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驻华大使:“一带一路”项目助力沿线国家减贫

发布时间:2018-03-21 14:18:39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中国,发展,巴基斯坦,世界,经济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一带一路”大使访谈》系列节目。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请他来谈一谈对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扶贫减贫的看法。

中国网:去年10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擘画了新蓝图。您如何看待新时代的中国?

马苏德•哈立德:我认为,去年10月份召开的十九大,确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会议确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包括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所做的贡献。因此我认为,这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中国制定了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伟大的中国人民将怎样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全世界人民都在拭目以待。中国过去40年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未来20年)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正如你说的——新时代,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有积极的外交政策,在国内事务方面,也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与国家发展。因此,接下来的20年对中国来讲仍至关重要,并且对于其履行全球范围内的义务也至关重要。

中国网:中共十九大报告说,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您觉得,未来两国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借鉴,进一步加强合作?

马苏德•哈立德:谈到新时代,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需要适应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而言十分重要。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相互依靠、相互贸易、互为补充。我认为中国的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现。中国制定的目标,不仅对本国至关重要,对世界也至关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你问到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相互学习。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讲,这是一个创新与发展的时代。我认为,中国走的道路是正确的。过去五年,我在中国生活,亲眼目睹了积极的变化和转型。当然,这种转变还在继续。我们看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更为方便,生活更为数字化,电子商务、电子金融越来越多。所有这一切,都使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更为便利。

中国共产党全力投入,完成了这一任务,对于中国日后的发展方向,中共也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愿景。谈到改革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已准备好做出调整,让自己适应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变化,因为中国的决定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因此我认为,步入新时代后,中国仍将在新技术、创新及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您如何评价中国近40年来的发展变化?又如何评价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马苏德•哈立德:1978年邓小平宣布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自此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此后从未走过回头路。改革越来越多,开放也越来越多。并且过去的五年中,我看到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很积极的成就。

我读了中国政府过去五年的数据,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为1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靠、相互关联。因此,国际关系间的平衡至关重要。习近平主席不仅在过去五年内持续进行改革,还发起了一种基于互利共赢、互相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这将对全世界大有裨益。

放眼全球,你会发现,由于电脑、互联网、电子金融的存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联系更为紧密。与30年前相比,国际社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关联,这种便捷的沟通、便捷的出行,需要国家间、社会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借此相互分享发展的成果。看看中国的发展数据,着实令人惊讶。中国过去五年维持7.1%的平均增速,帮助6800万人口脱离贫困。往返于北京和其他城市时,我会乘坐高铁,高铁特别便捷,并且速度很快。中国各个城市间的高铁四通八达,让人十分敬佩,这不仅使人们的出行更为便捷,也增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需要理解、体谅各自的困难,对立与冲突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还有很多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应对这些挑战,即便是最为发达的、最有能力的国家也是如此。当今世界需要合作,需要共存。我认为,中国领导人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就是运用了这种哲理、这种概念,我们应该积极欢迎这种理念。

巴基斯坦和中国是老朋友了,关系非常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之间的伙伴关系基于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我们的关系十分广阔、十分多元,我们在众多领域开展合作,有双边合作,有区域合作,也有在国际论坛上的合作。

过去的三四年中,我们实施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这是一个试点项目,是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个新项目。我认为,习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着眼未来,卓有远见,将会为这个世界带来和平。因此,互联互通也将促进我们的相互信任。

巴基斯坦和中国就经济走廊项目开展了紧密合作,很多项目都在稳步推进。现在正有约22个项目在巴基斯坦实施,这些项目都有中国友人的参与。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友人,并且也谢谢你们的支持与合作。我们从中学到,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要相互支持,我们了解对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且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密,对于地区问题、全球问题、发展与金融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的观点趋于一致,因此我们两国之间有共同之处。

巴基斯坦相对来讲是一个小国,中国是大国,但幸运的是,我们互为邻国,并且是关系友好的邻国,我们也是合作伙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有所收获。我认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比如中国的发展事业所取得成就,以及诸如农村发展、农业、工业、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教育等等所有这些领域,都要进行学习。比如教育,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欣欣向荣,现在有大约2.2万巴基斯坦学生在中国学习,他们不只学习专业课,还在这里学习汉语,因此可想而知,他们将是未来的中巴友谊使者,他们是我们的财富。现在有2.2万人,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来到中国,因为中国、中国文化、中国语言,都极具吸引力。我们有必要学习中文,中国朋友们也有必要学习巴基斯坦语(乌尔都语),学习巴基斯坦的文化。我们进行文化互补,进行经济互补,在外交方面的看法趋于一致。我认为,我们两国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可以相互学习的方面有很多,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我相信,巴中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好,并且两国从中获益会越来越多。

中国网: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消除贫困领域,巴基斯坦与中国有哪些经验可以互相交流?

马苏德•哈立德:扶贫脱贫是一个挑战,这件事并不容易。过去40年中,中国帮助大约8亿人口脱离贫困,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帮助6800万人口脱离贫困。当然要取得这一成就,要有持续的、连贯的战略,并且要很好地实施这一战略。巴基斯坦也在进行扶贫工作。去年我们的GDP增长率是5.3%,这是过去九年、十年中的最高水平,我们希望今年可以达到6%。经济增长了,自然贫困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通过与中国合作来提高农业水平,因为农业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经济产业,涵盖了超过60%的人口。农业需要现代化、机械化。一旦农业得到发展,农民会直接受益。医疗设施有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提高,就意味着贫困在减少。类似的,在医疗领域,我们在拓展医院和诊所的覆盖面,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度也较之以前有所提高。我们需要致力于教育、医疗、农业,当然我们也得关注工业。将上述所有领域取得的成就累加,我们就解决了贫困的问题。

就工业领域我还想补充一点,中巴经济走廊的成果是建起了很多工业园以及经济特区。中巴双方都同意在巴基斯坦境内建立九处工业园区。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经验十分成功,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我们现在也想开始这一进程,我们希望今年可以开展至少两到三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工作,这意味着我们将会建设制造中心、合资企业,这将给人们带来就业机会。我得知,中巴经济走廊给6万多巴基斯坦人带来了工作,这是已经启动的项目所带来的成果,经济走廊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多项目的开展将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人均收入也会提高,政府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建设道路、医院以及学校。这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进程,通过持续的、持久的努力,可以解决贫困问题。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

中国网: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马苏德•哈立德:谢谢。恭喜中国友人,恭喜中国领导班子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做出了意义深远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度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也选出了其他政府官员。我希望中国友人能够在未来一帆风顺。非常感谢。

(监制/终审:郑文华;编审:王振红,王虔;策划:王东海;主持人:叶尔肯;文字/翻译:安宇;摄像/摄影:王东海;编辑/后期:刘梦雅)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