农民就业2100余人。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基地建设,有了“火车头”带动,贫困村的发展后劲更足。

打造园区:

田间变“车间” 农民当“工人”

6月30日下午,在广安区白马乡百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柠檬种植基地内,村民夏开蓉正在对树苗进行管护。“最近天气热,一定要做好抗旱措施。”夏开蓉说。

2014年,广安区积极引进乡友回乡创业,在白马乡白马村、石河村规模种植柠檬1000余亩,并成立了百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该村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帮助其脱贫致富。

百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让田间变“车间”,农民当“工人”。

“以前我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庄稼人。现在,我在合作社务工,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让夏开蓉开心的是,现在她不仅能按月领工资,到年底还能得到土地流转资金,自家种植的柠檬卖给合作社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光是柠檬产业这一项,一年至少能增收一万元。”夏开蓉告诉记者。

百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边带动老百姓增收,一边完善自己的产业链条。如今,该合作社不仅建起了1000吨的储藏保鲜库,还建成柠檬分级、筛选、包装等全自动初加工生产线,提升了柠檬的产品价值。

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园区,能够有效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围绕这一思路,广安市先后建成武胜县农副产品加工园、邻水县九龙农产品加工园等集生产、交易、储存、物流为一体的产业聚居区,许多农民当上了“工人”。

创新机制:

建立新模式 增收方式多

采摘、装箱、搬运……最近,前锋区虎城镇茶花村双河葡萄专业种植合作社工人格外忙碌。“随着葡萄成熟,订单纷至沓来,每天都能卖出100箱左右。”该合作社业主李春霞告诉记者。

2012年,茶花村引进业主,在村里承包170余亩土地发展葡萄种植,并成立了双河葡萄专业种植合作社。后来,葡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新种植了桃树、李子树、枇杷树,种植规模发展到了300亩。

2015年,葡萄进入采摘期,有了收益。为了让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发展,茶花村创新机制——以“合作社+村集体+村民”的模式,将20万元村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合作社,村集体拥有合作社5%的股权,村民成为合作社“股东”。

根据利益分配机制,每年分红时,合作社以1.5万元作为保底收益,即如果当年村集体的5%股权收益没有超过1.5万元,合作社仍然分给村集体1.5万元;若超过1.5万元,就按实际收入分红。收益部分再按照比例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放给贫困户等。

2017年,茶花村村集体共获得收益1.5万余元,今年预计获得收益3万余元。

在广安市,茶花村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并非个例。

如今,“公司+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在各地兴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方式越来越多。(广安日报姜慧 记者徐瑜)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