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霞:“中国好粮油”行动打通营销渠道“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8-07-03 13:34:0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振红 实习生阎文青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粮食,消费,粮油,产业,产品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图为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亢霞发言。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生阎文青)“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是要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6月30日,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亢霞在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表示。

她指出,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全国产粮大县的粮油优质品率提高30%以上,农民种植优质粮油的收益显著提升,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针对这一目标,主要任务是加强科技支撑、建设销售渠道、做好专题宣传以及实施示范工程。”亢霞表示。

“粮食产业发展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亢霞指出,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粮食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去库存任务艰巨。“不考虑汇率因素,进口小麦单价变化相对平稳;然而,国产小麦试产价格与美麦到港完税价格差异显著。作为小麦大国,品质明显低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加工高档面粉必须部分或者全部使用进口麦。作为稻谷大国,品质能与日本、泰国大米比肩的比例很少。”亢霞说。

针对上述局面,亢霞认为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粮食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粮食以及农业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如粮食价格高、生产成本高、淡水及耕地资源禀赋稀缺。为实现粮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发展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比例,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

二是膳食消费需求的需要。我国食品消费需求已经从短缺、温饱进入了充裕、富足的阶段。谷物从“主食”变成了为“副食”,消费水平增长与国民健康状况改善并不同步。通过引导科学消费,强化”谷物为主,食物多样”的健康消费模式,保持谷物在膳食消费中的合理比例,积极引导和推广谷物适度加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树立平衡膳食理念。

三是新一轮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需要。由于收购标准要求低,造成了粮食生产“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粮食品质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粮食产品优质优价没有体现,价格形成机制出现扭曲。在收储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标准引导,逐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质粮食生产,促进优质优价,优粮优销。

四是粮食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在改变传统的买原粮卖原粮模式下,种、收、储、加、销产业链处于分离割裂状态,粮食产业混种混收混储混加现象非常普遍,“种的只管种,收的只管收”,产品质量整体不高,产业发展方式粗放。通过倡导优势种植、保鲜收储、适度加工、保质运输,安全消费,实现全产业链、全流程衔接,增强优质粮食的全程保障能力。

五是粮油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具体而言,粮食产品的整体优质品率低,产业利益衔接机制缺乏,农民和消费者粮食产品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粮食产品信息碎片化严重;农民种植品质缺乏市场引导,粮库收储分类分质不积极,加工业没有一致、高品质原料保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通过政府信用背书的方式,通过标准引领、营养健康倡导,层层严格检测把关,为消费树立信心。

六是粮食营销物流成本高。粮食产消区时空分割,增加了物流成本;粮食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现货多、规模大,线下多、线上少,全渠道的网上销售平台少,粮食交易成本高。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就是通过打通营销渠道“最后一公里”,降低优质粮油交易成本,提升粮食流通效率。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承办,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