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支部解贫有力量

发布时间:2017-11-16 09:39:17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作者:孙忠法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群众,村民,贫困,党员,产业

原标题:云南:支部解贫有力量

行走在云南,满目皆山。听到人们说的最多的是山川之变——

大山美了。普洱茶、小粒咖啡、石斛等高原特色农业遍布林下,伸向空中。处处是青黛含翠、天光云影的宜人画卷。

大山“活”了。生态游、文化游、养生游红红火火,游客来了,村民忙了,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村寨回荡着笑声。

云南,我国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近年来,在攻坚路上,云南省着力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催生农村基层党组织“生产力”,使得脱贫更有力量和底气。截至2016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804万下降到447万。

支部坚强有力,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产业脱贫落地

露天下,才割完不久的韭菜茬透着新绿,远远地蔓延成绿色的海洋,泸西县白水镇红杏村空气中弥散着韭菜的清香。

“全靠这个韭菜摆脱了贫困。”在田间浇水的村民马良华很享受这个味道。44岁的马良华说,过去,只会种水稻、苞谷,辛苦干一年,基本不赚钱。媳妇残疾,孩子上学,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欠债的“大窟窿”总是填不平。

固守穷业,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安全的选择。农谚说,“桃三杏四李五年,要吃苹果等八年”。对于像马良华一样贫困的群众来说,脆弱的生活经不起折腾,新的尝试风险担不起。

更深层次的逻辑是,一段时间以来,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发展区域的市场化选择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地区大都缺乏资源,剩下的村民基本都缺乏劳动能力,发展能力非常弱。

决战贫困,最根本的是产业发展,最关键的是基层党组织。

“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规模化发展,才能提质增效,让土地生金。”云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扶贫工作启动后,云南省选拔了2609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富有经济头脑的马振华担任了红杏村党总支书记。

全村贫困户197户、529人,占总人口的11%。为了找路子,马振华带领几名党员种过灯盏花,也尝试种过万寿菊、除虫菊,没少折腾。

一次,在全省开展的培训考察中,马振华和村组干部发现黄芽韭菜价格高、市场好、技术易学。经过论证,村里上马了这一项目。

项目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农民以地入股,村党总支抽取经济效益的6%作为基层党建资金。用拱棚栽了100多亩韭菜,头一茬就赚回了本。

尝到甜头,党员干部压力变动力。村“两委”每月一次集中学习讨论,全村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实用技术培训,宣传发动之下,全村很快流转土地700余亩。

“包种苗、包技术、包销售,村民只要出地、出力就行,风险降到最低。”马良华说,村里的贫困户大都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有80元收入,加上流转土地的钱,自己一年能赚三四万元。今年,贫困村民全部脱了贫。

支部发力,一村一品,一山一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产业真正和贫困群众粘在了一起。

通过推行入股合作,红杏村集体近年来已获得12万元红利。全省4277个贫困村中,有2072个有了集体经济收入。

依托“大树”育“森林”,“市场大学”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拔掉穷根不返贫,需要扶志、扶智、扶产齐头并进。

“为何有群众一听产业扶贫就怕。往往囿于缺门路又缺技术,不想干、不会干,制约了脱贫进程。”罗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谢茂华说。

如何才能催化贫困群众?

“关键在于示范带动。”云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云南把脱贫攻坚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要求党员积极帮带贫困户,力促产业发展路上“敢过河”。

曲靖市罗平县城东南,在一簇一簇肥美的芭蕉树掩映中,芭蕉箐村秀美矗立。依托当地丰富的花资源,芭蕉箐村家家养蜂,开创了“甜蜜的事业”。

在这股致富潮流中,最让村民们称道的是党员李云才。李云才当过兵,爱琢磨事。“花在哪里,就要搬家到哪里”,针对蜜蜂养殖,李云才发现了一个痛点:养蜂的蜂厂交通不便,购买到合适好用的蜂箱很困难。

能不能自己做?能!村子附近山上长满了杉树,耐用、轻便,正是做蜂箱的好材料。李云才制作的杉木蜂箱,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远销新疆、内蒙古等地,年纯收入近20万元。

“这蜂箱,全是木榫头,没用一颗金属钉,学会得好几个月。”李云才说,党员带着群众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热心地教想学技术的村民。目前,已经有6位村民“毕业”。2户贫困户跟他学习技术,在获得每月1000元的报酬外,还练就了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党员能帮带,前提要能致富。

近年来,云南省累计培养贫困村党员致富带头人1.5万多名,累计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94.28亿元。

群众心气足了。在龙头企业、产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帮助下,拉低了产业发展中的门槛。榜样效应下,村寨里“靠着墙根晒太阳”的贫困户少了,求变求富的多了。

脱贫迈出大步。通过专项贷款,云南省近年来共扶持59万名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在“市场大学”的无形熏染下,带动28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

借外力、聚合力,攻坚拔寨有活力

部分房屋只需一场中雨就可能完全倒塌;村道难行、牛马粪便随处堆放;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体弱、残障老人。

2015年8月,第一次走进玉溪市峨山县富良棚乡美党村,看到这样的景象,担任第一书记的红塔集团职工王良春鼻子发酸。

富良棚不“富”,全乡贫困发生率达36%。“我们贫在峡谷,穷在产业,困在山路,难在缺水,危在民房,弱在组织。”乡党委副书记徐银花说,2015年以前全乡路面的硬化率不到27%,遇到下雨,干部只能在乡政府待着。

这样的难题,单靠基层党支部解决不了。必须树立治理思维,凝众心、聚众智、合众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攻坚拔寨。

近年来,云南省共有1.76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挂包贫困县、贫困村,59万名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机关党支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成对子,不脱贫不脱钩。

王良春是全省6512名第一书记中的一员。走马上任,他利用红塔集团扶贫资金以及发动美党村的群众投工投劳,修公路、修水窖、修破损房屋,安装便民路灯,显著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外力支持、指导提升,支部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在美党村党总支主导下,4个支部利用帮扶单位提供的资金,于2016年携手成立了育苗、肉牛养殖两个合作社。

在年产鲜香菇100吨的生产基地里,村民石开章笑着说:“肉牛、香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香菇每天的销售额最多可达5000元。”如今香菇基地正在试种黑鸡枞、羊肚菌、灵芝等附加值更高的品种。

产业壮了,人气旺了。

在外打工几年后,23岁的李双宝去年毅然回到家乡。师宗县彩云镇红土村引进企业,建起了110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李双宝凭借掌握的电工技术,找到了一份和沿海收入相等的工作。

家乡靓了,获得感强了。

在市旅游部门的帮助下,弥勒市蚂蚁村党总支主导建立了可邑旅游小镇,村民开办农家乐、文旅商店,每天在4A级景区工作生活,幸福更具质感。

马良华说,跟着组织干,致富有信心。

这心声,倾诉着基层党建发力的成效,涌动着新的希望。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