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为脱贫,这些村干部在行动,而且都很拼

发布时间:2018-07-02 09:38:19 | 来源:金羊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向婷

关键词:扶贫,干部,行动

6月25日至27日,金羊网记者跟随采“脱贫攻坚在行动 乡村振兴看南粤”采访团深入梅州、河源等地了解当地脱贫情况,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几位村干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坚守责任,用心服务村子和村民,给记者团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扶贫”课。

王素文:村民观念改变 扶贫更有动力

位于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新寨村和西湖村,河东镇走马村的惠农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0MWp地面光伏项目场租用了4个村庄撂荒山地,采用农业和光伏电站相结合的方式对撂荒山地进行开发利用,该项目是广东目前装机容量最大、扶贫资金规模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对口帮扶的西湖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王素文就是来自于项目帮扶方广东电网。

光伏项目场

初来西湖村的王素文第一感觉就是“困惑”,不知道帮扶从何下手,对村里的贫困户更加不了解。王书记为了摸清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他和工作队走村串户,在这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解决村民心中的顾虑,让村民相信扶贫项目是做实事,让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利益。获得村民信任之后,帮扶队终于建立起了长期、针对性的贫困户档案。

王素文为采风团记者介绍村里情况 受访者供图

据王书记介绍,光伏项目建成后,租用村民撂荒山地,每年支付村民租金, 租期为25年。平均每年支付给当地村民土地租金约为129万元。

他还表示,该项目采取固定和不固定的方式从当地长期招聘16名员工,优先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

扶贫先扶智,王书记告诉记者,西湖村之前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也带来健康隐患。据村支部书记李新明介绍,扶贫工作队到来后,村里成立了环卫队,布置了几百个垃圾桶,环境一点点发生了改变。王书记说,西湖村的帮扶从做好环境卫生开始,从随地乱扔垃圾到村民会主动捡垃圾扔进垃圾桶,他看到村民的观念转变了,这才是扶贫扶到了实处,脱贫也就更有动力。据了解,目前,西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200人中,已有184人达到脱贫标准。

罗树虎:不忘初心 多干实事

记者一行来到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实地探访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和映入眼帘的舒适感。不久之前,新楼村还因村里200多个粪坑和养猪场导致其村内的中国古村落--种玊上围古寨的资源优势被隐没。新楼村书记罗树虎告诉记者,2016年村里核定相对贫困户为156户531人,2016、2017两年累计达到脱贫标准131户415人。既脱了贫,又换了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记者团感叹。

新楼村部分新村貌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新楼村人,村子就是我的家。”罗书记说。村子要如何整治,关键还是群众工作要做通,要做好,上级党委政府对于新楼村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极大支持,给罗树虎吃了定心丸,坚定了他一定要实现美丽新楼村的梦想。

2014年起,罗树虎当选村委书记,面对破败的房屋,闲置的猪栏、茅厕等农村最常见的难题要如何下手呢?尤其是村里200多个粪坑和养猪场,改造起来无疑是个大工程,村民们对于自家的粪坑都视若“珍宝”,丢弃粪坑容易,这粪坑下面的土地可是村民的根。

新楼村所在汤楼镇镇长罗锦涛(图中黄衣者)及新楼村书记罗树虎(后方蓝衣者)为记者介绍村里情况

“我被村民们集体选为新楼村委书记,就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罗书记向记者表示。解决粪坑和养猪场难题对于村民和村子从长远来说是好事情,正因如此,每家每户串门拉家常就成为了罗书记的日常。刚开始,不少村民都不想处理自家的粪坑和养猪场,罗书记就先从村民诉求开始着手。罗书记认为,村民们内心的声音十分重要。耐心倾听和了解村民诉求之后,罗书记再细心地和村民们讲清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做法和目的,并对他们的诉求进行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务实解决这些问题。

家里的养猪场没有了,贫困户要靠什么收入呢?罗书记介绍,村委对于符合贫困标准的村民通过技能培训介绍他们到附近的工厂打工,对一些勤劳肯干的又不嫌脏、不嫌累的村民则介绍他们加入保洁队伍,对古寨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洁,或者根据村民意愿进行异地搬迁和退养就业安置等。

罗锦涛:老资历的“村干部”

新楼村的改造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汤南镇镇长罗锦涛,罗镇长自2016年1月任汤南镇镇长之前,是隔壁隆烟村历任十三年的副书记、书记,是有资历的老“村干部”。

新楼村的改造工程巨大,过程繁琐,在上级党委政府给予充分支持下,罗镇长身体力行,和新楼村支部书记分工合作,解决村民诉求和迁置纠纷。村里的事情看着琐碎平常,解决起来还真不简单,罗镇长告诉记者,起初村里的改造村民都不关心,他和镇里村里的干部队伍就一家一家地做工作,党员干部率先示范,从干给群众看到带着群众学,最后变为激发群众一起干,全民共建共享,村民自发互相监督,共同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美丽乡村。

罗镇长还说,如今,村民从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他作为镇长,镇村的带头干部,在感到欣喜之余,更要求党员干部们要加把劲,不忘初心,多干实事。

图为记者参观已经入驻的民宿 记者易扬摄

一位刘姓村民告诉记者,罗书记和罗镇长为了村子都非常辛苦,村民们都很认同他们的工作。谈未来,罗镇长表示,希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客潮历史文化交融的“文创小镇”,以新楼村作为先行示范村,带动全镇其他村同步建设连线连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传统民俗,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让村民从中受益。当记者团离开新楼村时,罗镇长开心的说,希望你们下次再来看看,到时我就转行当导游。

欧阳佰友:深山里的传统茶艺人

记者一行人来到河源市义都镇桂林村,桂林村是省定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对贫困村,目前,共计贫困户为52户,贫困人口为147人,村民主要以种植茶叶、水稻等农作物为主,外出务工为辅。

图为欧阳佰友在给记者团讲解 记者易扬摄

今年已经70岁的欧阳佰友是桂林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幼年起就受祖辈生产制作桂林茶技艺的熏陶。1971年高中毕业,回到桂林村任村主任、支部书记至1979年,已经是几十年的“村干部”。

欧阳师傅告诉记者,桂林村地处海拔较高的深山,气温较周边地区要低,不适宜种植水稻。欧阳师傅凭着自己的祖传手工艺在桂林村任职期间组建了首个村级“桂林大队青山崆茶场”,带领村民在高山上开垦茶山,1999年12月,成立“龙川县义都镇农贸公司”,租赁河源市红星林场桂林工队30亩山坑田,作为茶叶示范基地。

图为记者到茶山体验

欧阳师傅表示,为了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村委和他成立了欧阳师傅桂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嶅顶峰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户,通过改变经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了帮助推广桂林村的茶品牌,欧阳师傅近年以高级评茶员的身份为各镇茶农授课,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人知道桂林村的茶。记者问到,为桂林村服务了这么多年,未来的打算是什么,他说,希望能帮助村子以后的发展,要一直干下去。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农办主办,未来两天,采访团还将走入清远、韶关等地,探访当地的南粤脱贫新模式、新范例和新路子。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