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在蜿蜒山脉中畅通农村路,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地处闽西和闽中大山带之间的福建三明永安市,在农村公路管养中升级改造运输服务中心,引进“路长”“道路养护员”,提升了农村公路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保障。
丘陵绵延,峰岭耸峙,福建省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八成以上。每至雨季,农村公路时常发生塌方、边沟损毁、路面坍陷。重峦叠嶂横亘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水毁等自然灾害也威胁着农村路网通畅……面对重重考验,福建三明永安市因地制宜、精细管理、加强监督,探索公路建设、养护、运营经验,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更好的运输服务保障。
路长监督强化管理
小镇车站“大变身”,增加更多服务功能
走进永安市小陶镇汽车站,除了平常的候车厅,站外是一排整齐的服务窗口,站内有充电桩、检测仪等设备,处处彰显着与传统车站的不同。
“事实上,这里应该叫做小陶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服务站工作人员王丽介绍,2017年初,小陶镇按照“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模式对原有车站进行改造,整合了客运站、货运站、公交站、公路养护站及保险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租赁车服务中心等功能。
“以服务站中的摩托车移动检测站为例,我们的检测设备获得了省技术计量监督局的资质许可和计量许可证。”王丽说,“作为农村主要交通工具,以往摩托车检测必须驾驶50公里山路到县城办理,仅往返就需要两三个小时,如今在镇上就可办理,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从2017年8月投入使用到现在,已有上百辆摩托车享受了改造带来的便捷。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广小陶模式,投资1100万元新建、改造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永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国钢表示,“在此基础上开展网购电商、货运代理、班车小件物流等业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
从传统单一车站到一站式服务中心,小陶镇的变化,正是农村公路服务体系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缩影。
瞄准农村公路精细化管理,福建省在今年初印发《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福建省农村公路全面推行路长制,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农村公路管理制度。
此外,福建还将设立乡村道专管员,具体负责乡、村道的日常路况巡查、隐患排查、灾毁信息上报及保险理赔,参与管养单位监督考核、工程管理,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执法部门现场执法等。
“各级路长已经到位,乡村道专管员也陆续上岗。”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王增贤介绍,“路长制的实行,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加快构建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
市场机制带来双赢
90多位养护员专业护路,好路率超九成
巡查路面、清洁卫生、报修险点……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李德金排得满满当当。作为永安市通泰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养护站长,李德金与公司90多位员工负责永安市182公里县道的养护工作。
农村公路管养引进专业公司,正是永安对接市场、强化养护的创新之举。2014年6月,永安首次将农村公路年度零星小修工程、应急抢修工程与县道日常保养进行整体打包,通过招投标委托通泰公司承担。3年多的实践,市场化养护带来双赢——
对企业,长期稳定的合约增强了企业加大投资的底气。“我们2014年首次中标运营3年后,2017年再次中标,将继续运营5年。”李德金说,这几年,公司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购置养护车、清扫车、压路机等十几台专业设备,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养护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政府,市场机制解决了交通部门人手不足带来的“有心无力”。“我们要求养护企业对县道进行日巡、周扫、月清、季除,同时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黄国钢介绍,“不仅实施日常养护,人员充足的专业公司更是一支应急抢险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养护下,永安农村公路好路率逐年提高,保持在90%以上。
“健全防灾抗灾体系,永安还对接保险公司,率先实施农村公路灾害保险。”黄国钢表示,2016年永安县乡两级财政共投入保险资金132万元,在当年台风灾害中即获赔892万元。2017年5月,永安又投入保险资金97万元,为全市总计1320公里农村公路买了保险。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全省层面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的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王增贤介绍,一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县、乡镇社会企业等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同时完善养护标准化技术指南,推广标准化养护技术应用;一方面发挥保险“以丰补歉、无灾救助有灾”功能,扩大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的覆盖面。
产路融合助力发展
“走得了”向“走得好”升级,产品销售路更加畅通
对永安市上坪乡龙共村村民杨国松来说,近年来的卖笋情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们龙共村有一万多亩竹林,可以前怎么把竹子运出山是个大麻烦。”杨国松说,曾经由于村道狭窄,运输卡车无法进入,村民只能利用小车把竹子拖出山,“山区路弯道多,竹子只能切成小段运输,既费时费力又卖不上价。”
2016年,得益于永安实施的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龙共村村道得到拓宽。“现在不仅有车直接开到村里收购,我们自己开车到县城不过半个小时,冬笋趁着新鲜也能卖个好价钱。”杨国松说,2017年全家仅卖笋就有十几万元收入。
交通提升打通发展瓶颈,在龙共村,村道升级不仅让竹产品更好卖了,更让村民第一次赚起“旅游钱”。看准交通改善的契机,2017年村里办起旅游节活动,将从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千亩梯田桃树推广到山外,“反响特别热烈,最多一天来了4500多人。”杨国松说。以公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的龙共村,正是福建打好公路“效益牌”,助推农村农业发展的缩影。
“接下来,农村公路要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安全’升级。”王增贤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19万公里,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县级农村公路机构设置率都达到100%,实现“镇镇有干线、村村硬化路、路路有人养”。
“建设‘四好农村路’,更要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综合效益。”王增贤表示,结合精准扶贫,福建省加快实施“十三五”交通精准扶贫建设专项规划,53个“老少边”县建成1000公里以上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开发路,推进“交通+特色产业”扶贫,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