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教育援藏助力决胜扶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06-01 13:11:26 |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作者:徐姗姗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教育公平,造血,教育人才,扶贫攻坚,对口支教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杠杆

我国始终将发展教育作为扶贫、脱贫和杜绝返贫的治本之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教育事业从1951年仅有数十所学校和3000余名在校生的薄弱基础起步,在党中央的教育援藏政策和各对口省市及高校的横向帮扶下,至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已达90%。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中职)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能否实现这一教育现代化目标,当下是关键阶段;能否达成中央精准扶贫方略中要求的“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当下是攻坚阶段;能否通过补上教育短板来保障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下是决胜阶段。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的脱贫攻坚任务急需教育“杠杆”的撬动。

教育援藏是新时代精准脱贫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抽调内地教育人才赴藏支援的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即已开展,70年代形成定区定校包干模式,90年代确立“对口支援、定期轮换、分片负责”方针。教育对口支援作为嵌入我国扶贫开发和边疆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历了由硬件到软件、单向到多向、“一对一”到“多对一”乃至从“输血”到“造血”等数代更迭完善。

纵观教育援藏政策的发展,其走向与各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相适应的。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西藏现代教育的起步阶段,中央财政拨付校舍建设、组织师资支教、实行高招加分录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至21世纪初是西藏教育的提质增效阶段,教育各环节投入更趋实事求是,如撤点并校同时优化师资,因地制宜地实施了双语教育、“内地西藏班(校)”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一个时期将是西藏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阶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了“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发展民族教育”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细化目标。

从教师维度来说,西藏师资不足和层次不完整的问题仅靠内地单向输入无法解决,必须以区内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双提升为根本出路;从学生维度来说,西藏的教育公平不能仅体现在入学机会,还应关照到就业出口乃至整个育人环节,这也是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教育扶贫机制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组团式”援藏是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化的有效路径

2016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由17个省市和3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选派800名教育人才组成20个团队进藏对口支教。同时,每年从西藏选派往内地接受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和集中培训的教师及干部增至400人。该项目“一体两翼”提升西藏教育内生力的战略设计和让西藏孩子不必离家就享受到京沪优质教学的教育理想,被赞为“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

当前,在研究如何以教育为杠杆撬动西藏经济发展、以教育为契机落实援藏的“造血”功能生成时,必须围绕新时期新要求新特点,突出“靶向精准度、政策精准度、效果精准度和外力精准度”。

一方面是在援藏资源配置上向精准“造血”升级。前期援藏中,对口省市倾注财物配置校舍设备多,但动员人力赴藏不足;对提升高学历人口比例效果明显,但对控制农牧区失学辍学率作用有限;支教者到高校参与科研的多,到基层中小学日常教学的少。“组团式”项目开展两年以来,资源配置上突出“订单式”派援,如800人团队中的数理化教师占比超过一半,精准对症西藏工业技术人才缺口大的现状。高水平教师产生的推动作用是突破性的,如上海团队开展教研攻关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2017年高考上线率达100%。

另一方面是在教育政策理念上向精准“造血”升级。秉持授人以渔的思路,“组团式”援藏不仅要管全面,还要管长远。从师资角度看,800人进藏、400人出藏的“一体两翼”格局,首次将对当地教师的帮扶与对学生教学的地位并列起来,促成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备课、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力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从学生角度看,西藏中小学生多文科双语阅读能力差、理科审题运算不过关,甚至有“读书无用论”和“自愿性辍学”等现象,基础教育的薄弱已成为阻碍西藏教育现代化和精准扶贫的明显短板,从“掐尖”式精英教育理念向普惠式大众教育理念转变势在必行。“组团式”项目精准对接夯实基础的中小学段,并规定支教周期延长至3年,以保障服务初、高中一个完整学段。

“治边先稳藏”。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共同富裕的实现;扶贫先扶智,缩小西藏与内地省市发展差距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升。未来两年是西藏“十三五”扶贫攻坚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胜阶段,需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教师工作优势,通过20所受援示范校辐射带动全区74个县(区)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补齐师资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构成对精准扶贫、兴边富民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