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生态移民扶贫:让深山老表过上城里生活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6:17 | 来源:江西日报 | 作者:林雍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移民,扶贫,张昌福,安置,遂川

江西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在扶贫攻坚中打好生态牌,怎样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岁末年初,记者来到遂川县,探访这里的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作。

记者首先来到黄坑乡的金河村红星安置点。出县城,驱车一路往西南方向行驶。映入眼帘的除了寂静蜿蜒的盘山公路,就是连绵的群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红星安置点。

这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村道与外界相连。安置点建于2016年,共有11户家庭41人,都是从周边2至3公里范围内的深山里迁出来的村民。现在11户家庭聚居在一起,每户家庭都建起一栋砖瓦结构的新房。我们边走边聊,天色渐暗,大山深处开始有些寒意。村民张昌福把我们请进家里。今年43岁的张昌福全家有5口人,之前住在山腰上,与妻子一直务农,靠着山腰上的两亩水田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苦。张昌福说,山上野兽多,他父亲为防家禽被袭击,经常三更半夜起来放鞭炮。以前不仅收入少,卫生医疗条件严重缺失和交通的不便,也让张昌福一家吃尽了苦头。大儿子刚出生时得了手足口病,由于山上不通路,两口子背着儿子、打着手电翻过几座大山,走了10多公里,才把孩子送到另外一个乡镇的卫生院。

2016年,在国家生态移民扶贫搬迁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张昌福一家挪出了穷窝,搬到了安置点上。“政策是按人头算,每人补助2万元,我一家5口共得了10万元补助金。另外,还有安居工程补贴1.8万元,这么多钱建好这栋80平方米的房子外加装修,还有节余。”此外,张昌福夫妻还将家里原本在山上的水田进行土地流转,每年收租金;再用盖房剩下的钱买了一辆摩托车,两夫妻平时骑车到镇里建筑工地上干活,每人每天收入有100元,这样一个月下来家庭收入有4000多元。

谈起遂川的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张昌福竖起拇指:“现在居住、就学、就医条件都改善了,旱厕换成了卫生间,收入也上去了。政府还给我们代缴了新农合、新农保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这穷根总算拔掉了。”

黄坑乡金河村红星安置点和张昌福家的变迁,是遂川县近年来大力推动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罗渭荣介绍,遂川县是吉安市人口最多、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同时,遂川县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被列入原中央苏区振兴县、罗霄山脉集中连片开发特殊困难地区县。在10余年的扶贫移民工作实践中,遂川摸索出一整套良策、“土法”。通过集中安置“以点带面”,破解了无地、少地、犄角旮旯建房难题。从县财政中挤出资金,为贫困户盖房修路,鼓励县直单位每年不少于3万元投入对口帮扶中去。

作为全省4个移民“进城进园”试点县之一,遂川还结合“城镇化集中安置”模式,打造了有着“第二县城”之称的“梦想安居家园”。这个安居家园距县城12公里、赣粤高速公路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梦想安居家园”总规划用地1000亩,计划安置移民2万人。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第一批460户移民户通过公开摇号选到了新房,已陆续搬迁入住。扶贫点采取深山区移民、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危旧房改造政策叠加的办法,其中移民搬迁补助每人4000元,危旧房改造补助每户1.35万元,由县里统一建设移民房和配套基础设施,统一完成简单装修并接通水电,移民户可直接“拎包入住”。

在产业扶贫方面,遂川六大富民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县有茶叶20万亩、金橘12万亩、油茶40万亩、毛竹35万亩、蜜柚4万亩,这些产业覆盖80%以上农户,其中覆盖贫困户约1.2万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48%,六大富民产业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5%。遂川还创新管理体制,根据贫困程度不同,给贫困户分发“红黄蓝”三类不同的卡,按照“优先扶持黄卡户脱贫、集中力量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全面保障‘兜底’”的原则,差异化扶持实现了扶贫“滴灌”到户。

使困难群众过上富足日子,让深山老表过上城里生活,在全省各地扶贫攻坚战中,遂川走出了一条有效的生态扶贫新路。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