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从2015年起挑选退役军人中的年轻党员,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决战脱贫攻坚。图为达州市开江县新街乡竹儿坪村“第一书记”贺久琴(右)在扶贫特色种植基地了解作物种植情况。新华社发
【基层实践】
“同志,你好!我向你们反映一下,我们新山村贫困户在危房改造前须缴纳押金,否则无法领取补贴资金……”近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乡新山村贫困户贺守富拨通了攀枝花市纪委监委的值班电话。
贺守富反映的问题不到一周就有了结果。新山乡党委书记李正平受到组织处理,被免去乡党委书记职务。这是攀枝花市全力出征,决战脱贫攻坚,纪委监委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
四川省脱贫攻坚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攀枝花市在扶贫领域开展“利剑除弊,护航阳光花城”专项整治,千余名纪检监察干部以接访、下访、回访为主要内容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阳光纪检清风行”,与困难群众促膝交谈,将监督触角精准延伸到“神经末梢”。
从“严”出发,把“探头”伸到每个角落
截至2017年底,攀枝花市已退出55个贫困村,脱贫7961户31266人。在此基础上,该市2018年计划摘掉剩余的15个贫困村的“贫困帽子”,1691户6636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攻坚的工作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攀枝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海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使命在肩、责无旁贷。我们把护航脱贫攻坚、查纠基层贪腐问题作为重点,在高山深沟打响了‘蝇贪’歼灭战。”
“村里识别贫困户的程序,你清楚不?”“去年村里修路时,咱们大伙有没有监督?”一个个细致入微的问题,被详细记录在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工作人员的笔记本上。
“扶贫政策执行是否走样,要问群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入村入户访谈群众时,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组通过与村民“拉家常”,从村民口中了解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严查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等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筑牢扶贫“防腐墙”。
同时,攀枝花市还通过建立纪检监察干部驻乡(镇)联户监督检查机制,选派38个驻乡镇工作队、70支驻村工作队、93名第一书记,432名纪检监察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实现了对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监督网络全覆盖,把监督“探头”延伸到扶贫领域各个角落。
“我家的情况反映过后,没两天问题就解决了,现在的干部工作实在。”在回访问题整改的情况时,攀枝花仁和区布德镇老村子村精准识别户毛德新竖起了大拇指。
从“真”着手,不落下一户贫困户
2017年6月,攀枝花市“阳光问政”电视节目围绕脱贫攻坚主题,深入开展调查,曝光了这样的问题:盐边县惠民乡和平村村民杨在树自己车祸受伤、妻子患有精神病、家中有小孩需要抚养,几乎没有收入来源,这个家庭在精准识别中却没有被识别出来。之后,攀枝花市纪委监委官微“花城廉韵”发出追责之问:“盐边县惠民乡杨在树到底贫不贫困,该不该精准扶贫?”首日浏览量就突破1.5万次。
不到一个月,杨在树给“阳光问政”栏目组打来电话:“我被重新识别为贫困户,党委政府也在积极帮我出主意脱贫解困……现在我的生活有了希望。”
“从‘真’字着手,严查扶贫领域落实不力、以权谋私、雁过拔毛等问题,决不落下一户贫困户。”攀枝花市纪委监委同志告诉记者。为此,攀枝花市先后制定《惩治“微腐败”护航阳光花城工作方案》《利剑除弊 护航阳光花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长效机制。通过建立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快查快处、通报曝光、责任追究“四个常态化”机制,确保违纪违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2017年以来,攀枝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计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103次,发现问题470个,整改384个;查处扶贫领域案件17件17人;问责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力的党组织24个,党员干部15人。
刘海表示:“下一步,攀枝花市纪委监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护航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提供坚强保证。”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