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扶贫将发力深度贫困区 已建立三重扶贫体系

发布时间:2017-11-17 10:07:41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张文婷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保险,扶贫,贫困,地区,农业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张文婷)保险扶贫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众所周知,保险以风险保障为“立业之本”,与扶危济困的扶贫事业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近年来,保险业一直在探索助推脱贫的最优路径,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保险深度和密度,提高其保险覆盖面和保障能力。

保险扶贫建立了保障、增信及投资三套体系

据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保险业已建立起三套功能作用协同配合的保险扶贫体系:一类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保障体系,防止贫困农户因病因灾返贫致贫。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险赔款超过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的10%,是国家农业灾害救助资金的10倍,保险赔款已成为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农业保险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稳定器”作用正在显现。大病保险方面,覆盖城乡居民超过10亿人,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

一类是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核心的保险扶贫增信体系,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推动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投放。

据了解,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已在河北、湖南等26个省、近百个地市启动,2016年支持农户和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融资315.9亿元。对于首次提出“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阜平县,共支持7127户农户利用农险保单质押向当地合作银行申请获得贷款6.33亿元,是一年前的4倍。

第三类是以保险资金支农融资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引导保险资金流向贫困地区。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250亿元的支农支小资管产品,在河北、陕西、河南等22省开展了“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险资金支农融资”试点。

资料显示,2016年,保监会设立了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专项用于贫困地区,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一期募集资金10亿元,截至今年10月末,已投资河北阜平和贵州惠水产业扶贫项目1亿元。目前基金正与山西、贵州、内蒙古等贫困地区接洽,计划今年投资8.5亿元。

保险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创新多种扶贫险种

在积累扶贫经验的同时,监管表示要在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上发力。云南省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记者在当地调研发现,从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到建立健康保险扶贫试点,从开发特色健康保险扶贫项目到拓宽扶贫筹资渠道,云南保险业探索了一系列保险扶贫新途径和方式,运用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提高了贫困地区保险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云南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举例道,在云南的昭通市、大理州、红河州绿春县等地,通过补充医疗保险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专项的保障。如大理州政府创新推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充医疗保险,州、县财政出资为全州32.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健康扶贫商业补充保险。

据对此承保的人保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保险保费标准为58元,保障范围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对在政策范围内个人合规医疗费用进行100%赔付,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合规医疗费用全额报销。考虑到贫困户的难处,保费由各级财政负担,2017年大理全州共收取保费1906万元,州级财政承担20%,县级财政承担80%。

记者走访贫困户发现,这一保险实实在在为百姓在“看病贵”这件事上分了忧,患病家属的赔付率可达93%左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30日,大理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信息系统发生理赔业务1675人次,理赔金额686.56万元。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保险业不仅在大病保险方面进行了创新,还开发了扶贫农业保险试点、助学贷款保证保险、移民安置项目农房保险、补卫扶贫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助推国家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等战略的实施,满足特殊人群、特困人群的风险需求。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