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彬:厕所革命——乡村与环境的聚焦点

发布时间:2018-07-06 08:31:3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振红 实习生陈怡霏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厕所,乡村,革命,范彬,模式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彬发言。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生陈怡霏)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彬就厕所革命的目标、内容以及路径进行了阐释。

究竟什么是厕所革命?范彬指出,厕所革命绝不只是厕所一件事情,它是一个农村问题与环境问题会聚的焦点。他同时认为,乡村振兴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田园乡村。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是还不能说我国农村实现了现代化。范彬认为,“目前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就是在室内卫生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这样一个环节。在乡村,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脏、乱、差。”他同时指出,“这种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共服务的不完善,这点不可能由农民自己来把这个事情做好;第二个技术上有困难,不能像水、电、道路这样的系统由城市向乡村延伸。”

那么厕所革命到底包含哪些要求呢?范彬认为,它要满足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卫生;第二要便利;第三要舒适。“如果按照文明进步的台阶来划分,厕所革命从内到外,从基础到高级有五个台阶。内部的需求有卫生性、舒适性、便利性,外部的需求则是环境达标排放,要满足可持续发展。”范彬表示。

范彬列举数据说,“当前我国乡村厕所革命有很大缺失,我们有25%的乡村还没有最基本的厕所,有30%的乡村居民没有用上现代化的室内卫生系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只有5%的乡村居民污染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要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讨论,可能这个数据1%都不到。由此可见厕所革命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

“目前主要有三种开展厕所革命的模式,即1.0,2.0和3.0模式。”范彬解释说, 2.0模式是以水冲厕所为标志的末端处理模式,相当于把城市集中性系统变成分散的系统,优点是在发达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应用,缺点是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0模式和3.0模式都是通过源头分离分类+终端资源化利用,在提升生活卫生文明的前提下,将污水和垃圾处理需求降到最低,是专门为适应我国乡村厕所革命需求而提出。其中1.0模式在户内主要采用改良的非水冲厕所,结合垃圾分类,在户外进行有组织的人工清扫和分类收集服务,终端以粪尿和厨余垃圾的有机肥利用为主,面向发展相对滞后的村庄,重点是在保证基本卫生和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3.0模式是用高技术手段(比如负压管道收集),在满足生活与生产现代化需求的前提下,用很少量的清洁水,收集粪便和厨余垃圾,并将收集的原料用作有机肥。1.0系统和3.0系统在后端资源化处理利用环节完全兼容,前者在条件具备时,可以无需经过2.0系统,直接升级到3.0系统,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范彬指出,我国应以资源化为主、末端处理为补充,以县域为组织实施的基本单元,统筹综合治理乡村环境卫生和生产生活污染问题。

范彬强调,厕所革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覆盖面广,影响深远。范彬认为,中国应抓住世界技术革新的良机,大幅降低厕所革命的成本,并在本领域占得世界产业科技发展的先机,而引领世界环境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也理应成为中国的大国担当。“技术还在其次,重点是突破实施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因此需要有很好的顶层设计,我们要破除落后的观念,破除技术与管理的惰性,破除从城市移植的僵化模式,在技术管理和模式上迎来创新。”他说。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院刊承办。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