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共享推动合作 携手消除贫困

发布时间:2018-05-24 14:40: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中国,贫困,发展,扶贫,非常

  • 主持人 段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出席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我是今天论坛的主持人中国网段冰。

    今天的论坛现场高朋满座,将围绕“共享推动合作 携手消除贫困”这一主题,深入研讨以共享精神推动减贫和发展领域的合作,分享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推动“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05-23 09:04:13

  • 主持人 段冰: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论坛的嘉宾: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陈志刚先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局局长 胡凯红先生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 方正辉先生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 王晓辉先生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 李富根先生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 赵林先生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谭卫平先生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张广平女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 李国强先生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处长 余扬女士

    还有: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代理局长 戴柏乐先生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代表马文森先生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 马泰奥先生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 屈四喜先生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先生

    欢迎大家的光临!

    2018-05-23 09:06:01

  • 主持人 段冰:

    出席今天论坛的中外嘉宾还有:来自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联合国项目事务厅、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塞内加尔、加纳、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丹麦、意大利等国家的驻华使节、官员及留学生,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等高校及机构的研究学者。

    在此,对所有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我们还要感谢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扶贫》杂志社、《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与非洲》杂志社、新加坡《海峡时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对论坛的报道。谢谢各位。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正在对论坛进行现场直播。

    2018-05-23 09:10:04

  • 主持人 段冰:

    首先,让我们掌声欢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方正辉先生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

    2018-05-23 09:10:27

  • 方正辉:

    尊敬的陈志刚副主任、胡凯红局长,尊敬的戴柏乐先生、马文森先生、马泰奥先生、屈四喜先生、本·滨瀚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相聚北京,与来自28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近200名中外嘉宾共同围绕“共享推动合作 携手消除贫困”的主题,探讨交流分享减贫经验。首先,我谨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国外文局,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和应邀出席论坛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向给予论坛大力支持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8-05-23 09:11:33

  • 方正辉: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们消除贫困的40年,成功地使7亿多人走出了绝对贫困,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并且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减贫道路,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开创了符合自身国情的扶贫减贫道路和模式,形成了习近平扶贫思想,为中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2018-05-23 09:14:58

  • 方正辉:

    中国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展脱贫攻坚战,努力在2020年前让最后的3000多万人脱贫,实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一庄重承诺。与此同时,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以实际行动做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推动全球减贫与发展积极贡献中国力量,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今天,中国的扶贫故事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亮丽名片,习近平扶贫思想正成为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智慧”。

    2018-05-23 09:16:21

  • 方正辉:

    中国外文局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对外传播机构,向世界阐释好习近平扶贫思想、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指导下,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多语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摆脱贫困》等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著作。在这些重要著作中,都蕴含着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体现着习近平主席心系人民的伟大情怀,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价值取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和编辑,我们因为近水楼台在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二卷)的时候,作为第一读者事先通读了这本书,作为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有两点,讲得最深刻、最透彻、最精彩的第一是反腐败,第二是扶贫。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读懂习近平扶贫思想,也就读懂了中国扶贫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国外文局将不懈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故事,与各国分享中国扶贫减贫的重要经验。

    2018-05-23 09:16:48

  • 方正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与贫困的斗争不分国界。今天,为了消除贫困的共同目标,我们汇聚到一起。中国扶贫国际论坛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传播中国减贫故事、推动国际减贫经验交流互鉴的品牌活动。希望我们携手前行,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加速减贫经验的孵化和传播,为更多国家与贫困的斗争提供理论的武器和实践的指导。真诚期待各位嘉宾能够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祝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18-05-23 09:17:48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方局。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论坛主旨发言阶段。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不懈努力支持和部署。首先让我们欢迎第一位发言嘉宾,有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刚先生发言。有请。

    2018-05-23 09:20:18

  • 陈志刚:

    尊敬的正辉局长,凯红局长,尊敬的各位代表,使节,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初夏的北京,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各位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出席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自2016年设立以来,中国扶贫国际论坛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凝聚各方共识、促进经验共享、推动务实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各方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的论坛以“共享推动合作携手消除贫困”为主题,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各方关切。相信各位嘉宾能够借此机会,畅所欲言,提出富有价值的真知灼见。

    2018-05-23 09:23:57

  • 陈志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成功使8亿多人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史性地提出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这5年,中国贫困规模大幅缩小。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046万人,累计减贫6853万人,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累计降低7.1个百分点。贫困县数量首次减少,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5年,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77元,较2013年水平提高了50%以上,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达到98.2%、道路硬化达到77.9%,使用管道供水的农户达67.4%,91.4%的农户所在自然村有了卫生室。易地扶贫搬迁建成规模接近600万人,危房改造稳步推进,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明显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均已高于国家扶贫标准,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18-05-23 09:25:43

  • 陈志刚:

    ——这5年,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业已形成。建立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这些“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保障了脱贫攻坚顺利推进,也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未来3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完善督战机制,找准问题、聚焦短板、精准施策,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攻坚举措,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发力。

    一是坚持现行扶贫标准,着力在保持战略定力上下功夫。紧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总攻目标,不降低、不拔高,不动摇、不松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二是抓牢3年行动计划,着力在提高脱贫攻坚质量上下功夫。倒排工期,不落一人。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将脱贫举措分解到户、精准到人。一项一项抓落实,一年一个新进展,三年圆满完成攻坚任务。

    2018-05-23 09:30:00

  • 陈志刚:

    三是聚焦深度贫困,着力在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上下功夫。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方面体现力度。着力解决“人”的问题,注重提升基层干部素质,注重改变群众落后观念。着力解决“路”的问题,注重理清脱贫思路,注重破解交通等基础设施瓶颈。着力解决“业”的问题,注重发展产业项目,稳定脱贫。

    四是坚持“造血”为要,在加快产业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打破思维定势,注重以市场需求驱动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推广,注重依靠科技增加总量、提质增效。探索改革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破解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积极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人才不足的困境。注重把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促进。

    2018-05-23 09:38:14

  • 陈志刚:

    五是坚持“扶志”为本,在“精神扶贫”上下功夫。立足于教育,注重加强习近平扶贫思想、脱贫攻坚政策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乡风文明和脱贫技能教育。立足于改革,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实施正向激励,保障提升贫困群众参与度。立足于发动依靠群众,推进村民自治,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教化约束作用。立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强化脱贫攻坚动力活力。

    六是提前谋划,着手研究2020年后扶贫思路方法。围绕“从主要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系统理清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目标、思路,路径和方法,明确需要把握的重点等前瞻性问题,系统勾画建成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扶贫开发工作的路线图。

    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解决可能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抓好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实施“干部大培训、工作大落实”,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减贫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我们愿意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充分发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平台作用,积极与东盟、非洲、拉美国家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和双边交流合作,为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

    2018-05-23 09:38:22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陈主任。

    下面我们欢迎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代理局长戴柏乐先生就分享扶贫经验,促进南南交流与合作主旨发言,有请。

    2018-05-23 09:43:48

  • 戴柏乐:

    谢谢。陈主任以及方局长、各位尊敬的嘉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非常高兴以及代表世界银行能够在今天2018年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发言,同时作为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办方,我在这里欢迎大家出席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同时也很高兴大家能够跟我们分享你们对于一些在扶贫和减贫方面的一些新项目、新趋势和新方法。

    世界银行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之前要消除绝对贫困,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消除绝对贫困,考虑到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我们虽然在扶贫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贫困仍然是世界级的一个挑战。到现在为止,80%的绝对贫困的人口还是生存在农村地区,三分之二仍然从事着传统的农业工作。其中南亚和非洲贫困人口的数量是比较多的。大概在18年前,全球社会决定要致力于减少贫困,消除饥饿,通过全球的MDG(千年发展目标),确保在2015年大部分的目标都已经达成。

    2018-05-23 09:44:18

  • 戴柏乐:

    提到中国,其实中国对于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在过去的40年当中所做出来的贡献,可能你们都已经听说并且在不断讨论当中,包括将7亿人在过去的40年当中脱离了绝对贫困,到现在为止,这应该是在人类历史上最快、最大规模的扶贫盛举。这是值得赞扬的,我也要祝贺我们在中国的朋友们取得了这么显著的工作成就。

    在几年前全球社会也聚集在一起,同时也是要致力于消除绝对贫困和饥饿现象。这也是通过SDG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当中所重要提及的,这些目标就是包括消除绝对贫困,同时消除饥饿,不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中国在2030年推动绝对贫困的消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达成这样的国际目标,中国一直非常积极投入在国际扶贫事业当中。在去年国际扶贫会议上,我们推出了一个知识共享平台,这是一个扶贫的知识共享平台,中国也分享了在扶贫工作当中的一些非常好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认同在国际社会当中取得的扶贫工作的经验。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来共同实现国际议程目标的达成。

    2018-05-23 09:46:41

  • 戴柏乐:

    中国在扶贫方面有自己的战略目标,今天的论坛就是为了号召更广泛的减贫努力,还包括政策的改革、有效的实践,同时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南知识的共享合作而设立的。我希望今天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让大家能够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真心希望在座的各位不仅仅分享最终的成功的工作结果,同时也要跟在座的嘉宾分享达成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过程。包括项目或者过程和值得推崇的做法。光说自己在这个项目当中取得成功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一点,要分享如何获得成功,这样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是值得分享的。

    中国在这个领域其实非常有经验,而且是可以借鉴的。这种经验是从长期的快速经济发展到有目标的、靶心非常清楚的减贫工作,以及最新的进展。在这几十年当中,中国不断在国家基础设施、各个行业、经济和市场驱动的政策改革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在40年的时间当中,中国不断地加强经济体系建设,加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加快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以及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仅是为了达到2020年的减贫目标,同时也是为可持续的、长期的消除贫困和消除饥饿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05-23 09:55:59

  • 戴柏乐:

    讲到中国的扶贫工作,我想要提一些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稳定、资源调动和更广泛的减贫工作上的意义,尤其是使用了一些定制的或者是专有的扶贫方法。中国的宏观经济的稳定已经维持了40年,而且40年当中一直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每一年都能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农村地区不断地推动有效的改革方式,比如说家庭承包制以及农业农产品物价改革,以及最近的“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和系统扶贫这个项目从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低保的项目是从90年代就已经开始,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在全国落实,可以说在全球都是最大规模的一种方法。在农村地区,主要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同时能够释放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到非农岗位,所以农村经济的增长,80年代农村经济的增长对于中国取得减贫的成功有着巨大的贡献。最近几年关注于创新创业,也是可以很好地调用社会资源,创新创业在中国的推进应该说是非常新的一种举措,它不仅能够调用充分的社会资源,而且可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对于中国在寻找更加高质量的增长,而不是追求量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05-23 10:00:17

  • 戴柏乐:

    我们知道,在新的时代,减贫以及扶贫工作不仅本质没有变,也不仅仅跟增长有关,更多的是辨别出不同贫困人群的问题,找到一些不同的解决和应对之道。特别是帮助这些贫困的个体脱贫,比如说教育水平不够、健康水平不够或者需要更加长期通过低保方式给他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我们一定要对这样的人群进行细分,才能够解决扶贫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在国家进行扶贫的时候要进行精准辨别。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到2020年一些偏远地区几千万低收入人群可以脱贫,对于很多的地方来讲这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社保网络可能还没有办法全部覆盖到,仍然会有一些健康需求和老年护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尽管低保是一个全国范围的项目,但是根据研究表明,它的保障率相对来说还是较小的。所以在扶贫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找到工作重点。

    2018-05-23 10:02:56

  • 戴柏乐:

    到底如何在2020年解决相对贫困,将城市贫困和更加明显的收入不公平或者是差异不公平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同时生活标准和地理位置差异也应该成为我们在划拨公共资源的时候考量的因素。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更加平等的机会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保政策应该在未来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世界上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也会进一步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投资。中国的崛起作为一个融资大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引擎,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国的减贫经验也给不同的国家提供了可以学习的案例。要证明这一点非常简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之前提出了“一带一路”的计划,在那之后有很多国家都和中国接触,并且表示出愿意加入到“一带一路”项目中的意愿。在过去五年,有超过8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同中国签署了跟“一带一路”相关的合作协议。这也证明了国际社会非常希望能够跟中国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并且获得双赢,所以在全球范围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也学习中国在减贫上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也非常想要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双边以及多边合作,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减贫等领域的合作。我们作为世行也非常支持中国参与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而且也想通过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与世行之间的三边合作。我们通过一些基金来建立合作机制,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和中国也在非洲论坛上进行了很多的投资,这个论坛让全球的投资者能够聚集在一块,分享经验,特别是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

    2018-05-23 10:07:43

  • 戴柏乐:

    在贸易上面来看,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非常快。给大家举个例子,就中国和非洲贸易来看,2000年的时候中国和非洲的贸易额是100亿,17年之后贸易额增长到了1700亿美元,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除此之外,中国还从非洲进口很多东西,进口额达到了753亿美元,每年增长率33%,这显示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我们也非常希望中国还有中国公司能够去别的国家投资。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将一些新的观点、新的知识引入中国,来帮助中国解决现有的一些比如说贫困问题和一些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南南合作来分享我们的经验,比如说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可能这些发展中国家和中国面临的问题比较类似,所以是可以合作的。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来发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想要告诉大家一些好的做法,建立一个好的减贫案例数据库,进一步推动南南合作和学习。我也非常鼓励各位能够尽量来分享你们所拥有的扶贫案例,我也坚信大家都有一些好的案例可以分享。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经验汇集起来,我们肯定就能够成功、有效地来应对减贫任务。当然我们坚信,中国在减贫方面的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对于很多其他国家来说也是可以借鉴的。我非常希望今天的论坛能够推动这种观点的交融和交流,能够进一步推动未来的发展。同时我也希望呼吁大家能够就国际减贫分享更多更全面的案例。这就是我想要说的内容。感谢大家,也祝愿今天的会议能够顺利召开。谢谢!

    2018-05-23 10:19:17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戴柏乐先生。下面有请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博士为我们分享创新可持续农业发展助力减贫。有请。

    2018-05-23 10:23:50

  • 马文森:

    大家早上好。各位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陈志刚主任、胡凯红局长、方正辉副局长,尊敬的王晓辉先生、各位嘉宾、各位先生,我非常高兴今天参加2018年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此我谨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地祝贺!

    全球的贫困情况仍然是非常严重的,尽管在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减贫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特别是在东亚,但是全球贫困问题仍然是我们21世纪所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今天就在我们开这个会的时候,还有10%的人口大概6600多万仍然生活在联合国贫困线以下,即每天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我们要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对这些贫穷的人提供保护,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基础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营养,这是我们的目标。在中国有很多数据本身就是非常具有说服力,我们在不同的场合都一直谈到,中国在过去40年里成功使8亿人脱贫。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有很大政治的投入,而且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而且还有很多政策支持。

    2018-05-23 10:26:41

  • 马文森:

    比如说在农业领域的政策的支持,全球的减贫以及通过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来应对饥饿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穷人都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且他们主要是依靠农业活动来生存,所以发展农业是我们减贫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中国比如说在农业领域投资不断增长,在这个过程当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很多的政策。最近的一个政策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实就像中国的经验显示的,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帮助农村地区的人们实现就业,增强收入。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和其他的领域进行合作,比如说健康领域、社保领域、教育领域。我们要了解贫困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的议题,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有效地来实现减贫,才能够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过去几年,中国接受了很多的外部支持,现在中国也越来越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知识来帮助其他国家。就像有句话说到,分享就是关注,我们需要关注别人的生活,我们要确保没有人掉队。所以考虑到这种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国情,我们的知识分享在国际合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仅仅只是在政策、战略层面的合作,除此之外分享还要分享一些好的案例,来激发人们的一些想法,并且要鼓励这种信息分享。因为有了信息的分享才能给人们新的机会,才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的好处。这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今天我们的论坛可谓是恰逢其时。

    2018-05-23 10:33:49

  • 马文森:

    我们相聚在此,和CIIC、IDB、联合国机构来建立一个网上案例分享平台,这个平台会跟我们分享一些成功的减贫做法和战略,包括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一些做法。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有这么多人都支持我们这样的分享平台,支持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但是我今天想要传递的一个信息是我们不能够自满,如果我们想要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不能自满。我们知道,对于任何的旅程来说,最后一公里是最难的,减贫以及确保全球的粮食供应,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持续来推动。

    随着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是我们解决瓶颈问题的重要方法,比如说像减贫的问题就需要技术创新。毫无疑问,技术创新肯定是不简单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有很多尝试,要采取新的思考方法,并且吸取前人的经验,这样才能够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现有的需求。我们要实现成功,这种创新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同的机构和组织来合作推进的,而且需要有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比如说我们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融资等这些新的技术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场,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帮他们增长收入。这些技术能够给我们的减贫带来非常好的机会,而且中国的民营领域发展得也非常快,他们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社会责任,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现在正在和民营领域的一些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比如说广发证券,他们会和大家谈谈在农业领域的减贫,一会还可以听到其他合作伙伴的演讲。

    2018-05-23 10:58:29

  • 马文森:

    最后我想说,现在国际合作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这种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需要推动创新,今天的论坛就是我们实现创新的一步,能够让我们将不同的资源整合起来,分享知识。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创新伙伴关系和农业发展,促进减贫。我相信今天的论坛会帮助我们共同实现消除世界贫困的目标,加强知识共享,帮助脆弱的群体。最后祝愿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8-05-23 11:03:53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马文森博士。接下来欢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中国及蒙古代表马泰奥先生,他将带来题为“伙伴关系与知识分享助力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有请。

    2018-05-23 11:05:09

  • 马泰奥:

    尊敬的方局长,尊敬的陈志刚主任,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来到这里,跟大家谈一谈伙伴关系与知识分享怎样来助力可持续发展。

    2018-05-23 11:05:29

  • 马泰奥:

    首先,我想要说我们在减贫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当中,但是现在的人数降低了很多。但是就像我的同事马文森博士刚刚说到的,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当中,不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据仍然是非常巨大的。要应对这种挑战,全球社会致力于2030年之前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当然我们现在还面临一些其他的挑战,比如说气候变化、地区纷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具有挑战的。现在大概有2.5亿人仍然生活在贫困当中,我们知道,贫困人口当中有四分之三居住在农村地区,要依靠农业活动来生存。所以我们在减贫过程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关注农村发展。农村发展、农村转变是我们在应对贫困和不平等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这方面的努力也是有所回报的。农村发展能够对农村经济带来一些非常好的机会,能够给农村人民带来很多新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对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来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根据农村发展报告的研究发现,这是我们针对农村地区发展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在农村地区的很多发展是并没有给减贫带来帮助。我们需要确保农村地区的减贫给农村地区的人民带来确确实实的好处。所以我们要对现有的机构机制进行改革,还要制定新的政策。

    2018-05-23 11:15:19

  • 马泰奥:

    中国也是一样的情况,40年前中国是在推动农村的经济,因为80%的人都生活在农村地区。70%的人在农业部门就业。其实当时农业占GDP贡献量的30%,当时大概9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后来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以及系统的、市场的,同时贸易自由化以及资源的一些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入在方方面面,所以中国现在可以消除贫困,同时也可以为这些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对于全球减贫和扶贫事业在未来十年当中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中国是如何能够加入并且对全球建立一个和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更加繁荣稳定的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正如习主席之前所提出的,以前可持续发展更多的会提到资金的持续性,但是现在的要求不仅是公共资金是否能够持续提供。其实技术转移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的一部分,因为这种发展不仅仅是技术能够解决的,技术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更好的知识和意识、更好的技能、更多的信息,可以做出更佳的决定,我们才能期待更好的结果。发展就是要利用这样的知识来做出正确的决定。

    2018-05-23 11:15:27

  • 马泰奥:

    从50年代开始,当国际合作组织成立的时候,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是如何可以更好地形成、更好地宣传、更好地共享,来保护和促进世界的发展。我们知道,中国在之前取得的减贫成绩也是基于这个知识的,中国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例子,将减贫和消除贫困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其他的国家。对于全球消除贫困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的做法,包括这种包容性的增长,这种知识有可能是马上可以操作的。全球贫困消除的知识分享平台都是一些具体的例子,中国用知识分享来补偿其他方面的一些缺陷。

    2018-05-23 11:23:01

  • 马泰奥:

    我们使用这些网站或者知识共享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很多合作伙伴共同使用知识。知识不隶属于单独某个国家或者单一的机构,我们知道没有一家机构可以在一个具体的话题上声明自己是拥有某一个知识,而是说这样的知识是如何拉动效率的。知识的分享、知识的合作是达成消除贫困目标的一个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的国际论坛上汇集了不同的合作伙伴和不同的机构,来探讨相同的话题。这个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包括像来自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在减贫工作知识的分享方面,包括像一些补贴或者是融资的为农村项目融资的一些项目。它不仅仅是一个融资的机制,也成为了一个知识单位。如果说你的项目里面有持续的将你的项目的结果和项目的进展形成报告供别人分享,它可以在有一些科学的、系统的,能够去很好的影响这样的合作,同时它也推动了创新,从创新开始,同时将这种知识从它的项目当中开展。

    我们知道,每年这些资金都是一些补贴,是更好地形成知识的一种资金。所有的这些项目,话题也好、工具也好,都形成了报告来供未来消除贫困项目学习。如果说有这样的一个网站,一个知识分享平台,它会收集很多成功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技术方法,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同样重要的就是跟国际社区联系在一起,共同携手消除贫困,这就是我们知识分享的一个过程和结果。在非洲我们也有类似的论坛,其实知识是可以完全提供给别人而且可以改变的一个工具。谢谢大家!

    2018-05-23 11:30:59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马泰奥先生。下面有请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博士,为我们分享“创新南南合作机制,携手推进减贫”。

    2018-05-23 11:35:46

  • 屈四喜:

    尊敬的陈志刚主任,胡凯红局长,方正辉局长,王晓辉总编,尊敬的各位代表,同事们,首先我谨代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给我这样的机会祝贺本次扶贫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我们认为,中国扶贫国际论坛能够通过汇集中国和全球智慧共助消除贫困大计。其实我们在推进2030年联合国目标实现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毫无疑问,人类进步的过程当中消除贫困是重要的一环,但是世界面临的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也就是全球在过去的一到两年中这些饥饿人群的数量没有消失,为什么?因为像亚洲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区域消除贫困的项目因为自然资源和一些人为因素受到了干扰,然而人类在很多的困难面前都要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亚洲特别是中国,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2018-05-23 11:42:41

  • 屈四喜:

    在消除贫困的项目当中,中国一直不懈努力,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达成包括减少饥饿人群数量达到了MDG的目标。中国最终会实现它的目标,也就是2020年消除贫困,要比联合国2030年的议程早十年。这样的经验代表了全球贫困消除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战略坚持前行,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形成更好的协同。作为联合国下的一个项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每年都针对减贫的具体项目,比如说贸易促增长或者是食物换产品以及其他的一些项目,很好地改变很多贫困人群的命运。我们所达成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人类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进入到全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来寻求国际的合作伙伴的阶段,同时找到全球合作解决方案。包括WDG在中国也展示出更好的减贫方法。

    2018-05-23 11:43:11

  • 屈四喜:

    与此同时,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也通过加强南南合作,将中国的发展经验更好地分享。南南合作的活动,在政策、机构和企业层面都在全面展开,更多的是价值链的改变,包括价值链系统以及系统项目的设计,同时还推出了一些消除饥饿和营养等计划。在过去两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成功地举办了南南合作活动,包括高层对话、研讨会、技术培训,超过200多个政策制定者和专家、来自于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我们很多的合作伙伴是基层这种小作业、小农业主,通过教育、培训,在非洲和亚洲来改善他们的生存技能。同时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也承诺不断地推动其他的解决方案,彻底消除饥饿,辅助南南合作成功,进行一些更好的项目,加强合作,彼此学习,推动可持续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中国代表处加强南南合作一直都把更好的生活水平和消除贫困作为工作的重点。各位朋友们、同事,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要跟所有的合作伙伴携手在追求消除贫困、食品安全和改善食物供给和食物营养方面做出贡献。中国也向零饥饿现象发出挑战,这对于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来讲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过去的40年里,我相信像今天这样的国际论坛可以加深共享经验的理解,肯定能够形成卓有成效的结果,形成未来消除贫困议程上的一个重要步骤。谢谢!

    2018-05-23 11:51:27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屈博士。下面有请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带来“加强合作,共战贫困”。有请。

    2018-05-23 11:56:22

  • 本·滨瀚:

    陈主任、胡局长、方局长、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代表亚洲开发银行成为今天中国扶贫国际论坛的合作组织单位。这是一个国际论坛,刚才的嘉宾也讲得非常好,我也很高兴能够在今天的论坛上跟大家见面。之前的发言嘉宾也清楚地提到了世界在减贫这一重要课题前面所遇到的难题,因此今天的论坛就是一个共享战略、交换思想的论坛,我们会讨论如何去解决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阶段,我非常高兴能够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成为长期合作伙伴。考虑到我们所做的这些不同的发言内容,我们也知道现在希望能够寻找更好的减贫做法,同时还有全球减贫案例征集的活动,其实之前的几位嘉宾都已经讲得非常充分,我们一定要聚焦这个重点,聚焦在一些核心问题上。

    2018-05-23 11:56:39

  • 本·滨瀚:

    第一,作为一个扶贫国际论坛,我们从中国过往的扶贫经验当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经验。之前的发言嘉宾也提到了过去如何进行扶贫工作,如何消除贫困,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几亿人都成功脱贫这样的成功案例,是否能够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它是我们全球想要达成的目标核心,也是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事情。同时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很多研究也总结了过往40年当中的一些经验,亚开发行也对这些报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我不断地回顾过去40年的报告当中,也就是参加本次论坛之前,确实有一些关键的经验,我们可以在历史发展的曲线当中去总结。ADB和世行和其他机构都提到,我们得到了中国本地的合作伙伴的支持。宏观上消除贫困,必须要拉动就业,同时能够将大量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一点毫无疑问,非常重要。我们跟合作伙伴一起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能够帮我们达到宏观的减贫效果,比如说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倾向性的政策,当然都要有包容性增长做前提。

    2018-05-23 11:57:59

  • 本·滨瀚:

    接下来是微观层面,进入到有目标的精准性减贫,会有具体省份、具体区域的减贫工作。从宏观国家层面一直到区域微观省级层面,接下来进入到各省、各县,最后进入到非常精准的贫困户脱贫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曲线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确保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同时要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能够有所提高。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这也是从中国的经验当中学到的,或者从中国经验当中学到的两点。

    如果看看这样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到我们要致力于最基本的结构改革,才能让大量的人口脱贫。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没有任何一个县、任何一个家庭是落后的。这也就是说,在宏观层面我们要关注,同时也要在微观层面有更具体、更针对性的计划。这是中国扶贫过程当中可以学到的。当然每个国家在扶贫的时候有自己的具体情况,某个国家的扶贫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个国家,但是我觉得共同的问题是,我们都需要关注结构层面上的改革和改变,关注一些宏观问题,同时也要越来越多关注微观层面。这是我们可以从中国的经验当中所学到的一点。

    2018-05-23 12:01:54

  • 本·滨瀚:

    第二点,中国仍然有大概3000万贫困人口,需要各方携起手来帮助这部分人脱贫。我们要有信心,2020年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非常希望这次论坛不仅仅是回顾过去的经验。我们现在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中国政府正在编制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我觉得会体现出一些结构上的改变,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改变。因为未来的计划不仅会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发展战略,而且也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中国以外的区域。中国发展的模式,当然我们今天关注的是扶贫相关的发展模式。现在中国已经提出了“一带一路”,还有很多其他计划能够将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经验传递出去。所以这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怎样帮助我们应对下个阶段的扶贫以及应该要实施什么样的政策,这是非常重要的,对所有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8-05-23 12:08:55

  • 本·滨瀚:

    所以我希望今天的论坛能够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扶贫领域的人,我们需要的主要观点和想法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将想法、观点在今后的计划当中体现出来。我们还有12个月的窗口期,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多观点提出,能够获得新的观点。一旦实现了中国的减贫任务,接下来的阶段又会是什么呢?我们怎样来确定贫困标准,可能在未来贫困的标准就会要提高一点,但是这个标准又是怎么样的,指标到底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帮这群人解决了绝对贫困之后,我们的战略可能就要更多关注那些更脆弱的群体。比如说这群人正处在老龄化,或者是残疾人,遭受风险的打击比较脆弱。在未来我们不仅仅关注减贫,还要关注怎么样来帮助这些脆弱的人群避免风险,还需要有更广泛的一个视角、更大的包容。

    2018-05-23 12:16:02

  • 本·滨瀚:

    十九大提出的并不仅仅是关注脱贫问题,更重要的目标,就是给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们推动这个概念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于中国来说很重要,对于其他的国家、其他的地区来说也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种新时代,这种新时代会有风险,但是社会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非常重要,以及技术对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的议题、很多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包括过去有什么好经验,特别是中国过去40年的一些经验,哪些是可以借鉴,可以学习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看到第十四个五年计划里会包括什么样的内容,也确保在未来我们能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吸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吸取过去的经验,还需要着眼未来。最后,我希望我们的论坛能够顺利举行,非常期待大家的观点和讨论。谢谢!

    2018-05-23 12:20:06

  • 主持人 段冰:

    谢谢。为了推广分享国内外扶贫成功实践,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帮助亿万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献计出力,推动“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天,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7家机构将联合发起“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这将是全球7家权威机构首次联手,共同启动的国际减贫领域首创的案例征集活动。在活动正式启动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

    2018-05-23 12:23:18

  • 主持人 段冰:

    (播放“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宣传短片)

    主持人:下面有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刚先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局局长胡凯红先生,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方正辉先生,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代理局长戴柏乐先生,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先生,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中国及蒙古代表马泰奥先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先生,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本·滨瀚先生,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先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先生走上主席台,准备共同启动“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

    让我们有请国际机构代表和合作方代表共同见证。

    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委员陈士球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先生,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副院长徐秀丽女士,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一带一路基金秘书长吕景峰先生。

    请各位走上主席台共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2018-05-23 12:23:55

  • 主持人 段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第一个环节到此就圆满结束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嘉宾精彩的演讲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主办方特别为“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开发了扶贫案例助手微信小程序,欢迎各位拿起手机扫描您手中会议手册中的二维码,进一步了解活动的细则和参与方式,在今天下午论坛闭幕时我们将有惊喜带给大家。

    现在,让我们稍事休息。二十分钟茶歇之后,还在这个会场,我们将进入同样精彩的主题研讨阶段。

    2018-05-23 12:26:22

  •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是这部分的主持人。我们下面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一会对时间要求可能会比较严格,发言嘉宾在做介绍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时间。这部分的话题是加强知识分享,携手推进全球减贫治理。嘉宾有来自于很多相关单位的领导。先请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谭卫平副主任来做第一个发言。

    2018-05-23 12:26:49

  • 谭卫平: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中国在扶贫工作方面的一些工作。我们确实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人类发展的过程当中,消除贫困不仅是中国所面临的,还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项挑战。

    在中国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当中,中国已经做了极广泛的并且组织有效的减贫工作,7亿人都成功脱贫。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的农村贫困线,在中国到2017年的时候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中国在全球减贫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减贫工作贡献了70%的比例。主要是由于中国非常稳健的宏观经济的发展,平衡公正的社会发展和非常有效专注的一些减贫项目的开展。

    2018-05-23 12:33:18

  • 谭卫平: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消除贫困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政府的第一条原则是要形成不同的减贫战略和开发政策,这些战略和政策与中国的整体发展的战略相一致,最终是为了成功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消除贫困的一套做法。在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以多种方式推出了减贫做法,包括农村家庭承包制度,还有一些改革分配的制度,以及基于市场机制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和一个很好循环机制,来加强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到非农业就业。

    1985年农村地区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数量从2.5亿下降到1.25亿,所以它的贫困人口的比例也在急剧下降。后来随着农村的改革,中国政府也开展组织了更有效的、精心设计的减贫政策和项目。包括设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办公室,一些国务院之下的扶贫办,同时还有一些在城市以及各县的扶贫办公室的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方针以及一定的减贫标准。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减贫以及其他的发展规划,同时还有适合的基金,通过基金支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来推动各个贫困地区的发展。到1993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52亿下降到8000万,从14.8%下降到8.7%。

    2018-05-23 13:35:22

  • 谭卫平:

    1994年,随着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差异加大,中国政府开始有针对性的减贫工作,这几年当中也推进了很多减贫政策,加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合作模式,由13个东部的省份和10个西部省份共同参与,以及一些自治区,将这些贫困区域分为一些特殊人群、特定人群,还有一些困难人群,是作为重点工作目标。

    到2000年,贫困人口从1800万减少到1300万。2001年,中国进入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中国政府也开始了进行更加全面和彻底的减贫工作,以发展作为中心,用发展促进减贫,是基于发展减贫的政策之下,政府也将它的重点从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转向来推动农村地区的就业,加强他们在非农的就业。中国采取的这种减贫措施,加强了就业的渠道,同时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贫困人口下降到2400万,是从10.2%下降到2.8%。

    最近几年中国进入到一个非常稳定的阶段,政府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也限定了一个新的贫困线。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作为一个新的贫困线,如果根据新的贫困线,在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就是1.22亿,(展示图片)这是2011年的时候,这是新的贫困线,它占了全部农村人口的12.7%。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减贫模式关注在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特殊困难的地区。同时也希望能够精准进行脱贫工作,包括一些迁移住址,包括社会保障工作和加强生产,能够提高减贫工作的精准度。现在我们帮这些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生活。

    总结一下,中国的减贫方法是有特色的减贫之路,基于我们传统的社会条件进行拓展和开发,同时能够广泛的参与和影响,把这个工作当做社会主义建设和我们党的重要日程,也就是彻底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繁荣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要确保更加长久的、稳定的经济发展,同时社会的一些政策也将会更加倾向于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更有效地进行减贫和脱贫工作。时间有限,其实我说的事情还有很多。最后,加强共享,携手推进全球减贫治理,共同发展、共享合作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也是非常愿意跟国际机构、联合国的一些机构共同分享经验,开展一些实际合作,同时将不竭余力地在全球共同推进减贫的工作。谢谢。

    2018-05-23 13:38:39

  • 主持人:

    非常感谢谭主任,确实应该给您最热烈的掌声。我不再这里做任何总结,因为刚才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跟我们分享了刚才来自于亚开发行的发言嘉宾相同的观点。就是中国的发展进程当中一些主要的减贫经验,从宏观经济帮助大部分人成功脱贫,包括一系列改革措施、战略和方法,配合国务院扶贫办提供更多的融资机制,支持国际减贫项目和战略实施,同时提高精准扶贫效率。刚才您分享的这些经验非常宝贵,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体验,可以将这种经验带回去。有一件事情是刚才中国代表跟我们所分享的,到底如何能够有效地吸取扶贫工作的经验,同时跟其他国际合作机构合作时候,能够从中央一层到各个城市一层,我也非常关注于更多充足的资源。非常感谢你的介绍。如果我们有机会的话,在问答环节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今天还有几位演讲嘉宾,下面希望请各位嘉宾控制好时间。下面有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先生发言。有请。

    2018-05-23 13:50:05

  • 王晓辉:

    我会尽量快一点。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刚才的精彩发言。我代表中国网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网成立于2000年,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我们以10种语言、11个文版、24小时面向全球发布信息,访问用户遍及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中国网旗下的中国发展门户网是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全球发展门户基金会合作建立的综合性网站,宗旨是介绍中国国情、分享发展经验、服务国际合作、努力消除贫困、促进发展。在国际间分享减贫经验,促进沟通和交流,让世界人民有更多的经验和思路摆脱贫困,媒体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2018-05-23 13:53:13

  • 王晓辉:

    长期以来,中国网以及中国发展门户网发挥媒体媒介和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投身减贫事业,致力于中国减贫经验的开发、分享和国际交流。例如,在2016年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正式上线了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网站由世界银行赠款并发起亚洲开发行提供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运营。在世界银行、亚开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运行,网站已经上传稿件近4000篇,其中原创稿件1000多篇,网站的减贫信息已初具规模,正在逐步形成服务于南南合作的知识减贫的分享平台,汇集中国和国际扶贫发展经验的信息中枢。

    2017年网站搭建的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案例分享平台,获评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颁发的“网络公益年度创新奖”。2018年,中国网又推出移动版开发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一键推送。

    三年来,以网站为平台在北京、桂林、罗马举行的系列国际减贫信息交流活动,被国内外减贫机构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活动报道视频全球累计在线的观看量超过1.5亿次,海内外社交媒体阅读量超过4000万次,互动量超过20万次。网站的同名领英帐号目前已经有600多位国际减贫领域的专家关注,实现了与国际减贫专家的实时信息互动。

    2018-05-23 13:56:18

  • 王晓辉:

    今天我们再一次携手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发起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关心贫困的组织和个人,征集原创的、优秀的减贫案例。旨在以案例为载体,推广分享国内外扶贫的成功经验,为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帮助亿万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全球7家权威机构首次联手共同发起的国际减贫领域的首创案例征集活动,是创新和深化全球减贫伙伴关系的最新尝试。

    女士们、先生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期实现,离不开各国之间的精诚合作和我们之间的知识分享。我们愿意以此次征集活动为契机,加速减贫经验的孵化和传播,推动建立减贫案例的开发和分享机制,激发全球范围内的减贫知识分享和思想交流。我们也期待着在座各位共同的参与。未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中国减贫经验的开发共享和国际交流贡献力量。

    最后,祝2018年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8-05-23 14:02:28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进行经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案例分享平台建立一年的时间,在一年过程当中有非常大的成就,我想问问大家,在座各位有多少看过或者使用过这个知识分享网站,用过的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我非常希望以后再来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有更多嘉宾举手,这就是我们这个论坛的目的。当然我知道大家都有一些社交应用、社交网站,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我们的信息。我们已经收到4000多个文章,在上传的文章中有1000多篇文章都是原创的。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转变我们的思想方式,这样的一个知识分享网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能够让我们来分享知识,获得国际上的最佳做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减贫。今天案例征集活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世行也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我想再次感谢王先生。

    下面有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的张琦先生,他今天跟大家谈的是共享发展指数及贫困地区的共享与减贫。有请张先生。

    2018-05-23 14:11:52

  • 张琦: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来参加这次论坛。我们的论坛是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主题是“共享推动合作,携手消除贫困”。我们从2016年开始,对中国共享发展建立了一个指数,跟扶贫相结合起来,非常有幸,今天想把这个成果向大家分享。

    时间关系,主要讲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新征程,二是共享发展指数的构建,主要是指中国共享发展指数,三是中国共享发展指数测算对中国各省市,主要是从省区的共享测算和分析,四是共享与贫困,后面是结论与建议。

    2018-05-23 14:13:06

  • 张琦:

    共享是我们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而且是一个归宿或者目标,无论是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都是目标、目的,扶贫也在其中之一。共享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其实也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我们下一步如何进行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有一个新的要求,从数量或者规模转向向质量提升。再就是共享发展的底线目标与保障,在2020年实现减贫的目标,其中核心和中心就是精准扶贫。共享发展的新动力新路径就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能够加速进行实现。共享发展新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刚才有一些国际专家说,如何把我们的成果、我们的知识进行分享,面向世界各国进行共享。

    如何来衡量共享发展。我们前一段时间提到经济分享或者分享经济等,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我们想共享发展主要归纳从五个维度来进行衡量和测度、分析。一是经济发展的分享度,二是社会保障公平度,三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度,四是脱贫减贫的实现度,五是绿色生态资源的共享度。前一段时间我们刚召开生态文明的会议,预示着我们未来的发展共享里面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的共享等方面,归纳成这五个方面。

    2018-05-23 14:17:02

  • 张琦:

    这五个方面如何构建,一是从总体上进行构建,建立中国共享发展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共享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城乡,我们单独拿出来作为双层的构架,专门衡量城乡共享发展如何进行衡量和测度。这个指数也是经过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我们不断地跟专家进行讨论,最后确定的。省级的指标一共是五大类,从经济分享度来看,我们要分享它必须有经济增长、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建设、医疗、养老、资源环境。资源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公共服务里的基础设施以及文体、科技教育,最后是减贫脱贫的实现度。再就是城乡。因为城乡之间主要是城乡之比,这样形成16个指标。通过计算、核算或者测度,计算出总体指标最后的结果。这是大概总体上的指标结果。我们进行了排名,这是具体的数字和整体的计算,而且要从五个维度来看。比如说,北京算下来这几个方面分享度好,但是生态环境在全国排名是第九名。上海的资源环境也是靠后,是28名,我们对全国除了西藏以外都进行评估和测度。

    2018-05-23 14:26:11

  • 张琦:

    (图)这是省际间大概的指数情况。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共享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也有个别省份的共享发展水平排名较为靠后,中部地区参差不齐,湖南、湖北进入前十名,江西、安徽处于中游水平,山西、河南处于后十名。西部地区整体上稍微有一些差,排名在后面。这是总体的省际间排名情况。我们把两年中一个省里排名的变化有也进行了比较。

    (图)另外对区域城乡之间进行比较,这是总体结果。

    (图)再就是进行共享与贫困情况。因为我们把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主要是22个省市这个范围,小的范围下一步进行具体测度。从总体来算,经济发展分享度、减贫脱贫实现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一级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生态环境共享度和社会保障公平度两个一级指标,贫困地区高于非贫困地区。这是大概情况。

    (图)城乡之间这三个指标差距不大,但是公共服务协调度、脱贫实现度、生态环境共享度这三个指标,贫困地区低于非贫困地区。

    (图)最后的结论,省际与城乡两个指数均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省际分享指标主要有几个结论,经济分享度东部好一些,中部居中,东北和西部偏低。社会保障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公共服务业同样存在地域性差异。脱贫实现度从具体来看,差异比较大,生态环境分享度,各个省市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对城乡之间也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谋划工业农业城市和农村。二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来推动城乡一体化。三是强化外部支持与激发内在活力并重,推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共享。四是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建设三农和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时间关系,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8-05-23 14:39:01

  • 主持人:

    非常感谢,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介绍,跟我们分享了共享推动,同时还有五个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国战略。它不仅是具体的落实,同时也有一些具体指标,到底如何进行测量,这些目标如何达成。非常感谢,不仅关注于经济增长、公共服务,同时也关注社会福祉、可持续发展和减贫,以及一些干预措施,这是一些非常重要的举措,是共享推动、消除贫困过程当中的一些关键点,同时我们如何能够开发出一些具体指标是可以追踪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比较,在不同的中国地区不同的城市、省份之间进行扶贫工作的比较。非常您感谢提供非常好的信息。

    接下来有请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主任经济学家萩原景子。有请。

    2018-05-23 14:46:01

  • 萩原景子:

    大家好。我叫萩原景子,是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主任经济学家,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在今天的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发言。我花一点时间讲一下我们上周关于减贫方面的报告。这个话题非常重要,关于减贫以及2030年SDG目标的达成。这里我要讲的关键点就是,亚洲过去十年当中增长是非常快的,减贫方面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我们也想要看一下在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图)这是上个月发出的报告,关于创新在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如果我们回顾过去的十年,观察我们生活当中的变化,技术及创新无处不在,在农业领域有高产量的一些技术,90年代有大规模的机械设备,同时在我们生活当中出现一些情况,在世界当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新技术,包括智能手机、设备、AI,这个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为什么要谈这一点?因为有工作、稳定的收入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在我们消除贫困的过程当中,有些人担心自动化趋势有可能会取代一些就业机会,所以很多人会失业。我们所推出的报告,关系到发展中国家就业是否会被机器所替代。

    2018-05-23 14:53:00

  • 萩原景子:

    快速地总结一下关键信息,这里有四个关键信息。是否会出现这种替代?这也成为一种关切点、担忧点。我们应该非常积极、正面,更好的技术其实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所以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对此保持乐观态度。新技术仅仅会替代一部分就业岗位,不是全部的,这是第一点。这种替代仅仅是在一些常规的、没有沟通交流或者创意的工作。第二点,技术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不代表在机器上直接可行。第三点,这种替代之后也会增加新的需求,包括更高的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更低的价格。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需求。可能它也会影响一定的工作替代。最后,新行业、新职业都会出现,这些之前都没有出现。这些都是关键信息,我们必须在现在的趋势当中保持下去。谢谢。

    2018-05-23 15:00:22

  • 主持人:

    非常感谢萩原景子,谢谢您准时精准地完成了演讲内容。我觉得对我们来讲,在颠覆性技术随时会出现的一个社会当中,它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影响的。是否会替代现有的工作,同时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希望,充满信心,因为有一些工作可能会被替代,新的工作也会不断出现。要开发什么样的政策来过渡或者对这些就业人口重新提供培训,让他们重新具备活力,是这个过程当中的关键。

    接下来有请Samuel Freije-Rodriguez先生发言。

    2018-05-23 15:05:26

  • Samuel Freije-Rodriguez:

    这是世行就东亚经济做的一个分析,它记录了未来区域发展在减贫工作所遇到的一些挑战。这些都是可以共享的,不仅是对区域有意义,对于世界其他地方也有意义。

    (图)其实东亚的经济发展在过去20年是一种现象级的发展,40%的人都脱离了贫困,在全球过去40年当中的减贫工作都是最成功的。

    2018-05-23 15:10:25

  • Samuel Freije-Rodriguez:

    (图)蓝色的是东亚,它的增长是包括个人收入的增长,非常快,而且能够减少绝对贫困,这种绝对贫困的数量降低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图)在东亚三分之二的人都有经济安全感,我想跟大家讲这样一个概念,在东亚很多区域,极度贫困在未来几年会消失,不是说贫困或者贫困的问题会消失,只是极度贫困会消失,这是在东亚地区的一些数据,有经济安全感的都是中产阶级,蓝色的是2美元或者3美元/天的收入,还有5美元的收入人群,尽管2美元/天的绝对贫困没有了,但是还有3美元的,或者还在5美元之下,有可能会变成2美元。因此我要给大家看一下在东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我们都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在东亚到底哪些工作是有效果的,比如说出口经济、劳动力密集、大量的就业,而且又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

    2018-05-23 15:14:05

  • Samuel Freije-Rodriguez:

    (图)跟东欧或者拉美的社会保障相比,东亚的保障面和保障程度都不够,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在未来的几年会有新的挑战出现,这种新的挑战要进一步减贫,包括是极度贫困的消除,还有波动性又变成贫困人口的减少,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不仅是为东亚国家,也为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的意义。还有不公平的现象在东亚非常明显,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包括银行会做一些分析,到底在减贫过程当中有哪些主要障碍,不公平就是其中的因素。拉美或者南非可能不公平的现象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图)我们继续看,全球贸易速度在放缓,就业机会数量的减少,新的工作需求的产生,还有全球贸易速度的放缓,区域人口在老龄化,这也是造成了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挑战,帮助他们减贫,而且要根据他们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去帮助他们。

    还有一点,城市化的风险。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社会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城市化没有很多的农业活动,所以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变成城市了,你可以看到这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挑战局面。

    2018-05-23 15:16:30

  • Samuel Freije-Rodriguez:

    (图)接下来是包容性的增长。环境就是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挑战。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是靠沿海城市,温升不仅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同时也会提高海平面高度,这是一系列生存挑战。

    极度贫困在东亚的比例已经非常小了,但是还有一些相对贫困、低收入人口还是存在的。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政策,我们要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政策来对待。在过去25年里,我们已经降低了很多绝对贫困,但是比例仍然不是很大,人口当中25%的人仍然是非常脆弱。

    (图)我们可以看到绿色的部分在东亚和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比例在增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情况越来越复杂,要求我们要更好的政策来应对。

    (图)这里可以看到绿色和蓝色是往上走的,这是两年的情况,意思是说有的中产可能会陷入贫困,有的贫困的人口会脱离贫困,可以看到有很多的风险会导致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意识到这些风险,避免这些风险。

    2018-05-23 15:27:11

  • Samuel Freije-Rodriguez:

    我们需要有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政策,我们要有流动性的问题,要在不同的地区、在农村和城市创造就业岗位,我们还要有社保方面的机制。而且我们也要有更加好的机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且我们也要为推动社保创立一些新的机构和机制。这些机制是复杂机制,应该能够让我们用一种更加成熟的方式来应对挑战。

    同样要推动经济的流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在东亚的脱贫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实现这种成就。另外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社会保障,来应对风险管理,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应对跟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为了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需要使用更多的资源,动员更多的资源,因为现在我们的情况更复杂,而且我们应该需要更好的机制来管理和运行。谢谢!

    2018-05-23 15:27:19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大家!刚才的这些发言都是非常好的。这些话题非常关键,包括加强知识的分享,增加就业的机会。我们提到特别在减贫方面,政府工作职能的变化,从区域到地方,从家庭到个人,还在资源方面,更好地实现减贫指标和目标。我们也谈论到未来一些颠覆性技术的使用,对于工作的安全保障性以及它的差异化,也分享了中国的经验,中国到底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奇迹。我也非常喜欢刚才大家所提的这些问题。中国经验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将这种知识传递出去,这种奇迹也可以去惠及很多其他的国家。因为这样的挑战其实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它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身也是一个奇迹。我们要找到这样的平台,能够分享这种经验。我们知道把专注点放在这上面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减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日程,会有一些新的挑战,新的波动性,还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政策,这一点也很关键。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些非常优秀的、非常丰富的探讨。

    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8-05-23 15:29:4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