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特邀报告。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特邀报告。
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以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8%的粮食产量、9%的肉类产量、12%的水果产量、13%的蔬菜产量、14%的水产品产量、19%的花生产量和24%的农产品出口额。于杰认为,这与山东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势,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山东创造了不少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设施农业都出自山东,形成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
于杰指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制定了明确的思路、目标和举措。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制完成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5个工作方案,形成了完整的政策规划体系。
他表示,总的工作思路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规划到2020年,建成一整套齐鲁样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到2022年,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重要突破,3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何达成目标,于杰介绍说,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通过三次产业的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新产业新业态“四型发展”,着力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让农业产业强起来,让广大农民富起来。到2020年,建设农业“新六产”示范县50个,培育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600家。
二是围绕乡村人才振兴,着力推进人才引进培育。坚持培育本土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并重,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创新,鼓励农村乡贤能人扎根本土、施展才能,打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通道,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三是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着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2022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四是围绕乡村生态振兴,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于杰指出,“山东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我们确定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思路。对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差的村庄,重点先抓好住房、饮水、出行设施建设,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对基本生活条件初步完善的村庄,着力解决垃圾、污水处理和改厕、改暖等难题,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对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村庄,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美丽宜居宜业宜游特色村。”
五是围绕乡村组织振兴,着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选好农村带头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