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寻甸县:“党支部+”模式 促进产业扶贫“实打实”

发布时间:2018-06-06 15:47:43 | 来源:云南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贫困户,寻甸县,党支部,扶贫模式,产业龙头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大可依村小白龙山,位于仁德街道胜利社区,乘车从县城出发,不用半小时就可到达。山区树木茂盛,植被完好,空气清新。一个以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优质品种为主,长期供应各种优质肉牛、种牛、母牛的肉牛养殖场——寻甸白龙肉牛饲养有限公司就“藏”在这里。

公司负责人周宁督说,胜利社区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将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公司,2017年第一次分红的时候,农户入股时间最多不超过3个月,但都按全年进行了分红,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在推进脱贫攻坚战役中,该县遴选出农业企业(合作社、大户)187户,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务工增收等生产经营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合理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

产业帮扶因户施策

胜利社区必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琼花,因身患残疾无力发展产业,7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全部入股在寻甸白龙肉牛饲养有限公司,每年领取固定分红。

大可依村王文云家夫妻俩同样身有残疾,但他们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不仅盖起了房子,还供两个女儿读完了大学。“产业扶持资金都投到白龙肉牛养殖场了,每年有700块钱的收入,我们家还流转了1.7亩田和1.93亩地,租金分别是1800元/亩和1200元/亩,光这几项加起来有5000多块钱呢。”王文云的妻子蒋树兰认真地算着每一笔账。

“人不能闲,闲多了就会没饭吃。”蒋树兰说,现在家里还种着邻居们闲置的山地十四五亩,养着3头牛、两头母猪、两头架子猪、20头小猪、4只大鸡、20只小鸡。

县有大政策,户有小需求。在寻甸县,产业扶贫精准施策,更多地体现在因户施策上。

位于羊街镇的云南海潮集团听牧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优质肉牛品种改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机械化屠宰、加工及牛肉产品销售为一体的肉牛产业开发企业,也是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参与到寻甸县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公司主要采取三种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据公司副总经理李治坤介绍,针对有自养信心和能力的贫困户,公司无偿提供肉牛养殖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从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储存到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治疗、兽药使用等各方面进行培训,养殖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再派技术员入户处理,等育肥牛达到公司收购标准后,就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这类贫困户共有91户。

有的贫困户自己有母牛,也有能力自己饲养,公司就免费提供冻精。“我们公司开发的是高档牛肉,主要是独龙牛,买的冻精都比较贵。”李治坤说,繁育出来的小牛到了6~8个月时,公司再把它们收购回来育肥。这类农户有100户。

比较普遍的是贫困户把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公司进行合作经营,年底再按10%的比例分红。这类农户共有477户,第一批已经分了182户,共计支出18.2万元。

此外,羊街有3万多亩蔬菜,没有冷库就很少有人到这里收,菜难卖出去。于是,公司将12个冷库出租,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分拣蔬菜、打包等就近就地务工。据悉,每年4~10月份,平均每天有300人左右在当地蔬菜基地打工,基本上每天每个工在80到150元左右,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产业发展因地制宜

“羊街主要依托4家规模企业带动贫困户合作发展种植养殖。”羊街镇宣传员王丽英如是说。

据王丽英介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46户,有477户参与合作养殖肉牛,132户参与合作养殖生猪,70户参与合作食用菌种植,150户参与合作养殖奶牛,829户参与合作种植养殖的贫困户年均可增收1000元,累计增收82.9万元。另有217户贫困户在公司和合作社的技术扶持下,自养肉牛、生猪等,每户年均增收900元,累计增收19.53万元。

寻甸是典型的农业县,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7.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产业发展只能因地制宜,于是,“栽好大金元”“种好大白菜”“排好大洋芋”“养好大胖猪”等一系列反映全县产业发展思路的顺口溜应运而生,六哨乡的洋芋、塘子街道麦场村的香瓜、七星镇腊味村的香葱和稻田养鱼、功山镇的功山羊、塘子街道的苗鸡、河口镇的养蜂等成为各地产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目前,寻甸县已形成以“八个一”为主线、“八个龙头”为抓手、“八大品种”为重点的产业扶贫格局,实现每个贫困行政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步增收,确保全县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参与进来。

“八个一”为主线推进产业扶贫,即建好一个党支部、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扶持一批大户、列出一个清单、签订一份协议、组织一次评审、开展一轮公示、统一一种管理模式。“八个龙头”为抓手发展扶贫产业,即抓规划龙头、抓项目龙头、抓企业龙头、抓基地龙头、抓产业龙头、抓科技龙头、抓园区龙头、抓宣传龙头。在此基础上,以栽好烤烟、排好洋芋、种好蔬菜、插好水稻、育好肥猪、催壮牛羊、养好土鸡、发展特色“八大优势”为重点实现群众增收。

去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95户20975人种植烤烟3.37万亩,户均增收6102元;16136户贫困户种植马铃薯6.2369万亩,户均增收2266元;1566户贫困户种植蔬菜7191.51亩,户均增收2687元;生猪出栏65.8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688户,户均增收700元;肉牛出栏11.06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797户,肉羊出栏19.9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27户,户均增收700元以上;家禽出栏227万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07户,户均增收700元;工业辣椒、香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和稻田养鱼等新型养殖,带动722户2407人,户均增收近1500元。

产业带动着眼长远

从“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到“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云南海潮集团听牧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真正把自己融进了脱贫攻坚的大潮。

“下一步,我们打算逐步将原料的供应放在合作社,肉牛就由合作社去养,由农户去养,我们主要进行技术培训、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李治坤觉得,只有这样分工来做,才能带动产业的长期发展。“现在,羊街每个村都有一个合作社,如果我们也去养牛,跟农户争饭吃,肯定有部分农户就养不了。在养殖方面,我们要逐步退出市场。”

养殖需要大量的饲草饲料,李治坤认为,种构树比种玉米秸秆做青储饲料划算,因为构树生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蛋白质也高,种植当年就可收割,第二年起进入丰产期,每年能收割3~5茬,亩产鲜叶及嫩枝8吨左右,只要管理得好,至少可连续收割15年。“羊街今年种了500亩,完全可以农户种植,收割后卖给企业。”李治坤说,从长远看,这也是一棵“扶贫树”,值得推广。在销售方面,他认为不能只盯着本省市场,还是要把重心转移到省外,转移到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这样市场空间才会大一点,才能快速拉动寻甸乃至云南肉牛产业的发展。

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是关键。5月15日上午10时,阿里拍卖联手肯德基WOW会员公益,在天猫肯德基会员官方旗舰店推广售卖寻甸红皮土豆。1秒钟售出1000件,7分钟卖了1万件……4小时后共卖出70吨,比原定的50吨多出20吨,大大出乎六哨乡群众和寻甸万担坪种植专业合作社杜亚东等人的预料。

网上抢单忙,地里排洋芋忙。当天下午,在六哨乡五村村委会百草皮村,建档立卡户李兴永的妻子在洋芋地里忙个不停。

“我们这里的洋芋品质好,不会粘泥巴,没有虫眼,还很光滑。”只见李兴永的妻子一锄头下去,七八个大洋芋就滚了出来。她说,六哨乡到哪里都是种洋芋,产量一多行情就吃不准,去年才卖了1.2元~1.3元/公斤,现在政府和合作社帮忙,阿里1.5元/公斤来地里收购,赚头是看得见摸得着,还不得赶紧多卖点啦。

据了解,此次阿里拍卖以“寻甸土豆”为品牌进行推广售卖,旨在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更多寻甸苦荞、听牧牛肉、功山羊、牛干巴、猴头菇、蜂蜜、板栗、核桃和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在阿里拍卖平台的销售。“要通过打造‘寻甸土豆’品牌,建立‘互联网+’的稳定市场渠道,带动寻甸各项大宗农产品销售,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昆明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 茶志福)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