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扶贫进行时】“一户一策”精准发力“量身定做”精准脱贫——镇原县推动扶贫举措到村到户到人纪实

发布时间:2018-02-09 09:22:12 | 来源:甘肃日报 | 作者:宋振峰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镇原县,一户一策,贫困户,绣,量身定做

原标题:【甘肃扶贫进行时】“一户一策”精准发力“量身定做”精准脱贫

——镇原县推动扶贫举措到村到户到人纪实

【开栏的话】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现在,要如期完成各项既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的紧迫感,再次明确三年攻坚、攻坚必克的任务书,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帮扶单位面前的紧迫政治任务。从2月9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充分展示省委省政府决战脱贫攻坚的举措成效,深入挖掘我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激发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性,进一步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倒排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帮扶举措,确保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敬请关注。

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有两年多时间了。

时不我待,形势催人。作为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镇原县,感到压力很大,他们如何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今年1月14日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以后,镇原县将“一户一策”作为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抓手,用“绣花”的功夫,聚焦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户贫困户,因户而异、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迅速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户一策,“绣”出告别形式主义的表格

2月6日,记者在镇原县南川镇桃园村贫困户张德厚家中,见到了一张特殊的帮扶表格——

不仅是名称“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与常见的帮扶表格不同,更为关键的是,张德厚家的基本户情、致贫原因、弱项短板、脱贫措施等情况不再是简单地填上一小格、写上几个字,而是具体详尽地一一加以描述。

仅一个帮扶措施,就被县扶贫办干部杨小斐分别以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时间节点,按产业培育、政策落实、帮办实事三大类,密密麻麻填了两大页。

产业培育、政策落实、帮办实事各类里面,也不再是简单地写上养2头牛、种2亩黄芪中药材等名目即可。而是充分考虑了成本、市场、劳动力、产业扶持政策补贴等诸多因素,家里种了几亩草?牛够不够吃?卖一头牛能挣多少钱……每一笔账都算得一清二楚。

在桃园村另一个贫困户张士德家,记者看到的表格,填写同样细致,内容大不相同。譬如2018年帮扶措施中,没有了产业培育这一项,因为80岁的张士德家中缺少劳动力,于是针对性地动员他的孙子到兰州打工。在帮办实事这一项下,则详细地叙述了他一家5人享受低保,以及他和儿媳领取养老金的收入。

一户一本账,各家不一样。如今,在镇原县未脱贫的18933户贫困户家中,都能看到像这样的“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表格。

看起来设计简单的表格,出炉却殊为不易。1月中旬以来,镇原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先后召开6次会议,推动县里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编制工作。

表格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制定出来的。作为“一线指挥部”的总指挥,镇原县委主要负责人带头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研究设置样表,明确了操作流程,构建了责任体系。

产业培育、易地搬迁、安居工程、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低保兜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惠民政策到底有哪些?很多干部都说不清楚。针对这一现象,镇原县召开专题集中学习培训会议,编制印发了政策资料汇编和样表,同时,现场提问,当堂考评,确保每一位帮扶干部吃透政策、掌握方法、精准操作。

县里还由联乡县级领导主持,各乡镇书记镇长、扶贫专干、驻村队长、帮扶单位负责人参加,集中解剖1-2个自然村贫困户,针对不同户情,现场填写“一户一策”方案,县级领导进行分析点评,提升干部和群众精准对接水平。

一户一策,“绣”出实打实的帮扶措施

镇原县的“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别看只是一张简单的表格,可帮扶干部要填写清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一户一策’方案是算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帮扶干部要制定好方案,至少得跑贫困户家里3回以上,每回时间最少都在3个小时以上。”镇原县扶贫办主任杨俊杰告诉记者。

杨俊杰介绍说,帮扶干部要填好表格,第一步就得掌握户情,摸清底子,为精准编制“一户一策”方案提供第一手翔实资料。

镇原县对照贫困户脱贫退出11项指标,创造性地提出了“望闻问切”四法——

“望”:看住房、看饮水、看用电……认真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了解贫困现状;

“闻”:走访村组干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确保掌握的情况客观真实、全面准确;

“问”:问困难、问需求、问建议,掌握贫困户发展潜力;

“切”:将贫困户信息与住房系统、干部系统、车管系统、银行系统、工商系统比对核查,确保扶真贫。

第二步,在吃透户情的基础上,逐村召开贫困户、帮扶干部、村“两委”班子三方见面会,面对面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弱项短板。

缺技术致贫5595户,缺资金致贫3481户,因病致贫2807户,因学致贫1499户……通过详细摸排,镇原县为18933户67732人贫困人口,精准制定“一户一策”方案,找准了“病因”和“瓶颈”。

第三步,根据贫困家庭不同的致贫原因、劳力结构、增收潜力,帮扶干部从基本户情、增收渠道、政策落实、帮办实事等四个方面,与贫困户面对面沟通商量,理清脱贫思路,倒排时间节点算增收账,科学合理配置资金、资源、力量,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制定实在管用的脱贫计划。

有了精细精确精微的作战图,镇原县的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始一步一步做、一针一线“绣”。

紧扣“拔穷根”,培育草畜、瓜菜等增收产业;紧盯“换穷貌”,补齐路、水、房等弱项短板;突出“扶穷志”,建立脱贫攻坚讲习所,发挥“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内生动力;围绕“惠民生”,针对因病致贫、低保对象,做好兜底保障。

记者查阅帮扶表格看到,镇原县“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具体到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政策“套餐”,从而使每个贫困户都能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一户一策”,“绣”出干部好作风

“以前,干部帮扶真像走亲戚,来转一趟,简单问个情况、填个表就走了。现在,填个表都跑这么多趟,问得这么细,真是‘蹲’在我们家里出点子、想办法,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镇原县太平镇慕坪村贫困户张雪柏感慨地说。

经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如今,帮扶干部冯娜给张雪柏“量身定做”了一套脱贫方案。

“没钱盖新房不要紧,今年可以利用两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将6间危房都维修加固。”

“养两头牛太少了,搞养殖得壮大规模,现在养一头牛,政府扶持5000元奖补资金。”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光靠养殖也不行,得调整种植结构,试着种点万寿菊,一亩政府还补200元左右的种苗、保险扶持资金呢。”

有了“量身定做”的“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张雪柏脱贫致富的信心足了。前几天,他花8000元买了一头母牛,同时又在中盛公司托养了4只湖羊,还打算春天到了开始种万寿菊,加上媳妇和大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他算了一下,今年脱贫没问题。

“很多干部都说,以前是为了扶贫而填写表格、落实帮扶,现在通过‘一户一策’方案的编制,进一步锤炼了干部作风,在解决每一个家庭的困难中,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掌握了村情民意,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镇原县扶贫办主任杨俊杰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让“一户一策”方案精准靠实,镇原县还坚持“五层会审”机制,由县委书记、县长像批阅小学生作文一样,调阅全体县级领导“一户一策”方案,然后逐级调阅,层层审核,确保户情吃得透,情况摸得准,原因分析透、政策口径清、帮扶措施实。同时,县里将“一户一策”方案中的脱贫措施细化到年、到季、到月,把贫困户能否按期脱贫与单位、干部直接挂钩、捆绑考核,组织乡村及帮扶干部与农户签订项目管理协议,组织帮扶干部定期回访,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实行动态帮扶。

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个策略。镇原县通过“一户一策”的落实,努力在全县形成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各级干部勇担重责、齐心协力啃“硬骨头”的鲜明导向,真正以脱贫攻坚倒逼干部作风转变,以干部作风转变激发催生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