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创新实施产业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7-12-16 10:55:37 | 来源:甘肃日报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刘晨曦

关键词:安定区,定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实施,扶贫资金

原标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三问”催发“三变”——定西市安定区创新实施产业扶贫纪实

前不久,记者赴定西市安定区采访,沿着县乡公路上山入川,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路旁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不时映入眼帘,为冬日里的梁峁沟壑平添了几分现代气息。沐浴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区加快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定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大胆探索,创新机制,让龙头企业唱主角,党委政府当配角,推动土地流转、扶贫资金使用、市场带动等方面的三大变革,使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正在破除发展障碍,阔步向前。

而这“三变”,缘于区委、区政府的“三问”。

土地撂荒怎么办

近年来,为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安定区不少农民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加之受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撂荒严重。以西巩驿镇营坊村北山社为例,全社共有35户,外出打工的就有25户。另一方面,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来看,全区306个行政村,有村级集体经济的仅有20个,大多数村集体属于无资产、无资源、无收入的“空壳村”。

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撂荒了,区委、区政府忧虑重重。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安定区尝试“资源变资产”的模式,盘活各类农村资源,使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由谁来盘活、怎样盘活?区委、区政府把目光放在能人大户上,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有种养意愿的农户培育成种养大户,把种养大户培育成家庭农场,并以利益为纽带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以此为基础,引导土地向这些经营主体集中,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形式。

目前,全区49家龙头企业、5209户种养大户、236个家庭农场、13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担当起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31.69万亩土地实现了公平、公正、有序、规范流转,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率达19.2%。

香泉镇引进薯、菜、草、牧经营主体14家,建成了现代农业扶贫园,流转土地4万亩,土地流转费用亩均按500元计算,可使全镇4200多户每年户均获得土地流转收入4760元。

位于李家堡镇黄金村的大得兴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多亩,带动全村发展起了畜牧饲草产业。这个合作社还利用撂荒地建设“林下经济体验式综合体”。“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撂荒地上植树种草,建设生态园,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为休闲农庄。”合作社负责人张鹂介绍。

在土地逐步集约化进程中,区委、区政府主动承担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能,严格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原则,规范运作程序,强化信息公开,维护公平公正,确保农户利益。

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不仅使撂荒地重现生机,还带动了全区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牧草、蔬菜三大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人均从中获得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这一思路,“合作化组织农民、集中化流转土地、农机化服务农业”,逐步成为安定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

5万块钱能干啥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力度,为贫困户提供专项贷款。在安定区,一个贫困户可享受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这笔钱该怎么花?作为扶贫贷款清收的责任主体,县乡党委、政府部门既欣慰,又有顾虑:怎样才能让贫困群众具备持续增收能力和还贷能力?

记者手记: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老问题也要有新办法。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助推富民产业进程中,安定区创新思路,由企业作主导,引领农民走向市场。同时,企业与农民之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帮扶关系,而是通过土地承包、资金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投资者和受益人,真正建立了长效增收机制,对于贫困群众脱贫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各地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进一步激发社会发展活力,让群众脱贫动力十足。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